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从《生活在地球两端的双胞胎》看天性论与环境论孰轻孰重(许明珠2015.10.09)

已有 2652 次阅读 2018-10-7 11:15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间:2015年109

地点:阳光100

主讲人:陈晨

记录人:许明珠

参加者:余小波老师、余加宝、陆启越、范玉鹏、欧阳静文、李乐、王蕾、杨锐、刘潇华、单曦影、胡秀银、     陈晨、王蕊、许明珠

一、开场

告别了十一小长假,我们又在周五晚上相聚在一起,开始了本学期第二次沙龙。本次沙龙由陈晨主讲,主题是生活在地球两端的双胞胎——天性造人还是环境造人?”

题材取自BBC拍摄的一个纪录片,纪录片大致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中国双胞胎出生便被父母遗弃在福利院。恰巧在同一天,两个婴儿分别被一对美国夫妇和一对挪威夫妇收养。生活在美国大城市的女孩MIA从小就是朋友圈中的焦点,父母十分注重培养她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比如拉小提琴、踢足球、参加活动等,女孩接受着美国的传统教育长大。另一个被挪威夫妇领养的女孩生活在人口仅有200多人的小镇上,没有玩伴,没有丰富多彩的兴趣班,形单影只地成长着。但是截然不同的环境没有让两个女孩产生天壤之别,她们六岁时候两个家庭准备了一次相聚,当两个双胞胎“合体”的时候仍有着惊人的相似。

由此我们展开了思考:1、到底是天性造人还是环境造人?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从这个事例中,你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性格、兴趣、言行举止等)会有多大?3、怎样看待“三岁定终身”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4、结合天性论以及环境论,谈谈怎样才能让教育充分发挥作用?

6631212901234891677.jpg

(摄影:王蕊)

6630922630166387743.jpg

(摄影:王蕊)

二、各抒己见

王蕊:天性对人的发展有更要的作用,先天是决定,后天是改变,两者不一样。很多人希望通过后天来改变自己先天的一些不足,但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失败,除非经历过什么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事,这就是改变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同样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性格,从几乎所有名人身上都能发现这一点。在他们对自己童年讲诉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会谈及自己现在和小时候性格的变化或是价值观的变化,总而言之一定有所变化,普通人当然也一样,总是会对儿时的一些想法感到可笑或是不可理喻,当然也有人不会这样想,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及认知观没有发生变化。做一个实验,将一个人放入一个从未接触过的陌生的环境,他一定会有变化。人的性格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先天,像视频中的两个孩子,他们的生活背景大相径庭,年纪又小,后天方面还未能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肯定先天因素是很重要的。

陈晨:她首先表明自己的立场,坚持环境论。在一定程度上,她认同洛克的白板说,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特气质,但总的来说,环境形成心理。首先,有句成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一个人在好的环境中会自然而然学会成为好人。最好的印证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可以上四大名校,出来看重其高升学率之外,更会看重名校的学习氛围。由此可见,环境会对人产生直接作用。我们党在十八大之后严抓党风建设,社会上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目的就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无形中塑造人,影响每个人的言行。其次,还有不可选择的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也许对于学校、社会环境,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但是一个家庭的贫穷或者富有,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家庭关系等等这些影响因素是从出生就是不可选择的。正如纪录片中的双胞胎,出生之后被遗弃在福利院,偶然分别被美国父母和挪威夫妇领养走,这都不是她们可以主动选择的。但不一样的家庭环境势必会导致双胞胎之间的性格差异以及人生经历的不同。正如生活在美国家庭的MIA从小生活在大都市,有很多的朋友,性格外向,有条件参与很多兴趣班等,而生活在挪威家庭的女孩从小没有很多玩伴,在路边捡到一只快要死掉的老鼠带回家当宠物,可见两人在性格上是有差异的。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我们随时可能会被改变。但是我们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并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要迷失自我。

 单曦影:今天的议题让我联想到《易经》中的阴阳之说——凡事都是有阴阳两面,“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像一个人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素质一样,缺一不可。而一个人的成才应该是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天性和环境都是人发展过程中的条件,二者是可以相互融合的。通过记录片我发现了两个小女孩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她们毕竟才六岁,认知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心智等各方面还不成熟。那么,到她们16岁、26岁、36岁甚至到老年的时候,是不是还能维持她们两个人相同的点,这些点会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都是不确定的。所以我立场中立,认为不能单纯地说是天性造人还是环境造人,没有舍我其谁的概念。

