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校学生和已毕业的校友对于自己的学校的归属感或认同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你看那些百年名校,学生和校友大多对母校有强烈的归属感,以学习于斯、毕业于斯为荣耀,以服务于斯、报效于斯为己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若干年前,在钱伟长校长主持的上海大学,有一个公开的校务论坛,全校师生可在论坛上各抒己见,非常活跃,当时就如何增强对上海大学的归属感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全方位地分析了学校的已有长处、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日,笔者与来自国内某高校的一位老师议论了这个归属感问题。他认为,他所在的学校的师生、校友,对于自己的学校的归属感超强。该校是解放后兴办的,凡是在学校里呆过的人士,无不以自己是“×校人”而感到自豪,每逢校庆日,总是人头攒动,校友纷至沓来,而稍有成就的校友总是想以某种方式为母校出力。学校的这种凝聚力至少不比百年老校差。
何以能够如此?我有点好奇。这位老师告诉我,这主要因为这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了特殊的校园文化。他给我举了几个例子。
在这个学校里,贫困生在校园里没有特别的“贫困感”。在每年录取新生之后,校方就对新生的家庭境况进行全面调查,特别关注贫困生,对于他们的家庭收支情况和特殊困难的细节了如指掌,他们一到校,就及时向他们发放助学金;学生入学后,通过对他们在校内使用的“一卡通”进行跟踪调查,尤其是对学生的月平均伙食开支进行列表分析。学校还根据每一时期的物价制定保证青年学生健康的基本伙食标准,一旦发现某个学生的实际伙食开支低于这一标准,就每月悄悄地往他们的一卡通里注入差额部分。我好奇地问我的这位朋友:“学生能发现自己的卡里莫名其妙地增加了款项吗?会追究来源吗?”朋友告诉我,当然他们会发现,但已习以为常,心照不宣了。我心里想,这种发放伙食补助的办法太奇特了。这样做,学校会增加一些开支,但与所输送的关怀和温暖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
在这个学校里,师生关系亲密。很多老师经常与学生们在一起,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从建校开始,每逢阴历除夕夜,校领导总会与留校过春节的学生一起吃年夜饭,并给他们发压岁钱“红包”。首任校长的红包是每人一元钱;随着物价指数的递增,现如今,红包已增值到一百五十元。红包虽小,却倾注了学校对学生们的关爱。校领导的观点是: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校方就应以父母家长的态度,把他们视为己出。凡是家长疼爱子女的正常举动,学校都应该有。
在这个学校里,校领导和师生们努力打造先进的校园文化。这些年,笔者到访过不少国内高校,也多次去过该校,发现那里的教学环境极好,老师倾心教课,学生积极向学,学校布置朴素优雅,随处可见前辈大师的塑像和治学格言,连一般校园里的小广告(“考研”、“补课”之类)也较为少见,业余活动也相当丰富。
在这个学校里,学校对毕业后的校友保持长年的关注。不但尖子学生列有专门档案,所有毕业生的成长情况也有人跟踪,经常可见对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校友的成绩、成果、成就的各种报道。校友也乐于经常来归。
润物细无声。正是这种点点滴滴的无声的举措造成了上述归属感吧!听了我的朋友的这番话,我有一种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学校的迫切愿望,希望全方位地了解它的一切。
但愿在华夏大地上出现更多的这样的学校。
写于2013年11月13日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