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剥茧抽丝 共话教育 ——从“一位爸爸的呐喊”谈起(2023.09.22王彬涵)

已有 1422 次阅读 2023-9-28 20:48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时间:2023922

地点:教科院201会议室

主持人:王彬涵

摄影:谢钰文

撰稿:王彬涵

参与者:余小波、张欢欢、张亮亮、周希越、熊乐天、廖婧琳、秦煜萱、谢钰文、王彬涵、刘宏宇、姜美霞(线上)、梁东云(线上)、刘欣莲(线上)、黄亚丽(线上)、唐佳莉(线上)、王春艳(线上)、王贺楠(线上)、陈德炯(线上)、余春艳(线上)、金丽萍(线上)、梁展华(线上)、吴淑娟(线上)、蔡艳璐(线上)

精读潜思,参之平素,各抒己见,继而交流碰撞,剥茧抽丝,见微知著。 本期沙龙,湘水余波以《南方周末》“一位爸爸的呐喊:中国学生正以心理残疾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高等学位”一文为导入,共同走近现下的教育问题,从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展开分享与交流,剥开问题茧衣,抽解内在原因,探寻突破之路。

1.jpg

一、剥茧:现象之根

文章中的父亲向我们阐述了尖子生是怎样炼成的,母亲成为孩子学习的全陪,孩子的背后可能是一整个家庭,作为专业团队,专职做生活服务、战略战术研究、情报收集和分析。在这位父亲看来,如果说运动员是牺牲身体健康来换取奖牌,那么尖子生不仅是牺牲身体健康,更兼具牺牲心理健康,因为在中国做普通人实在太难,每个人必须削尖了脑袋才能抵达象征着更多机会与资源的金字塔上方,恐惧、浮躁和焦虑充斥在教育中。最后,这位父亲选择让孩子乘桴浮于海,彻底退出竞技,脱离规则的摆布。

对此,王彬涵认为教育环境的高压之下,各种教育观念都有人追随,有的家长愿意进入竞技场,为孩子不断加码;有的家长主张跳出竞技场,给孩子充分减压;有的家长认为保持一种中庸的状态去追求均衡就足以。每个家庭每位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的观念和期许也不一样,但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家庭而言,不参与竞技的成本过高,或许在乘风破浪和乘桴浮于海之间探寻一种平衡是更为理性的选择。陈德炯就此分享了其教育方式,作为一个中等阶级的普通家庭,他在给孩子加码卷学习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时常利用假期时间让孩子在行走中增长见识、放松身心。梁展华也认为现阶段的教育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章中的父亲选择退出竞技是基于其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而言,而对于相对落后地区的孩子们来说,参与这场相对公平的竞技就是他们走出大山、走出小镇的最佳方式。

在一来一回的探讨中,我们看见,文章反映的正是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所催生的、困扰无数学生与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起跑线焦虑、择校焦虑、升学焦虑……

二、抽丝:焦虑之因

(一)“金字塔型”资源结构下的竞技型教育生态

社会生态深刻影响着教育生态,教育问题往往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性问题。王彬涵“校外教培乱象”“乡镇生源流失”等现象中感受到,家长们正拼尽全力将孩子推向教育体系金字塔的上方,期望以此帮助孩子在未来通向社会体系的上方。究其原因,正如文章所述,我们的整个社会体系、教育体系并不是均衡的网状结构,而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越往下,机会和资源越少,处在竞技状态中的学生与家长难免焦虑。陈德炯补充道,此类教育方式的本质是贫富差距较大、资源分配不均使人们缺乏安全感,转而寄希望于通过精英教育方式让孩子跻身社会中上阶层。对此,秦煜萱继续展开梳理,由于人们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之中,因此家长期望通过密集型教养的方式,对孩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孩子在下一代的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拥有美好的未来。这样的教养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也一度盛行,正如张亮亮所说,有选拔性评价机制的地方,就有压力存在。我们需要调整对中外教育比较的认知,国内外的教育体系中都存在升学压力,而我国由于升学途径的相对单一,导致升学压力不断向下传导,传递至中小学甚至是幼儿阶段。

2.png

   (二)“标准化”教育路径下的盲目式教育心态

廖婧琳通过个人升学经历分享,为我们描绘了千千万万个乘风破浪的小镇学子的缩影,考上重点高中、考大学、考研、考公考编……如此循环往复,朝着上岸的目标,踏上共识的航线,付出无尽的努力,游向可被预测却普世认可的海岸。在这几近同质化标准化的体系之下,学生丧失了做选择的能力,只是在迷茫和焦虑中,被动地循着系统的既定规则和前人的标准答案去做一个尖子生,去做尖子生中的尖子生。对于几位同学提及的学习压力,张欢欢提出了新的看法,无论是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还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自古以来读书这条路就是一条辛苦之路。在讨论学习辛苦。学习压力的语境下,我们真正应当反思和摒弃的,是伪自我”意识也就是不断被强化的比较意识:“不是我要习得知识,而是我得比别人分数高;不是我要找多好的工作,而是我得找到比别人更好的工作。”我们需要尝试着转变心态,明晰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谋求自身内在的进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张亮亮沿着这一价值观视角补充道,如今年轻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主体性要求,从而陷入了从众式选择的误区。

