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需要什么样的校庆活动

已有 5664 次阅读 2012-5-27 07:40 |个人分类:名人纪实|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报告会, 学术传统, 校庆活动, 校友聚会

我喜欢母校复旦大学的五月,也喜欢现在供职的上海大学的五月,因为这是两校的“校庆月”。今天,正是复旦的107个校庆日和新组建的上海大学的第18个校庆日,对我来说,双喜临门。

在复旦,进入五月,校庆的气氛渐浓,各种活动纷至沓来,最吸引我的是精彩纷呈的校庆学术报告会和校友聚会。以今年为例,522,复旦大学107周年校庆第47届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将陆续举办775场,由中青年学者唱主角。第一场报告会上,校长杨玉良担任点评嘉宾之一,发表了颇有启发性的谈话;博主作为复旦第一届力学专业毕业生,应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之邀,22日回母校做了“无处不在的力学——力学通识奏鸣曲”的报告;校友聚会活动更是早早地开始了,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活动场地,返校日分成了多个场次,我们62届数学系的校友聚会被安排在520举行,重返母校,重逢校友,其乐融融。

在上大,进入五月,也有一种校庆氛围,各种内联外合的活动纷纷举行。今年的525,第一届上海大学校董会成立,吸纳了大批精英,包括合并的四校的校友;我校的资深教授徐匡迪院士也专程赶来参加;上海大学第二届校友会也成立了;与此同时,22场校庆学术报告会陆续亮相,我所请来了担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的校友何陵辉教授于昨天做了特别seminar报告。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把两校作一比较,高低立现。从校庆节目的质量和规模方面来看,上大远远不如复旦。就说复旦的校庆学术报告会,解放以后,除了“文革”期间之外,从未中断过,源源不断地为远近的学人提供了精神上的饕餮大餐;而上大的校庆报告会尚未系列化和普及化。回想起1983年,钱伟长先生入长上海工业大学之后,看到学校里的科研氛围很差,力主举办系列的校庆报告会,由科研处组织操办,各系分头举行,凡是有点科研小成绩的师生纷纷上阵,全校的报告目录还油印分发,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上大组建后,出于种种原因,这一传统中断了,我曾呼吁加以恢复,无奈职卑言轻,加上持久努力不够,至今还没有如愿,当然,一些精彩的校庆学术报告仍在涌现,但总不如复旦的相应活动给力。

上海大学的校友活动的组织更不如复旦,你看,新组建了18年,才召开第二届校友会,平时的校友活动也处于松散的无组织状态,而据我所知,复旦大学的有关领导是把校友会活动当作一项重要的常年性工作来抓的。以复旦62届数学系校友会为例,自1978年至今,已组织了20多次大小活动,校友之间联系密切,出版了校友的系列回忆录,印制了精良的通讯录,20日的部分校友聚会上,还为10月份的毕业50周年聚会活动做了精心策划。

我们的校友聚会确定了很好的理念。通常的校友聚会常被搞成“成功者的聚会”,学界、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常被请到主席台,发表成功秘笈,往往使得业绩较为平凡的校友退避三舍,不愿参加。而我们的校友聚会则反其道而行之,每次聚会都是“圆桌会议”,不分年齿尊卑,自由落座;谈话的话题极广,大多是学生时代的趣事轶闻,工作、生活中的家长里短,随着年齿渐长,保健养生成了最为集中的话题,当然,趁着还走得动,经常携手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的校庆活动人人乐此不疲。

我常想,名校之成为名校,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于精心营建代代相传的优秀学术传统和着力造就优良的校园文化。上海大学与复旦大学相比有种种差距,需要向复旦多多学习,从眼下来看,则很应该借鉴和学习复旦大学在校庆活动组织方面的理念、传统和做法。

 

写于2012527日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75372.html

上一篇:四个孤岛的故事
下一篇:科普新篇-1:马路上的力学(一)楔子
收藏 IP: 58.37.117.*| 热度|

10 谢强 林中祥 曹聪 董焱章 李宇斌 刘鹰翔 毛克彪 李毅伟 wgq3867 mntl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