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学术不端,谁之责任?

已有 3369 次阅读 2012-4-24 16:00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责任, 价值, 方舟子, 年轻人

文/史智才
      学术不端,不管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都是学术的毒瘤。如果要是问责任的话,每一个学术人都有责任,我是有责任的,你也是有责任的。责任不是理想化的空谈,要落到实处。社会上对学术不端的批评很多,如果是谈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对纯洁学术和社会进步无疑都是很好的事情。事实偏偏不是这样,还引出更多的不满与抱怨。若这种不满与抱怨的声音来自学术内部,影响会很坏,而对刚迈入学术研究的年轻人影响更甚,使得不少人更热衷于不满与埋怨,自己却做不出有价值的成就来,耽误自己的时间不说,还影响了别人。
      有建设性的批评还是有启发意义和价值的,而你批评我谩骂,必然是更多的批评与谩骂。就跟方舟子打假一样,揭露一个又一个,东家长西家短,毫无建设性可言。学术不端不还是涛声依旧,甚至长江后浪推前浪,愈演愈烈吗?有时候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指责别人要好很多。只是前者需要花时间多些,后者倒显得不费吹灰之力。批评者还声称社会急功近利,难道自己不是更急功近利吗?很多人更多的是人云亦云。打假似乎成了专业,称之为职业打假。这些看似利国利民,其实与倒卖古董的人相比实在也不会高明到哪里去。有个倒卖古董的人曾给自己的一生这么总结:“骗人,骗己,被人骗”,这话不假,说这话的人很诚实,而且这话本身也很深刻,值得好好玩味。
      听多了那些批评这个资源垄断,那个有名无实,这个造假,那个抄袭的话,我不禁产生怀疑:他们是真关心学术还是更在意资源或名利?说实在的,方舟子打假仿佛说明:他存在的价值恰是社会的悲哀之处。当然这个价值是他自己赋予自己的,但现实社会却也给了他这个机会,被批评揭发的也都是实情。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哪怕有些所谓的只挂名而不参与的研究、重复性研究、急功近利的东拼西凑的研究、假人之手的研究等隐性学术不端,这些都不是根本!
      那么根本是什么?有人说是教育问题、制度问题、道德问题,不一而足。但总有个始作俑者吧?难道还有人能够反手为云,覆手为雨吗?说到底,还是个人的问题,是我的问题,你的问题,然后才能是社会的问题。学术不端的确是积重难返的大问题,但每一个大问题都是一个小问题的积累,而一个大问题的解决也是要从一个小问题着手,这个就关乎你们。
      譬如,当别人获得课题支持而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这个时候首先要想的是自己能力够不够,而不是先说别人如何。就算有意见、不满,还是要想一想,如果我拿到这个项目,我会做得更好吗?如果不是本领域的,跟人人云亦云就不对了,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置评不比盲人摸象更可笑吗?可能自己连看到都没看到,只是出于个人情感而全盘否定了。这样连作学术最基本的客观都没有了,又怎样做出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呢?
      客观地想想,就是要自己设身处地的,既要考虑到自己也要考虑别人。考虑自己的时候,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把握好自己的机会,没有大课题,不可以写小文章吗?如果你这篇小文章也很有价值,不要担心别人发现不了你的价值。一点点的积累,积累起来慢慢就多了,这不也是资本?对于别人也一样,当遭遇不公,心有不满和埋怨的时候,更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切不可带着情绪以急功近利之心来批判别人的急功近利,以子之矛击子之盾,可否?
      很多人说这是制度问题,那也是制度问题,却从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更不要谈从自身做起。学术兴亡不仅仅匹夫有责,也是我之责任。问题是,我的问题和你的问题,如果把责任都推给教育,把问题转嫁给制度,抛向道德;谁来解决问题,谁来承担责任?问题是别人的,责任也是别人的,那么殊不知别人的别人恰恰是你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扇人耳光,还要保证自己不挨打,只能是个笑话。如果有人拿到一个项目请你一起合作,就算报酬不高,难道不也是改变的开始,别人会为你卓越的贡献而火冒三丈?如果你能够申请到一个项目,哪怕是最小的,也能够竭尽全力做到问心无愧吗?自己经历过研究的过程,去体验一下,再论短长。很多牢骚满腹,抱怨满天的人多是没有扎扎实实做研究的。所以说,问题的关键还是自己,责任还在你我,哪怕我是一个刚刚上道的研究生,要求自己总可以做的吧?积少成多,慢慢总会好起来的。问题总是要被解决的,研究本身不就是解决问题吗?别人再怎么不好,不满和抱怨是没用的,如果你我能够一直坚持自己最理想的标准,做出很好的成果,不浪费资源,好的慢慢多起来了,不端也就会慢慢少了。改变只是一个过程问题,关键还是要从自我做起,从脚下开始。
      我个人一直在不断的反省,自我检讨与反思,对或不对,可以讨论。社会的问题有很多,不只是学术界,包括我们教育的本身。而这许多问题确实是在我们身边切切实实存在的,我也不满过,抱怨过,回过头来认真地想想,这又何尝不会使得社会更加浮躁而害人害己呢?这些对己有切肤之痛的抱怨与不满,就不要再拿去害别人,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须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也有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如果有这些工夫去不满与抱怨,何不多去关注下问题的根本,研究下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本身不也是很有价值的研究吗?若能再反省下自己,觉得自己有一点启发与收获,发出更多积极的声音,不是更好吗?而看到那些不满的人,满腹抱怨的人,多去安慰,不要去附和这些不满与抱怨,不也是进步吗?一点一滴的进步也是进步,鲁迅先生说,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恰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觉得鲁迅先生只说了一半,其实对于失望又何尝不也是这样呢?还是要走希望之路,不要走失望的道路才有希望!
(源自科学网博客2012-02-27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563075.html

上一篇:高储能密度电容器材料
下一篇:科技成果社会应用的有效尝试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