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九级大地震,看到地震引发的海啸(tsunami)的惊人威力,令人不寒而栗!我不禁联想起35年前发生的唐山大地震。
回想起1976年7月28日那个可怕的凌晨,我住在北京中关村58楼。在沉睡中,我被楼房的激烈晃动警醒。由于曾经历过邢台地震、海城地震,我很快意识到发生地震了。当时的感觉跟我搭乘“和平28号”在八级风中的海上的情况相象:整个楼房在格格作响,一切都在大幅度中摇动,我根本无法下床,只能无助地匍匐在3岁儿子的身上,心想,预制板掉下来还能给儿子“抵挡”一阵。几分钟后,晃动暂停,我把惊醒了的儿子(他在惊叫“怎么啦”?“怎么啦”!)从床上抱起,汲上拖鞋,跌跌撞撞地下了楼,到了中关村小学的操场,那里已经挤满了人,大多衣冠不整,仅能遮羞而已。此后,我们在余震阴影下过了三个月的“地震棚生活”。
我当时的最深的感受是:大自然有无可抵挡的摧枯拉朽的力量,人类在它的面前是如此孱弱,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以后的一些大灾难,如2006年的地震海啸、2008年的汶川地震,乃至四天前的日本大震灾,更加深了我的这一认识。
我曾几次到西北部,去看看这个中华民族的“摇篮”。经常看到那里的荒凉贫瘠、满目苍夷,产生一个疑问:我们的老祖宗怎么选择了这么个“破地方”发家?仔细一想,不对,那里曾经绿水青山莺歌燕舞!那是过度开发造的孽!
2007年夏,承上海市教育工会安排,我到宁夏休养,参观了那里的西夏遗址,对此有了更明晰的答案。那里本是沃土。由于西夏王连年穷兵黩武、征战不已,他们又善于火攻,而木材又是当年的主要燃料,大批森林随之销声匿迹。于是,老祖宗“造就”了这一片荒芜的高原,这是不尊重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的必然后果。
记得我还在读书的时候,“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什么“群众一声吼,高山也低头”,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等,有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很快就付出了昂贵的学费,有些则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祸根。后来才知道,“人类征服大自然”只不过是前苏联的某些空想主义学者的“自然观”,它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在我国至今仍能看到其后果。我曾听说,为了遏制蓄洪造成的山体滑坡,某个县领导妄图用大链条去“锁住”山头,这不是“现代唐吉诃德”,又是什么?
因此,我认同一些学者的观点:人类应当敬畏大自然。所谓“敬畏”大自然,应当理解为“尊重自然规律,为人类生存而趋利避害”。“尊重自然规律”就是对自然的“敬”,“为人类生存而趋利避害”就是对自然的“畏”。 所谓“敬”和“畏”,并不是“彷徨无措”,也不是“疑惧”人类自身的能力,更不是“人类丧失了征服大自然的信心”。所谓“尊重自然规律”并不等同于“征服大自然”。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说,一切发展都应以人为本,都应尊重自然,保护和爱护环境,造成一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局面和氛围”(http://www.lxxsd.com/Article.asp?id=508 )。2010上海世博会正是倡导这种认识的生动体现。
“天要下雨,地要晃动”,你能阻止吗?地震、海啸、洪水、干旱的发生,你能准确地预测吗?这些重大自然灾害,人类当前难以改变其发生机制,而且长远来说,也是不能改变的自然规律。所以,我们要敬畏大自然。
正因为如此,要启动一个大工程(如拦河筑坝)时,必须想一想是否符合“尊重自然规律,为人类生存而趋利避害”这一原则,一定要经过反复的科学论证,千万不能再贻害于子孙后代!
继而一想,在大自然肆虐之时,人类真的只能“束手就擒”了吗?不!的确,按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我们还无法准确地预报地震、海啸之类的灾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无法做到,因为从数理科学的角度看来,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反问题”,只能获得一些局部性的成果,不可能彻底解决。但是,人类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或未来能够掌握的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对我们数学力学工作者来说,监测和局部性地预报地震、海啸等等,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我在讲授“水波动力学”课程时,曾讲到了地震海啸的发生机理,并用不很复杂的数学工具诠释了地震海啸的波形(参看博文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55469);此次日本震灾发生后,他们的科研人员对于继发的海啸的预测还是相当准确的。
相比之下,我国在地震海啸基础研究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远不及日本。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有日本列岛等岛屿链的阻挡,我国发生tsunami的概率较小。因此,我国科技界虽有一些研究,也在努力建立海啸预警体系,但相关的研究水平与日本、美国等不可同日而语。较少发生不等于不发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日本的大震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敬畏大自然,同时又应努力掌握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
写于2010年7月29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36514.html
改写与2011年3月15日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