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初,也就是2018初,大家都在怀念十八岁的芳华,一部《芳华》电影,一首《绒花》歌曲,让多少年过半百之人暮然回首。
我迟至今天才看《芳华》。也不知道为啥,一上来片头的《绒花》就让人落泪,是为已经流逝的芳华?是为想起了自己的芳华?还是为看到了别人更芳的芳华?
七九年中越之战,牺牲了很多十六岁的芳华,那一年我不也正是十六岁么?我们七九届大多同学是十六岁高中毕业,有不少男同学就参加了这场战争。也许是因为我考上了大学,没有参加,否则那烧焦的芳华未必不是我。幸运的是我认识的同学后来都回来了,但是不幸的是听说我们高淳县就有不少七九届的不认识的同学永远留在了那高地。他们除了只留下了十六岁的芳华外没有留下任何别的,绝大多数的他们还从没交过女朋友,他们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就那么结束了。《芳华》里写得千真万确。
似乎《芳华》正是为我们那一代写的,写得惊天动地,写得锣鼓喧天,写得红旗漫卷,写到电影的结束。片尾的《绒花》更让人落泪,她唱出了多少十六岁的芳华,她又提示着,还有多少芳华在广大的泥土上工地上默默地流逝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