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igh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light

博文

与星辰同在

已有 4114 次阅读 2015-8-12 06:51 |个人分类:科学图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宇宙, 星辰

书名:《与星辰同在》(Living With the Stars) 作者:卡雷尔•斯赫雷弗(Karel Schrijver)、艾丽丝•斯赫雷弗(Iris Schrijver)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书名:《与星辰同在》(Living With the Stars)
作者:卡雷尔•斯赫雷弗(Karel Schrijver)、艾丽丝•斯赫雷弗(Iris Schrijver)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住在小地方的好处之一是灯光污染小一些,有时候在院子里也能看到不少星星,有一天晚上趁着天气晴朗开车去了一趟附近威尔士的乡村农场,让人回想起小时候一片漆黑的夜晚,这时候天上的星星似乎多了许多、亮了不少、甚至显得更近一些。看着满天星斗,觉得自己很渺小,如果许多光年之外的宇宙深处也有智能生物在看星星,我们不过是围绕着其中某一颗星星旋转、不会自己发光的岩石行星上的微小生物而已,人类的生命周期相对于宇宙来说,更是转瞬即逝。

不过我们并不是宇宙变幻的旁观者,我们自己也是宇宙星辰的一部分。组成人类身体的成份,最终来自于宇宙大爆炸时喷射而出的各种化学元素。每颗恒星都有诞生、壮大、衰竭、毁灭的历程,其间不断地向传递物质和能源,例如地球上的能源就大部分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来自太阳的能源推动了地球上碳化合物的代谢,其中也包括人体的构成、代谢、消亡。所以说人类本身就是“星尘”,是宇宙物质能量循环的一部分,这就是新书《与星辰同在》(Living With the Stars)想讲的故事。

《与星辰同在》的作者是一对夫妻档,丈夫卡雷尔•斯赫雷弗(Karel Schrijver)是来自荷兰的一位天体物理学家,美国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先进技术中心的高级研究员,研究太阳磁活动的专家,妻子艾丽丝•斯赫雷弗(Iris Schrijver)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病理与儿科教授。这本书刚好把两人的专业结合起来。

《与星辰同在》先谈的是人体的代谢变化。尽管每个人都处于人生中的某一个阶段,都会注意到自己身体的变化,但是大部分人会认为尽管时光变迁,“我还是我”。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人体本身其实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中,例如血红细胞的更替是极为迅速的、皮肤细胞则差不多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即使是那些寿命很长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其内部的组份,如水、糖分、脂肪等等也都是在不断更迭中。因为各个器官组织的更新速度不同,很难确定说过多长时间之后整个人就全部“换新”了一次,但是作者指出,不管更新速度如何,人体就像是河流,每一刻都与上次不一样。

将人体与星辰联系在一起的是能量:推动人体代谢更新需要能量,人体所能利用的、以碳键为基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的能源则来自太阳,太阳本身当然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后不断循环演变的星系的一部分,向外传递能量的过程,是它自己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归根到底,人类的生命其实就是宇宙的生命的一部分。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并非完全被动,人类活动本身也在改变星系循环。例如作者指出,在当代人类的身体中,约三分之二的碳元素来自于地球表面的光合作用,通过动植物食物链进入人体,另有三分之一来自地底深处,通过人类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的燃烧使用,将几百万年前深埋地下的碳元素带到地面、飘入大气中,然后再进入人体内。所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新”和“旧”的碳元素,有些在几百万年前被深埋地下,最近才重建天日,十分神奇。但是如果把人类看作日月星辰的一部份,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

《与星辰同在》选择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度来看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许多看法让人豁然开朗,可惜两位作者未能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感觉还是没有点透。本书另一个缺点是作为一部跨越两个学科的科普作品,竟然没有列出参考文献,例如当我看到以上所举的人体内碳元素组成的例子时,就特别想了解这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然而作者把这一结论当作事实进行陈述,却没有给读者自己验证的机会。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与星辰同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3102-912391.html

上一篇:最好的大众科学图书?
下一篇:人类世的大灭绝
收藏 IP: 94.196.215.*| 热度|

2 曹聪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