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s199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ms1996

博文

中山大学“尊师爱校”活动——学生给我的一封信

已有 3189 次阅读 2012-9-27 15:1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中山大学, 尊师爱校

敬爱的张波老师:

您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导师组的师姐及同学们向您问好!感谢您能够抽出时间给予我们指导,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良好的认识、信心与规划,同时也感谢您让我们有机会从您身上也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

还记得去年导师月趣味运动会时,听说您因在外地出差不能及时赶回来与我们一同参赛时,我们有过怨言,有过不满……看到其它同学围坐在导师周围认真聆听老师教诲时,我们内心充满了羡慕之情,但也不免有失落之意。但是此次您的主动邀请我们相聚,却让我彻底改变了心中对您的看法。周日早上,在简陋的一个会议室里,看到桌上摆放的外卖,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我这才恍然大悟——在这周日本应属于放松休息的日子,老师您还要继续坚持工作,甚至连中午饭就这样打发而过!我肃然对身旁这个为招呼我们而忙前忙后胖胖的和蔼可亲的老师油然而生出一种崇敬之情!边吃边聊中,我们才得知:您平时忙于工作科研,很少有休息时间,以致周日需加班工作!但您并没有表现出丝毫倦意,反而耐心听取我们的问题,并在以后就业考研方面一一给予了详细指导与意见,并鼓励我们不断上进。您的勉励,给了我们学习的动力!是您牺牲了午休时间来解答我们的疑问,当初未见您时那失落之情早已被自豪所代替!我也终于理解了老师您的苦衷!虽繁忙,但您从未抱怨,依旧是用那和蔼可亲的话语与我们交谈,不断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此时,我们有的不仅仅是见到导师您的兴奋开心之情,更是从心底里敬佩我们身旁这位普普通通的老师:您用您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位合格的大学老师所应有的敬业奉献之情!对职业的认真负责,对科研的不懈追求,您的无怨无悔让我们受益良多。

看到饭不够时,老师您主动掏出手机订餐。看着您那熟悉而又连贯的动作时,我不知说什么好。我不知您曾今多少次因工作繁忙而无暇吃饭,我不知道。我也从没想过大学老师还要这样起早贪黑敬业地工作!送餐人员临走时,因心急而打碎了随身携带的玻璃杯子,碎片散落了一地。而您非但没有一句责骂,反而挥手致意“没关系”后亲自动手帮忙,用纸小心翼翼与他一同捡起并包住了地上的玻璃碎片。待他走后,您又再次用纸擦净了地面,保证没有残留以免伤到人。您的一举一动我们不仅看在眼里,更是记在心中。这细致入微的动作,让我很难与身边这位略显富态的男人相联系!身为老师,您不仅用语言教诲我们学习之道,同时用您的一言一行传递着教育之道!您没任何的话语,但我相信在座的我们都看到并学到了很多很多……

与您相聚的短短时间中,虽匆忙但却不显乏味,虽简陋但却不显空洞。简简单单的一次相聚,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老师的鼓励,更是切身体会到老师的伟大!在您身上,“言传身教”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您身上,我们不仅求得知识之路,更是觅得做人之道!我为有您这样的导师而庆幸,我为身在中大而庆幸!

同时,我们也想对您说:老师,您辛苦了!请您多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忙也得要照顾好自己!您的教诲我们会谨遵心里。在以后的岁月中,谨遵师训,努力学习,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最后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一切安好!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张雅智

                                                                                                                            2012520


我在成果分享暨颁奖大会上的感言:

各位,晚上好。非常感动。今天晚上之前,我觉得在中大工作,付出太多,得到太少,看了这个视频之后,我觉得付出太少,得到太多。

(大脑有点空白,胡言乱语了几句)在收到这个会议通知时,我感到很吃惊,因为我觉得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没有什么事迹值得学生去书写和怀念,我身边还有很多兢兢业业、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但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才知道是因为学生写的太好了,(希望有笑声,可惜没有)把一些普通的事情写的情真意切。

我觉得这个活动很好,今年我也开始带研究生,我也常思考应该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有句话叫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把老师的地位抬的如此之高,又有句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又把老师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期待笑声,可惜没有)。刚才古老师说大学是“师生共同体”,我们前任校长黄达人说中大是“学术共同体”,两者的角度有所不同,我想针对本科生而言,就是把优秀的本科生吸引到这个学术共同体中。

刚才蔡禾院长提到中国传统的师生文化在现代社会要重新思考,我觉得也是。中国传统的师生文化中,强调“继承”太多,在武侠小说里面,最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出来一个又一个弟子把本门派发扬光大,很少有说培养出来的学生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门派,这种文化对我们今天强调“创新”是否有负面影响,值得去思考。

最后(有点乱,不知怎么结语),觉得这个活动很好,非常感动,希望这样的活动越办越多,希望我们传统的师生文化能得到发展,使得中山大学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甚至在世界上产生影响。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5084-617223.html

上一篇:中国好声音与国自然
下一篇:生日感怀
收藏 IP: 113.108.13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