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接触舌尖上的中国,是舌尖中国1早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记得当时已经有3个月没有看过电视,却是在看了第一集之后,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看完了剩下的所有。
那时候看舌尖的中国1,感触蛮多。首先是身体上的折磨,整个人不停滴在分泌各种消化液,痛苦的是这些消化液都没有起到该起的作用,在口腔,胃部等整个身体翻来覆去,不知所踪。其次,在身体折磨的同时,精神上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很惊讶导演们能够把美食的元素悄然上升到我们对国人关于食物,生存,人与自然关系的至高理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升华,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接受之始,愉悦备至。
看完舌尖1,很多人都不自觉地提到剧中涉及的美食,有时候会炫耀自己吃过,一副很满足的样子。但是大部分人都遗憾自己家乡的美食没有名列其中,于是,诸如天涯等著名博客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岐山臊子面的味道远比武汉热干面好很多,一些拍客也情不自禁,比如在优酷等著名视频网站也有人开始分享各自家乡的舌尖系列,我起初也想到了河南烩面,觉得遗憾,没有入选,可是回头想想,每个地方的美食都和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本质联系,由自然环境催生的地方食物,然后很多人随即将地方食物上升到地方文化和习俗,我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如果由此而评判优劣,是我目前不能接受的逻辑,我始终认为,各个地方食材和美食不能够直接用来评判优劣,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你不是美国人,就不要吃了一次KFC之后说美国人喜欢看什么电影。
总的来说,舌尖1给人的感觉还注重在感官的刺激,由感官的自然刺激上升至文化的精神层面,但不至于让人评判优劣,是舌尖1给我们留下的最好,也最合理的记忆。正是这种自然而然的涌出,给了很多网民莫大的鼓舞,毕竟我们祖国疆域辽阔,美食应有尽有,在这个客观情况下,对后续舌尖的期待也显得水到渠成。
一个好的东西,一旦出了名,就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利,最近流行的各种套餐就直接地把国人的民粹和奴性暴露无疑,更何况舌尖1所拍摄的实打实的美食呢?
果然,带着人民的殷切期望,膨胀的导演精心匆匆完成了舌尖2的拍摄,就如舌尖1里面的美食一样,一部纪录片也需要选材,筛选,粗加工,精加工,润色和评估,遗憾的是,我们只能去评价美食的优劣,却不能左右诸如舌尖这种纪录片的上映与否。但,无论如何,美食就是美食,你今天去吃,美,你不去吃,它依旧美。如果我们接受那句话:最好的美食永远是提供给最勤劳的人们。但是舌尖2,这部美食纪录片,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我们这些吃客的挑三拣四,看完第一集,我就发现,舌尖2已经完全异于舌尖1了,舌尖1,就像我之前说的,是通过美食上升到精神层面,去激起我们对某些情愫或者记忆,自下而上,恰到好处,舌尖2,则是从精神出发,一下子抓住我们的神经,自上而下地去带着感情色彩去品味美食,这种略显虚的东西,带有极强的年龄选择性,我个人是愿意把这种拍摄手法和目的归结为教育片。
更令人遗憾的是,最近网上证实舌尖2中很多地方有造假,导演的回应更令人喷饭,说人家某牛B纪录片就是这么干的,我们无力也不可能说服导演们去重新制作,毕竟他们已经投资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一部拍摄美食的纪录片,不惜把导演的身材和身份曝光,我从来不觉得给我们带来美好纪录片的某导演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雷锋,但是就是这样,他们就要无意被“网友”曝光,请允许我对那些不自觉爱屋及乌的网友们说一声:你这么奴性,你妈妈知道么?
一部公益纪录片,一旦参杂了由名声带来的利益,我认为就有再演下去的必要了。
请大家想一想:一个辞工坚持陪读的家长做的红烧肉应该比国宾馆的厨师在家里做的红烧肉好吃么?即便你的回答是肯定的,我想你也不会辞去工作,陪胖儿子读书,晚上给他做一大盆红烧肉。
我想,本文势必引来砖头,但是,我还是想说,你喜欢美食和你喜欢意淫都不是自己的错,我们都没有错,只是我们简单地被人玩弄于鼓掌,被人消费了情感,无论这种情感是奴性的情感还是思乡的情感,都是一种对自己人性最真实的东西的侮辱和践踏。
我还是会保持对舌尖2,3,4, 1000,。。。的持续关注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