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terial Microbiota in Unfed Ticks (Dermacentor nuttalli) From Xinjiang Detected Through 16S rDNA Amplicon Sequencing and Culturomics | 新疆饥饿成年草原革蜱内细菌微生物群特征研究
第一/通讯作者:杨瑞馥教授课题组
蜱作为一种体表寄生虫及一些重要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能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一次蜱虫叮咬会带来令人担忧的多种病原体的感染风险,因为蜱虫通常含有多种致病性微生物。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是一种高度专门从事嗜血的体表寄生虫,是蜱螨亚纲硬蜱科的一种小型节肢动物。草原革蜱是三宿主蜱,主要作为饥饿的成虫越冬;在春季侵染大型哺乳动物;若虫和幼虫在夏秋季出现并寄生于各种啮齿动物。这些蜱可以传播原生动物病原体,最常见的是巴贝斯虫,还可传播兔热病、蜱传立克次体病、莱姆病和蜱传脑炎。因此,研究蜱含微生物群将有助于了解蜱传人畜共患病的潜在威胁。
杨瑞馥教授课题组联合新疆大学和新疆CDC,从天山西部的森林草原中捕获了春季出现在植被上饥饿的成年草原革蜱约8,000只,去除蜱表面微生物,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培养组学技术进行蜱内潜在细菌菌群研究。
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共鉴定出237个细菌菌属。培养组学从23个属中鉴定了46个细菌物种,主要是假单胞菌属、泛菌属和芽孢杆菌属,而16S rDNA测序从 233个属中鉴定了461个OTU,主要是假单胞菌属 (53.8%)、柯克斯体属(17.2%) 和泛菌属 (6.4%)。由于未使用最佳培养条件进行分离,柯克斯体属、立克次体属等仅通过测序发现,而节杆菌属等仅通过培养组学发现。几种已鉴定的细菌可引起人类疾病,例如食酸代尔夫特菌可引起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皮特不动杆菌可引起肺炎。因此,测序和培养组学方法对于全面深度了解草原革蜱的内部微生物群至关重要。尽管培养组学对苛养菌缺乏高度敏感性,但它仍然可以作为16S rDNA扩增子测序的有效补充。
作为培养组学的开创者之一,杨瑞馥教授率先深度揭示了草原革蜱共生微生物的组成特征,这些微生物对蜱本身并不致病,但发生宿主转换后,可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这一研究为阐明蜱传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学基础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控制潜在蜱传人畜共患病提供了重要指导。
图1 通过 16S rDNA 扩增子测序和培养组学方法鉴定的细菌多样性的属(A)和种(B)比较。
感谢Zoonoses 青委、浙江大学凌宗欣博士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ZOONOSES-2021-0007
Zoonoses 是全球第一本有关人兽共患病的金色开源期刊,旨在搭建人兽共患病领域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兽医和公共卫生学者间沟通的桥梁。Zoonoses致力于刊载有关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真菌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生物学、诊断、预防、治疗和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
Zoonoses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首席科学家董小平教授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Lynn Soong教授担任共同主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