(三)“泛滥式”信息网络下被异化的认知

张欢欢从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体形式展开思考,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更加广泛迅捷地传播,却也干预和影响了个体的认知与和价值观念,一夜爆火的直播间、以流量为导向的话题让大众产生了成功有捷径可走的错觉,映射到教育当中,学生变得更加浮躁与焦虑。在秦煜萱看来,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大家可以直接“在场”于陌生人的生活,赤裸裸地感受到他人生活带来的竞争性,四五线城市的家长能通过网络窥见北上广家长培养孩子的模式与资源,海淀妈妈、顺义妈妈等非常规的教养模式通过网络泛化到各个阶层,加剧了大众的教育焦虑。

三、寻路:突破之法

(一)个人观念的觉醒

跳出教育看教育,去挖掘成长道路的多元性。熊乐天发现在高中及高中以前,不论是身边的同学还是网络上的朋辈,大家的受教育经历是高度重叠的,好像只有上大学才是我们该走的路。而在大学之后,不论是出于主动选择,比如在学生工作上饶有经验的同学并未走进体制内,而是选择前往深圳创业;还是出于被动转变,比如保研或考研失利后,下定决心去寻找工作的朋辈……我们总能在尝试中发现全新的跑道,继而发现从前的焦虑只是“茶壶里的风暴”,本不足以掀起风波。

(二)家庭教育的转变

陪着上辅导班、陪着写作业就是陪伴吗?张亮亮认为真正的陪伴并不强调空间意义上的在场,而是关注心理层面上的在场,让孩子感受到自由和被尊重,帮助孩子探索个人兴趣是更为重要的。谢钰文也从教学经历中发现父母的高期望会增添孩子的学业压力,他呼吁父母进行更多的正面引导,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和时间去思考个人的兴趣与目标,培养其独立及创新意识,而不是让孩子成为由特定程序输出的同质化产品。刘欣莲谈到,对普通人而言,快乐教育的不确定性因素过多,而当前的评价制度下压力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需要家长给予正确引导和陪伴,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3.jpg

熊乐天继续结合高中文理分科之际的选择进行复盘,提出或许父母和孩子都应当将目光投向孩子的兴趣所在、优势所在,而不是被大环境的声音所牵引和束缚。刘宏宇基于自身成长经历补充道,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引导孩子找到个人兴趣,从而在学习中获得充实感和幸福感,这是我国家长在思想意识方面需要转变的地方。作为母亲的周希越表示自己在育儿摸索也渐渐意识到,家庭氛围的营造是十分重要的,今后仍需慢慢调整,学会观察孩子的兴趣和优势所在,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父母的教育心态影响着孩子的心态。王春艳认为虽然我们无法凭借个人力量去改变教育问题的深层原因,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行动来把局面朝着良好的方向扭转,比如调整自我的教育心态和观念,不再陷入比较的焦虑怪圈,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高分追求。廖婧琳对未来时代的家庭教育具备信心,或许当新时代的年轻人成为父母,我们将不再害怕去给孩子提供别样的选择,不再执着于让孩子在传统的赛道上奔跑,而是允许孩子更加自由地成长,我们将从社会趋势和个体命运之间,找寻自己行动的答案。

(三)教育环境的调控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专升本遭受社会偏见的现实,周希越表达了对普及高中教育的期待,高中恰是孩子思维能力、认知水平提升的关键年龄阶段,不少孩子在这一阶段才能逐渐明确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普职分流不宜过早。而蔡艳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需要改变的不是教育体制,而是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知,她期待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下,大家能接受成才的多元路径,允许孩子们在不同领域展现各自的天赋。张亮亮对此持有乐观态度,我国教育体系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足以彰显国家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重视意识,但从观念的出现到生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需要我们给予它更多的耐心。

4.jpg

四、破题:行思之则

沙龙尾声,余老师对同学们抽丝剥茧式的讨论给予肯定,他指出这一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投射,人们身处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及教育架构之中,避免不了要参与“竞技”。而后老师以三句话表达了个人对这一主题的看法:一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论在什么年龄阶段,都应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谋划,而非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二是“没有什么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社会个体,总会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焦虑与压力,有的人将它放大,深陷忧愁;有的人将它咀嚼,自我消化,关键在于自我的认知。三是“过程重于结果”尽管我们在“远虑”之中定下目标,但也不应把它当作执念,而是学会体验追求目标的过程,这是人生中更为重要和宝贵的经历。

WechatIMG2.jpg

将思维延展到教育者角度,余老师也提出三点遵循一是“秉持教育的初心”我们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也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如何在追求成功和追求幸福之间探寻平衡点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二是“竭尽全力,使个体的生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我们在奔向目标时都应尽全力,发挥个体最大的能量。三是“快乐地接受孩子的‘平庸’”,不论是学习、运动还是创造力,顶尖的孩子总是极少数的,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父母,学会欣然接受孩子的“平庸”也是必修课

每所学校、每位老师、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讨论教育,并不是要获取标准化的答案或程序化的行动模式,而是为每个教育者提供一个自由言说的空间,给予不同的教育实践对话、反思、改善的机会,让人的教育、爱的教育的春风煦阳温暖更多角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404169.html

上一篇:不忘初心开新篇,薪火相传孕希望(2023.09.08谢钰文)
下一篇:2023秋季学期预开题交流汇报会
收藏 IP: 222.244.139.*|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