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vabradine由法国制药商Servier(施维雅)研发,该药于2005年获欧盟批准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对症治疗,2012年获欧盟批准用于伴有心率过快的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2013年安进(Amgen)与施维雅合作。2014年FDA授予安进实验性Ivabradine治疗慢性心脏衰竭的快速通道地位。2015年4月15日,FDA通过优先审评程序批准Ivabradine(商品名:Corlanor )用于心衰患者的治疗。2015年4月30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Ivabradine(伊伐布雷定, 商品名: 可兰特)适用于窦性心律且心率≥75次/min、伴有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Ⅱ~Ⅳ级),与标准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或用于禁忌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
Ivabradine是一种选择性的心脏窦房结特异性If电流阻滞剂,减慢窦性心律。其亮点是与其他负性频率药物(如β-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不同,ivabradine不影响心肌收缩力,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回顾Ivabradine的开发历程,历经几个大型的临床研究。但是研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2004年-2008年在英国进行的BEAUTIFUL研究:Ivabradine 在稳定性冠心病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作用(The BEAUTIFUL Study: Effects of Ivabradin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NCT00143507)。此研究是在33个国家781个临床中心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的试验,纳入1091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冠心病患者,其中86.9%的患者在接受试验药物的同时接受了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2008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BEAUTIFUL研究结果,发现ivabradine并没有改善稳定性冠心病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的心血管结局,对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首次发生或病情加重的心衰住院)没有影响。但在次要终点上,ivabradine降低36%因严重和非严重的心梗住院,减少30%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重建[1]。
2006年-2010年,在法国和瑞典进行SHIFT研究:Ivabradine在中度到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病人的作用(Effects of Ivabradine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SHIFT), NCT02441218),该研究纳入6,558例稳定NYHA II-IV级、左心室射血分数≤35%、静息心率≥70bpm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研究结果显示Ivabradine降低18%心衰恶化住或心血管死亡联合终点的风险,但对心血管全因死亡率并没有影响[2]。
2009年-2014年在意大利和英国进行的SIGNIFY研究:Ivabradine 在不合并心衰的稳定性冠心病病人中的作用(Effects of Ivabradin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out Clinical Heart Failure (SIGNIFY),NCT02446990)。该研究在标准治疗中加入伊伐布雷定,共纳入19102例稳定冠状动脉疾病,心率每分钟70次以上,无临床心脏衰竭症状的患者,其中包括12,049活动限制性心绞痛。随机分配患者接受安慰剂或Ivabradine。研究发现Ivabradine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虽然可以减慢心率,但对心血管原因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无影响,无特殊临床效应[3]。
最近的一项整合分析评估了Ivabradine对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病人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功能的影响,分析汇聚了1996年-2017年的8个随机临床试验,17823名病人,发现Ivabradin作为辅助治疗展示了有利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和相应改善的心功能,在运动耐力和峰值氧耗量方面有小幅显著提高,而且这种获益广泛存在,和患者基础射血分数无关[4]。
未来5年内,Ivabradine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局限的,除非这种降低心率的概念被临床广泛接受,否则Ivabradine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局面会依然持续。所幸的是更新的心衰指南提供了支持性的推荐,Ivabradine可以作为辅助性的药物,对那些需要进一步降低心率的选择性心衰病人,在指南标准治疗下使用[5,6]。
参考文献:
1.Fox K et al. Lancet. 2008 Sep 6;372(9641):807-16.
2.Swedberg K et al. Lancet. 2010 Sep 11;376(9744):875-85.
3.Fox K et al. N Engl J Med. 2014 Sep 18;371(12):1091-9.
4 Patel PA et al. J Gen Intern Med. 2018 Jul 18. [Epub ahead of print]
5. Chow SL et al.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18 Jul;16(7):515-526.
6.Yancy CW et al. Circulation.2017;136:e137–e16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