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肚菌还是羊“赌”菌
羊肚菌(Morchella spp.)子实体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是世界上名贵的食用菌,为欧美国家餐桌上的高级食品。羊肚菌富含羊肚菌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抗血脂和保肝护肝等功效。此外,羊肚菌似乎具有一股神奇魔力,无论烹饪什么,若加数朵羊肚菌,菜肴就会立刻增添奇香。然而,一千克羊肚菌干品零售价达1000-5000元,高昂价格令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受气候、环境的影响,野生羊肚菌产量极为有限,故羊肚菌一度长久自持“高冷范”。
不过,随着我国科研工作者的深入研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迈向了产业化。羊肚菌播种面积从2003年100余亩扩大到2019-2020年15万余亩。栽培范围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扩大到除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从业人员从农民和羊肚菌驯化工作者进一步扩充到刚毕业的自主创业大学生、国家公职人员、医生、教师、保险银行工作人员、地产大亨和煤矿老板等。涉及资金包括个人积蓄、众筹、房屋抵押贷款和民间借贷等。
但时至今日,羊肚菌高产1000-2000斤还是小面积,规模化种植(连片50亩以上)仍是个“高风险”项目。从相关媒体及笔者对2019-2021年全国近15万亩的播种面积统计看,至少有2/3的播种面积“出菇少”或“不出菇”,超过80%的从业人员没有获得理想的“收益”,甚至“血本无归”。2019-2021年3月,羊肚菌也从“致富”明星沦落为“致负”菌,一些从业人员还将羊肚菌改名为羊“赌”菌。
2015-2020年我国羊肚菌主要种植区域
一、羊肚菌产业前景
1、羊肚菌菌种选育、检测技术获得突破
经过我国羊肚菌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目前成功选育了梯棱羊肚菌(M. 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七妹羊肚菌(M. eximia),九妹、十三妹和二十一妹羊肚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国内外首次对羊肚菌交配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证实了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等14个物种皆为异宗配合[1],找到了生产实践中种植“不出菇”的遗传学原因,为羊肚菌高产和稳产种植提供了理论指导。借助交配型基因差异,实现了退化、老化菌株的精准检测,突破了羊肚菌大田种植中因为菌种快速退化而引起的产量不稳定的技术瓶颈。
目前,我国可商业化生产的主要菌株,包括: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选育的‘昆植-1号羊肚菌’,‘昆植-2号羊肚菌’系列;四川林业科学院选育的‘G8和G5’等六妹羊肚菌;四川菌益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13号系列以及四川农业科学院登记的川羊肚菌5号和川羊肚菌6号系列等。
2、外源营养袋栽培法的普及和规模化技术不断完善
2000年,四川省谭方河等人首次运用外营养补给方式成功促进了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从此奠定了中国大田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可重复性和提高产量的关键性技术[2]。2012年,羊肚菌外加营养袋栽培法的普及,使得我国的羊肚菌种植在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并在食用菌中占据一定地位。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面积不足3000亩,2020年超15万亩。
2021年春季,我国羊肚菌产业南北冰火两重天(产量0-1000kg;成都平原平均亩产不足50斤,河北平均亩产600-700斤)!
2021年,秋冬播种季,我国北方诸省(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东三省等),云南和贵州的羊肚菌播种面积将明显扩大!但有多少人以豪“赌”的心态参与到羊肚菌产业中?羊肚菌产业如何理性发展?
