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激发了人们的读书热情,也使笔者更多地思索有关读书的问题。恰好在近期的《中国科学报》上读到一篇美文《读书改变人生》,这里予以推荐,与博友们共享(见链接1)。
可能有不少朋友知道文章的作者王强,他1984年在北大英文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在纽约州立大学获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事业上非常成功。(见链接2)。
这篇短文讲的是王强的人生感悟,主要观点是:
——作者的人生最大的捷径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和拥抱了世上一流的书。
——应该在书海里寻觅人类历史上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经典作品,从中汲取其真善美精华。
我认为,文中不乏真知灼见。最值得我们记取的是作者筛选阅读书籍的做法。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了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家,有不少来自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文科院系,他们在商海中拼搏的成功之道是大家颇感好奇的关注点。文章作者作为亲历者,告诉大家:“这是因为北大给予了我们一样东西,就是怎样塑造生命的东西,使得我们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一切。”的确,这种“给予”是最重要的。学会了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在追求中重塑生命,就可以在人生道路上无往而不胜。不懂从商之道的可以很快学会,要攻克科学堡垒也会有取胜之道。
笔者在博文《大学里主要学什么》中介绍了法国当代教育家雅克•德洛尔(Jachques Dolors)的思想,德洛尔力主实行终身教育,并主张终身教育应建立在如下四大支柱的基础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42184.html)一个优秀的大学,必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在广泛阅读和修炼之中,学会这四项本事,特别是学会读书,学会认知,北大为其学子创造了这样的条件,这是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从北大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也算人生有幸,但是要接受的信息太多了。那么什么样的书该读呢?我读书的选择是这样的:畅销书坚决不读,不是我看不起畅销书,而是我知道生命有限,只能读人类历史上大浪淘沙的作品。”我特别赞同作者的观点:怎样以有限的生命最大限度地汲取宝贵的信息?这就要求苛刻地选定最佳读物。令人遗憾的是,当今的书肆、网络中充斥着无用乃至有害的“泥沙”,我们应该学会抵挡诱惑,细心挑选,努力在砂里淘金。
作者文中主要涉及文科类书籍。我们理工科学人应该花时间读一点必要的人文社科类典籍。由于可用时间很少,挑选工作更显得重要,多听听前辈教诲极有必要。我平时很注意有关读书的信息和指导文章,也与作者一样,对浅薄的畅销书敬而远之,对厚重的著作爱不释手。倒不是现在问世的书籍一无是处,今年的上海书展中,就有值得一读的书,极少数畅销书也有可能经得起“大浪淘沙”,可惜的是缺少这样的“慧眼”,只能凭经验行事了。
文章作者的观点也适用于理工科学人对本专业典籍的选择。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每个专业都产生了经典之作。以我比较熟悉一些的力学学科为例,牛顿的不朽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值得阅读,从中可以领悟许多东西。我所的一位老同事如今在美国工作,他回国时在本所的seminar上曾介绍,他反复阅读了铁木辛柯所著的《材料力学史》,一辈子受益。最近,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朗道和栗弗席兹的理论物理学系列著作,其中的第六卷《流体动力学》堪称经典。这些书出版年代久远,历经考验,应该成为参考书中的首选。
文章作者强调:“真正有力量的文字,一定能够对我们的审美进行奇异的再造,在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上有奇异的启示,有充电的感觉。”我体会到,这种“真善美”不仅在人文社科类书籍中存在,而且在优秀的自然科学著作中也存在。今年年初,著名应用数学家林家翘先生仙逝,为了纪念他,也为了自己充电,我重读了他的名著《自然科学中确定性问题的应用数学》,觉得其中字字赛珠玑,在炎夏中捧读,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可惜的是,今后读不到大师的新作了。
最后,我想说,企业家毕竟还是少数,而通过阅读典籍塑造生命的经验却是普遍有用的。让我们像作者那样,用时间和生命阅读和拥抱世上一流的书。
写于2013年8月16日晨
【链接1】王强:《读书改变人生》
北大出了许多企业家,这让我非常自豪。我经常回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我一直以为清华才可能产生企业家,因为它搞科技。北大是学术的殿堂,是精神自由的三角地,是自焚的地方,是结束肉体的地方,是让灵魂再生的地方。企业、上市等等好像与北大无关。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人生后,我明白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