许明珠:许明珠也站在中立的观点,她认为人的行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她用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举了个例子。许明珠说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从一出生就是莫扎特,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如果我们不是莫扎特,无论我们如何教育也是成为不了莫扎特的。但是,如果你生下来就是莫扎特,却没有机会接触到他本人,你最终也还是成为不了莫扎特。

李乐:我坚持环境论,观点主要有三个。第一,从进化论来说,人类从猿人进化到现代人,主要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所以,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狼孩的故事证明了环境的重要性。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和狼生活在一起,他的生活习惯也被狼群所同化。第三,从不同国家的人所具有的特质来分析可以发现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以美国人与中国人为例,美国人身材一般都比中国人高大强壮,思想也更自由开放,在所有造成不同的因素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

   余加宝:支持天性论。第一,人的生命发展是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人是不断生成的。但是回到起点,如果没有遗传的基础,人怎么能发展成人呢?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建立在遗传的生理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发展也不能否认是遗传天性的不断发展成熟。“狼孩”回归社会之后,照样能够习得人的语言、文化等,是因为有人的天性潜质决定他有受教育的可能性,也有发展成长的空间。第二,我们所倡导的天性论并不否认后天环境的作用,只是强调教育等后天环境因素均要以遗传天性为基础。圣人孔子虽然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他同时也认为“中上之人,可以语上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孔子重视后天环境对人的作用,同时他也将人分为“中上”、“中下”之资,对人的教育都是在其天资之上进行。可见,天性在人的发展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而且,教育在人的发展之中并不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为了引导人自身的潜能与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刘潇华:他举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例子,他在美国的好友带着自己男友从美国回来。吃饭时她讲到,自己一直吃着湘菜长大,即便在美国待了两年也吃不惯那里的食物,而男友也吃不惯这边的火锅,十几年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各自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环境更重要。 他不认同纪录片中美国妈妈的那句话,认为每个人生活环境都各不相同,不能仅通过某个细节就下结论个人相似。所以他是环境论的支持者。

    王蕾:虽然懂得“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哲学思想,且片中也曾提出“基因最能代表他们是谁,环境改变不了太多”,但王蕾还是坚决地站在“环境论”这一方。在她看来,环境主要可以分为家庭环境与自然环境。就短片分析来看,家庭环境主要为两位小女孩的父亲与母亲。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挪威夫妻性格更为内敛,其中丈夫话很少,却对工作兢兢业业,母亲则一直埋怨自己没有给孩子一个特别好的条件,整个镇子上只有一间学校和一家杂货铺;与此不同的是,美国夫妻的性格更为外向与开朗,他们很自豪的对着镜头说无论他们的女儿想去哪里,他们都会满足她并开车带她前往。这两种截然不同家庭环境也造就了双胞胎不一样的性格:亚历山大性格相对而言更简单直接,她朋友不多,更善于自娱自乐,她思念远方的姐妹,便用最实际的行动去表达,她为米娅准备了床,常常寄卡片给米娅,为了沟通还努力地学习英语;而米娅则朋友众多,喜欢聚会,她常常收到亚历山大寄给她的卡片,却并未把它当作一件头等大事,她的精力被太多事物分散,回寄卡片便常被丢置脑后,而在语言有障碍时,也显露出一丝不悦。自然环境方面,米娅生活在大都市,应有尽有,参加各种培训班,例如踢球、小提琴、童子军等,圣诞节与其他都市孩子一样,父母装扮好屋子,孩子收到各种礼物;而亚历山大生活在小镇,平日生活大多与自然相关,例如游泳、骑自行车、滑雪等等,而圣诞节,则是她独自上山,砍回一棵圣诞树。从以上细节均可看出,双胞胎性格其实并不相似,母亲所认为的共同点,有很大一部分也许是同龄孩子所特有的属性。另外,她还提到了身边一对双胞胎的例子。她的同学中有一对双胞胎,但是由于父母离异,母亲嫁与外籍人员出国而使得两姐妹的生活环境有了天壤之别。多年后再次相聚,她发现两人的性格都有了较大改变,跟随父亲在国内生活的一方变得沉默寡言,而跟随母亲出国的一方则热情开朗,这也从事实上证明了环境确实能较大程度地改变一个人。

