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学习漫谈(19):学真功夫 不学花拳绣腿

已有 9385 次阅读 2011-4-17 06:46 |个人分类:寄语学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习, 钱伟长, 真功夫, 花拳绣腿, 三大法宝

古人在学习方面特别强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参看《中庸》中的论述),也就是说,对于万事万物,要穷其究竟,学到实用的本事,并用于实践。习武时,则应特别注意掌握可用于实战的真功夫,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时,也应如此。

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选课时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点。去年,对于我校开设的只讲wordExcel之类的“计算机文化”课,我曾大加挞伐,不少博友表示赞同,目前至少在局部范围内得到了改进,因为这种科目属于“花拳绣腿”之类,不必通过一本正经地修课就能在实践中学会。还有,近年来年青学子用于外语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总体来说,外语水平却未见明显提高,我们在议论时,都隐隐觉得,当今公共外语的教学模式似乎存在问题,学生们对听说读写“四会”的“真刀真枪”学得太少,学了太多的“花拳绣腿”(详见博文《外语学习十日谈》,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52587)。

那么,什么才是“真功夫”?一般来说,指的是对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有用的基础知识和工具。如果做得更好一点,掌握一些“绝活”,亦即别的同行不会使用或不善于使用的“武器”,就像关羽会舞青龙偃月刀,吕布会使方天戟。这样,你就有可能得心应手地进行科学创造。

 

除了外语、哲学等公共课,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工具各不相同。所以我这里只能谈谈我比较熟悉的力学。作为力学工作者,必须掌握实验、解析和数值模拟这三种处理方式的真功夫。我们还是较为具体地看看钱伟长先生治学的“三大法宝”吧!

2002年,钱先生九十华诞前一个月,我受命在钱伟长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做主旨报告。我先化了一周时间,通读了他的主要著作,即《钱伟长科学论文选集》中所收的84篇论文,这些论文我此前我只是零星地读过。经过这一番通读,我较为深切地领悟了他的学术思想中的一些精髓,特别是,总结岀他在学术上取得成就所仰仗的“三大法宝”——张量分析、渐近分析和变分法及有限元,通过剖析其中的一些代表作,领略了他利用、发展这些有效的应用数学工具的超凡能力。

他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用的主要方法是张量分析,他是纯熟地应用这一武器专攻弹性板壳理论的第一人。正是利用这一“法宝”,辅以拖带坐标系等,他写出了这篇传世之作。(详见2010-12-6d 博文《钱伟长学术成就浅说(一)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907091978年,他为了在国内传播理性力学,组织翻译出版Eringen的《连续介质力学》这一巨篇,分成17册印行,并自告奋勇翻译其中的第一分册《张量分析》,我认为,这是这套丛书中译得最好的。

学成回国之后,钱伟长的首批成果是弹性薄板的大挠度理论,其中,他把渐近分析中的摄动法应用、发挥得淋漓尽致。1947年,他创造了一种系统近似法,被后人成为“钱伟长法”;紧接着,在1948年,他建立了一种合成展开法,开了这一种奇异摄动法的先河。此后,他和他的学生们(如叶开沅等)的许多工作都得益于渐近分析,并作了进一步发展,钱伟长先生成了国内开发和应用奇异摄动法的先驱者。他的这一系列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60年代之后,他的主要学术创造在变分法及有限元方面,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做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并因此与胡海昌等人一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发展的拉格朗日乘子法及其在力学中的各种应用,得到了国际公认。

综观这些工作,其中的闪光点在于,对于每一种“武器”,他不是拿来用用,而是在应用中予以重新磨练,使之可以制服“强敌”。当然,钱先生所用的科研武器不仅限于这三种。

钱伟长先生担任我所所长之后,身体力行,通过各种课程、讲座、seminar报告,在我所普及了这“三大法宝”。我在所里经常强调,要把钱先生手里的“法宝”接过来,并加以发扬光大。大家都用心地在做,例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今有了计算机符号运算(计算机代数)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可以把这个“元素”加入渐近分析,因此,所里“渐近分析与计算机代数”这一课程常开常新,让新生代学子得以免受推导繁复的数学公式之苦。

 

钱伟长先生经常强调:不要怕数学,要捏着鼻子到数学的海洋里游泳,但要记着爬上来,不要在数学的海洋里淹死。他认为,这才是应用数学和力学工作者的真本事。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要在科研疆场上纵横驰骋,就必须掌握十八般武艺(不包括花拳绣腿),必须在自己的科研武器库里不断添加新的兵器。这是老一辈学者教我们的学习之道、科研之道。

近年来,在学位论文的答辩决议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套话:“论文表明,作者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见到这样的话,通过了答辩的研究生千万不能沾沾自喜,因为这些只不过是八股套话,有点言过其实。唯一的好处是指明了你以后学习进取的努力方向,以免名至而实不归。

 

总而言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使用真刀真枪,而不是什么花拳绣腿。

 

写于2011417日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4104.html

上一篇:学习漫谈(18):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谈博大精深
下一篇:学习漫谈(20):怎样才不会把学过的知识全还给老师?
收藏 IP: 58.37.120.*| 热度|

17 唐小卿 董焱章 王晓峰 吕向峰 岳金星 朱新亮 陈钊 逄焕东 谢鑫 李宇斌 cugb2010 sxhqjfl gaolianghust ahsys mqp zdzszl fqk6166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