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yuanl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nyuanli

博文

远程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评估和预防能否实现?

已有 3307 次阅读 2019-9-6 14:1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心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常常是突如其来,病人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及时的医疗救助。心血管风险的预测和评估模型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更新指南,如通过个体的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等指标,综合评估个体发的心血管发病风险。研究人员还开发了网络风险计算器及手机风险评估app。这些短期和终生风险评估工具对心血管疾病的初级及二级预防虽然有重要价值,但评估体系的实际操作性(如定期医院体检和随访)和及时性(高危心脏病发作时,每分每秒的时间对于患者的生命都是至关重要)都很难掌握。

        最近芭芭拉史翠姗妇女心脏中心(Barbra Streisand Women's Heart Center)、西达斯西奈斯施密特心脏研究所(Smidt Heart Institute at Cedars-Sinai)和洛杉矶西达斯西奈医学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 in Los Angeles)正在开发一种远程心血管疾病预测、风险和评估系统。这个系统将整合生物传感器、微血样生化指标和病人自报告结果来建立远程监控、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由于治疗不够,依从性不足或者未察觉的预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和生化指标,稳定性心血管疾病病人依然会突发心梗和死亡。这个远程监测系统将大有可能改善病人临床结果,避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这种复合系统由几个部分构成:(1)可穿戴的持续监测的生物传感器:

81Fitbit Charge 2 device .jpg

其中内置的三轴加速度计可追踪病人活动,光体积描记来监测病人活动时和静息时的心率,并能监测病人是否在睡眠和是否在积极地戴着这个设备(2)可联机手机的便携式心电图仪:

s-l640.jpg


其尺寸小于一张信用卡,使用时只要将任意两只手指按压在金属检测区,一分钟内即可生成一张医用级别的心电图,可以检测房颤和正常的窦性心律。这些数据会被上传到监测中心,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及时反馈告知给病人监测的心律是正常或有潜在异常;(3)远程家庭微血样采集包:

mitra-remote-blood-collection-devices_v2.jpg

如果在某个时间点需要采样,监测中心会通过email或其他方式提前一天通知你。病人在家中或是任何地方都可自己采集血样,这种血样采集操作及其简单,并且只需要10微升血液,无需特殊条件保存,你可随时随地邮寄或送到医疗中心;(4)病人自报告结果。监测中心病人通过手机app或网络完成三个健康问卷调查表。简约的全球健康量表---患者报告的结果测量和信息系统(PROMIS),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KCCQ-12)和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7)对病人心理和心脏健康进行综合评分。所有数据将会被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数据整合分析。研究组将测试远程数据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生物标记的横断相关性; 远程数据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生物标记变化的纵向能力,进而预测病人基础和未来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并同时进行成本-效果、经济分析。

        澳大利亚一家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医疗技术和家用诊断产品公司ESN Cleer最近研发了的一种便携式纳米传感器检测棒。

download.jpg

通过唾液检测心脏疾病生物标记预测心脏疾病风险,心肌梗死和心衰,并通过预警程序警告用户。这家公司和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验证了这种纳米传感器生物标记检测比常规体液检测方法精确千倍以上。他们正在试生产这种纳米传感器,预计2021年上市。全球大约4亿心血管疾病患者,但仅有16%病例是基因遗传性的。这个设备对提高疾病的筛选和预防将有重大意义。病人通常是在发病阶段甚至心衰阶段才进行血液检测,为时太晚,并错过了一些生物标记检测的最佳时段。这种技术或许能更好地推行预防大于治疗的实践。



参考文献

1.npj Digital Medicinevolume 2, Article number: 84 (2019)

2.RMIT Universit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368-1196892.html

上一篇:地中海饮食与心血管疾病———循证与科研的鸿沟
收藏 IP: 63.196.1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