范玉鹏:他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维度出发,提出七分环境三分天性的观点。赞成七分环境的理由如下:首先,影片开头字幕显示“繁华的大城市还是优美的小城镇,我竟无从选择”,从第三人称客观实际的角度印证环境论。其次,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生物的发展是个体组织与环境相适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影片的客观实际也印证此观点。再次,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强调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截止到目前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地位。因此他从以上三点支持环境论观点。另外,他认为三分天性的理由如下,首先,引用孔子的人本性善论,从天性的角度来阐释环境并不是万能的。其次,从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说起,因材施教才能逐步破解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说明环境并非万能钥匙,证明天性的重要性。

   欧阳静文:她从教育天性论的角度分析。BBC纪录片中的姐妹俩虽然拥有相同的基因,长大后却在不同的家庭生活,即使后来双方养父母带她们见面后感叹“发现惊人的一致”,那也可能是由于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拥有共同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培根认为:“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开出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以浇灌前者而拔除后者。”天性就像种子,经过培养后长出来什么样的花朵,是由种子本身决定的。举个夸张的例子吧:出生在外国的华裔混血儿,有学中文的基因,但是他们长大以后能不能学好中文说汉语,不仅取决于父母提供的教育环境,也取决于混血儿自身的学习行为。父母的环境包括他们对中文的重视程度、家庭中汉语的使用程度、承担中文学校的学费等经济支持、父母的教育模式等等;混血儿的天性包括自己的学中文的天赋、勤奋程度、学习与思考能力、进取心等。就算父母和外在环境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平台来接受中文教育,但他们仍然能够通过自习、参加中文活动、参加汉语讲座等多种形式使自己的天性得到发展。因此,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就像是培育一棵树,需要给儿童细致、从容的“爱”,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杨锐:认为天性是人出生就有的秉性,包括好奇心、占有欲等。他是天性论的拥护者。学习力、适应力都是天生决定,所以前人提倡自然教育,因材施教。都是因为每个人的天性不同,学习能力,适应能力都不同,所以采取这种模式教育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知识,能够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陆启越:认为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古老而又常新的教育学话题,他赞成天性论,理由如下。首先,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有言:“上智不教而成,下禹虽教无益”,意思就是智力高超的人不用教育就可以成材;智力低下的人即使教育了也没有用处,这就印证了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其中遗传因素是物质前提,是人发展的充分条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环境和教育只起催化作用。再次,实践也证明,基因的力量远远强于环境因素以及后天的努力和训练(教育因素),人种之间爆发力的区别就是例证。世界田径锦标赛最引人注目的项目--百米飞人大战,一般都是黑人之间的较量。这是由于黑人的肌肉结构有别于百种人和黄种人,所以无论后天怎么刻苦训练,百种人和黄种人的爆发力和黑种人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胡秀银:对于纪录片里“基因最能代表她们是谁,环境改变不了太多”的观点,胡秀银持否定态度,她认为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更大,不同成长环境将会培养出不一样的孩子。纪录片中的这对双胞胎虽然是中国脸庞,但从言行举止可以看出,她们与中国孩子的感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她们完全是典型的“挪威女孩”和“美国女孩”。此外,她还谈到了自己对这部纪录片的感受。第一是“亲情”。虽然这对中国双胞胎出生后不幸被遗弃,之后随着领养家庭各自生活在地球两端,但遥远的距离、漫长的时光、迥异的文化、不同的语言都隔不断两姐妹的真挚感情,即使身在地球两端,也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前去相见。第二是“感动”。她在看这部纪录片时一度落泪,纪录片里的场景几度触动她的心弦。虽然这对双胞胎一出生便被遗弃,这是不幸的,但是她们遇到了两个充满爱的家庭,养父母将她们视如己出,让她们能够幸福成长,这又是幸福的。最后她提出一个疑问:两对外国夫妇在中国领养机构求证这两个孩子是否是双胞胎时,中国人说她们不是双胞胎,很显然,中国方面肯定知道这对姐妹是双胞胎,可是为什么要告诉外国领养夫妇说不是呢?两个双胞胎姐妹,如果要送人领养,正常情况下,应该送给同一个家庭,而不是将两个孩子分开,因为这样会造成一种后天悲剧。

