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基金申请新议-14:八问八答 抛砖引玉 精选

已有 12385 次阅读 2012-2-27 10:25 |个人分类:科研方略|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基金申请, 创新思维, 立项依据, 研究基础

前些日子科学网编辑部就基金申请专题提出了八个问题。问题提得很好,涉及当前基金申请者普遍关心的事项。鉴于近两年来的博文中,我或多或少地谈及过这些问题,这里想提纲挈领地予以回答,作为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与博友们切磋。

 

问题1. 申请书出现较多的问题是什么?

回答:经常遇到的问题是:

1)创新思维缺失(研究方向陈旧,研究思路老套);

2)立项依据不足(研究动态不明,问题归纳不当);

3)研究基础薄弱(预研功夫甚差,事先铺垫不足);

4)研究目标失当(目标过大过小,量化指标缺乏);

5)研究方案空泛(方案设计含糊,技术路线不清);

6)标书形式不佳(逻辑思路混乱,陈述啰嗦重复)。

其中,前三种缺陷是致命性的。

 

问题2. 优秀的申请书具备有哪些因素?

回答:最主要的是:

1)创新精神突出

2)立项依据充分

3)研究基础雄厚

4)研究目标恰当;

5)研究方案翔实;

6)研究团队强大;

7)标书言简意赅。

其中前三个是重中之重。

 

问题3. 评审中,哪些问题您认为并不影响总体判断?

回答:不大关注一些枝节性问题,例如,经费预算(只要不是太离谱);年度计划;人员计划分工;非主要合作者的情况。

 

问题4. 专家在评审中,更关注项目未来的发展,还是申请人过去的基础?

回答:两者并重。对于研究项目系列(如面上项目)更注重前者;对于人才项目系列(如青年基金项目、“杰青”项目等)更注重后者。

 

问题5. 你在开始申请时,是否经受过挫败?

回答:在我以往13次申请中失败过两次。一次申请在本人出国期间,对助手草拟的申请书没有进行细致的推敲修改;另一次申请中,未及时发现主要合作者有“超项”现象。

 

问题6.申请书撰写中,构思、查阅资料、撰写、修改等各个环节理想的程序和进度应该是怎样的?

回答:我的主要想法是:

1)                作为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应该把基金申请工作作为常年性的工作来抓,应该未雨绸缪,平时做好充分准备;

2)                调研必须充分,构思必须缜密,撰写必须认真,修改必须反复进行。这四项所占的时间比例以4213为宜。

3)                参考性的进度安排:每年410月,调研和构思;11月~12月,撰写初稿;12月~次年3月修改定稿。

 

问题7. 2012年资助格局及资助政策的调整有什么看法?(2012年对资助格局及资助政策进行部分调整:1.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在面上项目中设立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3.增加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区域;4.对博士后申请项目的依托单位承诺制度。)

回答:这些调整为青年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优青”项目为已有良好科研基础的年青人提供了申请“杰青”项目之前的预演机会,不过今年申请“优青”项目的道路会比较拥挤;

“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为青年基金项目执行优秀者提供了“直通车”,不过敢于尝试者可能较少,中标率会比较高;

地区基金的资助率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博士后申请者的机遇会增加。

 

问题8. 对基金申请安排有什么建议?

回答:目前我的主要建议是:简化基金申请表格。目前的基金申请书的表格设计过于繁琐,给基金申请者带来不少困惑,应借鉴国外基金机构的做法,把表格简约化,使得初涉项目申请者能很快入门,抓住主要线索,填好申请书。

 

写于2012227日晨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41759.html

上一篇:基金申请新议-13:“第三世界”如何实现“咸鱼翻身”
下一篇:基金申请新议-15:是折磨?还是历练?
收藏 IP: 222.71.165.*| 热度|

29 谢鑫 张卫 许培扬 陈国文 陈向荣 覃开蓉 吴斌 罗帆 冯东 徐长庆 黄友谊 袁顺波 刘杰 李毅伟 秦四清 于雪涛 郭保华 郑坤灿 曾思良 董焱章 曹建军 毛克彪 王宁 邵明飞 layota crossludo caicaiwujie lindajia appleson16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