以北大的32楼为例,当年我和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作为北大青年教师住在该楼的第二层。后来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成了伟大的企业家。第三层楼,当年住着一个来自山西的叫李彦宏的青年,天天在水房里光着上身用冷水冲澡,唱着“夜里寻他千百度,你在哪呢”,天天念“百度”两个字,于是后来诞生了百度公司。而从知识储备来讲,李彦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企业,他是学图书馆系古典文学编目专业的。第四层楼住着北大中文系的愤怒诗人黄怒波。这些年来,黄怒波令人刮目相看,成为中坤集团创始人,在冰岛购置土地。更匪夷所思的是,北大中文系的女生楼里一个长相非常平和的人龚海燕,她充满着激情,创办了世纪情缘。
英文系、图书馆系、中文系都是与金融、融资、管理完全无关的专业,但是学这些专业的人怎么会创建出成功的企业?我想,这是因为北大给予了我们一样东西,就是怎样塑造生命的东西,使得我们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一切。
正是读经典,读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命轨迹的书籍,成为北大人离开校门后,不管走到哪个领域,能比别人走得稍微远一点的保证。因为那些书不是字,是生命,而这些生命对读者的生命来说,是一种引领。
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也算人生有幸,但是要接受的信息太多了。那么什么样的书该读呢?我读书的选择是这样的:畅销书坚决不读,不是我看不起畅销书,而是我知道生命有限,只能读人类历史上大浪淘沙的作品。我所读的作品的创作年代越来越早,因为我觉得越是早期的人,他们写下的文字越是生命的写照。
读一流的书就要衡量这个作家进入书前的状态时什么。他是为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写,还是倾其鲜血、生命和经历而写。如果你读的不是真文字,遇到的不是真语言,那么最后见到的也一定是虚幻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读书真正对读者产生作用的时候,就是读者和真正的生命融汇在一起的时候。千百年来,没有被淘汰的著作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现在市场的选择,更不是广告词的选择,这是非常关键的。
为什么读经典能改变我们的生命呢?文学的功能是什么?在我看来,文学的功能就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字,一定能够对我们的审美进行奇异的再造,在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上有奇异的启示,有充电的感觉。所以那些人类最高的价值,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就会融入我们的血液。一旦人的身体里有这三样东西,在现实社会中就不会轻易被世俗的、流行的、暂时的甚至非常糟糕的价值观扭转。
葡萄牙诗人佩索阿写过一首小诗,写的是小河和村庄的关系:“塔古斯河美过我村庄的那条小河,但是塔古斯河又美不过流进我村庄的小河,因为塔古斯河不是流经我村庄的小河。”写得真是太美了!它让我知道了文字怎么和生命世界联系在一起。也只有这样的文字才值得读。文字如果不属于你的村庄,它就不能流穿你的灵魂,那么这样的文字也不值得一读。真正的传统的经典著作正是具有这种穿透生命的力量。
读那些经典的、人类熟悉的、甚至很多人因为追求时髦而不屑一读的文字吧,这些文字使我们对生命、审美、真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直接的感觉。我认为我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和拥抱了世上一流的书。
(作者系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原载《中国科学报》2013年8月12日第7版-“观点”专栏)
【链接2】王强简介
王强,男,内蒙古人,1984年获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士学位,后留校任英语系助教,讲师。1987-1988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1990年自费赴美留学。1993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1994年进入美国著名“贝尔传讯研究所”工作,任软件工程师。曾获“贝尔传讯研究所”1995年部门“成就奖”。1996年10月回国,加入北京新东方学校创业团队,先后设计并启动了新东方学校的英语基础培训课程、实用英语学院课程以及计算机培训课程。先后担任过北京新东方学校主管教学与培训的常务副校长、新东方教育集团产业副总裁及董事长。
王强先生于1996年10月在北京新东方学校开创了称之为“美语思维法”的美国口语培训。“美语思维法”是王强先生积六年北大英语系教学经验以及七年美国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经验加上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迷人的教学实践融会贯通而成的一种全新的、极为有效的口语表达突破法。王强先生深厚的教学功力和精深的英文造诣把口语培训推到了艺术的化境。2000年10月号的美国《时代》(TIME)周刊亚洲专刊专文介绍了该课程的盛况和影响力。同年,香港凤凰卫视台“名人面对面”主持人许戈辉进行了专题采访,被许戈辉誉为“新东方明星教师中的明星”。
摘自http://www.gucheng.com/hot/2012/2101474.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