通过大家的发言,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多的新见解。

6631348141165115555.jpg

(摄影:王蕊)

   三、小结与新思考

   最后我们请余老师作总结。余老师首先肯定了大家讨论中的许多真知灼见,同时也指出讨论时存在的不足,强调本次讨论既然已经界定为两派,那么在表明看法时一定要观点鲜明,并努力寻找支撑理由从今天的讨论来看,大多数同学都支持环境造人的观点这一观点的理由也很好找,但是余老师建议我们作为教育学科的研究生,应该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从别人不擅长的角度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形成自己的观点体系,这是做学术研究必须具备的思维品性今天的讨论,肯定天性造人在立论上是会困难很多,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还是有不少的,同学们在讨论中也提出了不少。对这样的事例,能否用相关理论来支撑呢?余老师援引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观点对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作了引导比如,古希腊的柏拉图,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世界是先天的甚至是神造的,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起根本作用的;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再比如,我国古代的孟子,他主张人一出生就有善的萌芽,是后天完整品行的基础,是仁义礼智根本,在人后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比如皮亚杰的发展认识论,后来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这里起重要作用的是所谓“图式”,即认知结构。它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来适应外部世界并获得发展。还有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他反对人类语言习得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认为语言是天赋的,大脑中有专门的语言装置,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具有掌握人类一切语言的能力,在两三年间由外部环境给语言装置设定特定的参数,于是人就具体掌握了一门语言。 以上都可以作为支持天性论的佐证。

 主讲人陈晨最后小结道:现在大家对此事的立场,偏向环境论,但如果再回过头来看BBC拍摄的这部纪录片,其结论其实是偏向于天性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再深入思考,教育在其中到底有无作用?这种作用范围有多大?讲到这里,余老师又提出延伸性问题教育是万能的吗?如果不是万能的,那么它的主要职能应该是怎样的?学校教育有无边界?如果有边界,那么它的边界在哪里?

面对余老师给我们开辟的新思考方向,大家沉默思考了一小会儿,便又重新讨论起来。陆启越认为教育没有边界,因为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斯宾塞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而生活无所不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没有边界的。同时,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完成人的社会化,而社会化的外延十分广泛,很难界定。综上所述,教育的边界越来越宽广,也越来越模糊

范玉鹏说道我国的教育目的包括德智体美劳,并且有十分明确的培养目标,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是有边界的。

  余加宝认为教育有边界。第一,从教育起源来讲,学校教育最初是承担道德教化的功能,这与当时的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相关,文明程度低时知识匮乏,对人才的衡量是以道德为标准。且教育本来就是人为设计出来的,社会的进步发展造成知识逐渐扩张、膨胀,知识传授成为教育的功能之一。再加上社会的组织化、制度化发展,教育就逐渐被赋予政治规训等功能,教育的边界发展越来越模糊。我们当前还在讨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说明就目前来看,教育的本质还是不清晰的。但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不会停止,当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相信教育的边界会清晰起来。第二,从人的发展来看,人最初生于家庭之中,家庭对其承担养育职能。学校对人的发展承担教育职能,之所以将人的教育分为小学,中学,大学这几个阶段,也是因为各个阶段所承担的职能不同。而人始终会脱离学校进入社会,社会发展才是人的主要发展阶段,且主要靠人的自我发展。因此,学校教育是有边界的。 

欧阳静文说学校教育传授知识主要职能在各个教育阶段会有限,但是培养能力的职能是可以延续的。

余老师见天色已晚,便建议每位同学回去再思考,将自己的思维进行整理,使自己观点更为鲜明,下次沙龙时,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再做深入探讨。

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应该一门艺术。对这门艺术,我们不仅仅要鉴赏、感悟、反思,更应该使之与时俱进。这也许就是这个专业赋予我们的使命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139333.html

上一篇:20岁光阴不再来(2015.03.27刘潇华)
下一篇:多维度视域下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许明珠2015.11.06)
收藏 IP: 202.197.1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