3、羊肚菌科学普及和消费市场扩大
目前,羊肚菌的主要销售方式为干销,占到整个销售市场的90%以上,而羊肚菌产品保鲜、冷冻和加工技术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有限。随着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亦将越来越激烈,掌握羊肚菌的保鲜、冷冻加工技术,开发多元化羊肚菌产品,可以利用大众化的商超,借助于羊肚菌保鲜、冻品这样的产品投放方式,进入广大普通消费者人群的餐桌。
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新奇品种的追求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羊肚菌的附加值,提升产业深度和广度,走羊肚菌行业精深加工之路,包括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羊肚菌附属及衍生产品市场,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我国羊肚菌产品的附加价值与科技含量,系羊肚菌行业未来的必然趋势。
二、羊肚菌产业“痛”点
时至今日,羊肚菌种植仍是个“高风险”项目。虽然羊肚菌“热”吸引了大量“业余”从业者参与到产业中来,而这些许多从业者在不了解产业风险的情况下盲目投资,造成羊肚菌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但盈利面积却止步不前,尤其是2021年成都平原90%播种面积绝收。
羊肚菌产业还存在环境(环境拮抗或环境连作,自然灾害)、基质(土壤连作)、技术和病虫害等“卡脖子”问题。
羊肚菌农法栽培流程示意图
1、环境性拮抗(或环境连作)及自然灾害
羊肚菌属真菌都是低温性真菌,平均气温高于8℃,地温达2℃以上菌丝便有萌发,气温达15~18℃,地温8~13℃时,子实体原基形成,气温超过23℃,地温在15℃以上时,原基基本不会形成。羊肚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6~11℃,相对湿度为65~80%。此外,羊肚菌幼菇对光线要求低,忌阳光直射(三分阳七分阴);幼菇对环境和土壤温度变化也非常敏感,0.5-2小时温差超10~20℃极易造成幼菇死亡。再有羊肚菌发生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垂直分布(0~10cm)和水平(0~20cm)分布均呈现向下、向外逐步减少的趋势,因此,羊肚菌的发生、生长,繁殖很可能和细菌、放线菌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
当前,自然灾害风险是我国羊肚菌产业主要的风险之一,包括不可预测的极端低温、极端高温、雨、雪、冰冻等气候不确定性造成羊肚菌生产的损失。特征。此外,由于土壤微生物、水体微生物会受气候、季节等变化影响,也可能导致土壤的理化形状不稳定,影响羊肚菌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
2、栽培基质
羊肚菌栽培基质包括土壤和外援营养。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多样。通常选择土质疏松、透气,地势平坦、靠近水源且水源洁净,排水良好、无污染和利于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土地翻耕、开沟)的土壤,尤其是水稻土更佳。
羊肚菌栽培基质
3、技术
目前,除四川谭方河等研发的羊肚菌外加营养袋栽培法被商业化应用,河北羊肚菌同行对营养补充的完善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明的交配型基因检测技术外,短期技术不会有大的突破。羊肚菌产业将仍然存在菌种没有国家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是每个羊肚菌物种或任意地里采的羊肚菌菌种都可以用于商业化栽培;转代过多会严重退化;不同品种栽培习性包括对土壤、温湿度以及营养的要求可能不同);栽培和管理(包括:菌种、营养包用量、播种方式、覆膜种类、揭膜时间、播种后给水量、催菇时间和方法、如何控制原基数量、原基、幼菇、不同栽培条件下生理病害如何预防和成品菇管理等[4])也还没形成推广体系和规范。
4、病虫害
羊肚菌生产过程中管理不当易极发生杂菌感染和病虫害。按引起病害发生的病源划分,可分为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即生理性病害)两大类。生产实践中,杂菌感染和病虫害易影响羊肚菌原基、幼菇和成品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如羊肚菌“红腿病”、“白霉病”[5]、“褐腐病”、“猝倒病”等造成毁灭性减产或绝收。
5、连作或轮作障碍
羊肚菌栽培也存在因环境中(包括空气、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病毒)区系(种类和优势种群)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不出菇、出菇少,病虫害严重等连作障碍[6]。
小结
笔者多年从事羊肚菌基础研究、产业化推广和规模化实践表明:
1)羊肚菌产业具有“环境友好、周期短、见效快”及“收益高和风险高”的特点,从事羊肚菌种植可盈利但绝非“暴富”;豪“赌”成本非常高!!!
2)现阶段,我国羊肚菌产业刚起步,基础研究不足(科学落后于技术),生产、技术环节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如:同一菌株的栽培种在不同基质和环境中产量差别很大,原基不分化、幼菇分化后大面积死菇等,需要科学和技术进一步结合。
3)羊肚菌从业者要有规避风险的意识、机制和措施,才能实现稳健盈利。
4)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当前我国羊肚菌从业者的真实写照。
总之,面对当下羊肚菌产业升级挑战,一定要加强基础研究,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尤为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介入菌种机构资质认证,市场监督等产业关键问题的把控,不能让羊肚菌变为羊“赌”菌,步“玛咖种植”的后尘。
本工作得到了中国西南野生物种质资源库“交叉合作团队”开放研究项目资助和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1]杜习慧, 赵琪, 杨祝良. 羊肚菌的多样性、演化历史及栽培研究进展[J]. 菌物学报, 2014, 33(2): 183-197.
[2]赵琪. 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建议[J]. 食药用菌, 2018, 26(3):148-151.
[3] Hao Tan, Annegret Kohler, Renyun Miao. Multi‐omic analyses of exogenous nutrient bag decomposition by the black morel Morchella importuna reveal sustained carbon acquisition and transferring[J].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9.
[4]刘伟, 张亚, 蔡英丽. 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 食药用菌, 2017(2):77-83.
[5]陈诚, 李强, 黄文丽, 王剑, 伏荣桃, 罗曦. 羊肚菌白霉病发生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 2017(11):148-155.
[6]赵永昌, 柴红梅, 张小雷. 我国羊肚菌产业化的困境和前景[J]. 食药用菌, 2016(3):133-139.
以上粗浅认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