时空认知实验室STC-LA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guo

博文

文献阅读:时间知觉与数量知觉的相互干扰

已有 788 次阅读 2024-9-17 10:32 |个人分类:文献汇报|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文献阅读:时间知觉与数量知觉的相互干扰

(The specious interaction of time and numerosity perception)

(李智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时空认知实验室)

量值理论认为时间、数量、空间等量值信息是在同一量值系统中进行加工,因此同时接受不同维度的信息时信息间能够发生相互干扰,例如刺激呈现时间越长而感知到刺激数量越多,反之亦然。隐喻理论认为个体对抽象维度的认知建立在具体维度之上,因此具体维度更容易对抽象维度的感知产生影响,反之则不然,例如刺激数量越多,感知到刺激呈现时间越长,但时间越长,感知的数量却不会越多。先前诸多研究结果也发现,数量更容易干扰时间而时间难以干扰数量。

本文作者认为数量与时间之间的不对称干扰现象是由于实验设计中刺激呈现方式导致的,即数量刺激呈现的方式并未与时间感知过程“同步”,而非时间真的难以对数量产生干扰。研究将证明以下两个问题:(1)在刺激呈现方式得当条件下,时间能够干扰数量且数量也能干扰时间,两者干扰程度相当。(2)进一步探究这种干扰发生在哪个感知阶段。

在实验1a中,实验设计为数量7(20/25/30/37/45/56/69dot)×时间7(158/200/250/308/383/483/600ms)×任务类型2(数量任务/时间任务)。被试需要在屏幕中央观察先后呈现两组圆点集,并记住先后两组圆点集的数量与呈现时间,并通过按键F/J回答两组圆点的数量/持续时间谁长。结果表明随着数量的增加,被试感知到刺激呈现的时间增加,尽管随着时间的增加,被试知觉到的数量也有所增加,但是数量干扰时间的强度要大于时间干扰数量的强度。在实验1b中,实验设计与流程不变,但是将点数量的呈现由静态变为动态,即要求被试计算看到的多组散点的平均数量作为感知到的数量,结果表明,当刺激点呈现方式由静态变为动态后,数量能够干扰时间且时间也能干扰数量,且两者干扰强度相当。在实验1c中,为了排除数量对时间的干扰是由于数量本身总数增加而非平均数量增加导致的,为此将点总数量控制,通过将份数增减进而控制点平均数量增减,结果表明数量感知的增加以及数量对时间感知的干扰都是由于平均数量的变化而导致的。

在实验2中,实验流程与实验一相同,但是引入连通性错觉与多感官整合与标准刺激相结合,进而研究数量与时间的相互干扰。先前研究发现,连通性错觉会导致数量低估,且这种低估发生在感知阶段的早期(大约150ms),而多感官整合会导致时间高估,这种高估发生在各感官刺激接受完成之后。在实验2a中,在静态点条件下,连通性错觉、多感官整合并未与数量与时间的相互干扰过程发生叠加作用,表明数量对时间的干扰发生在很早以前。在实验2b中,发现在动态点条件下,连通性错觉、多感官整合与数量和时间的相互干扰过程发生了叠加作用,即连通性错觉降低了数量对时间的干扰程度而多感官整合加强了时间对数量的干扰。

上述实验一证明了当数量呈现形式与时间感知过程“同步”时,数量与时间相互干扰可以发生且干扰程度相当。实验二证明当刺激呈现形式(静态转为动态)发生改变时,原先无法叠加的干扰效果(连通性错觉、多感官整合)发生了叠加,这表明连通性错觉影响了数量感知进而影响了对时间的感知,同样多感官整合同样影响了时间感知进而影响了数量感知,且干扰发生时间也变得不同。总之当不同维度的感知过程在时间上“相等”时,相互干扰就会变得对称。

参考文献:

Togoli, I., Fornaciai, M., & Bueti, D. (2021). The specious interaction of time and numerosity perception.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288(1959), 20211577. https://doi.org/10.1098/rspb.2021.157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702-1451454.html

上一篇:文献阅读:Go/Nogo任务中不同的任务难度:抑制控制、觉醒和感知努力对ERP的影响
下一篇:文献阅读:人们更不善于用外语发现假新闻
收藏 IP: 183.227.172.*| 热度|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