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学习漫谈(3):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精选

已有 12844 次阅读 2010-10-14 06:29 |个人分类:寄语学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勤奋, 读书, 岳麓书院, 置疑, 广闻博览

这些年来,常到各地出差。我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总要追寻该地的文化,到历史文化古迹看看,从中汲取营养。前年国庆节,到长沙开会,在课题组成员卢守峰、刘喜敏的陪同下,花了半天时间,参观游览了岳麓书院,获益匪浅。

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是一千多年前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进了书院,只见绿树成荫,庄严肃穆,空气中似乎荡漾着书卷气。来到讲堂,一块碑刻映入我的眼帘,上面刻着著名的《岳麓书院学规》(1748),学规由岳麓书院最有名望的一位山长(院长)王文清(16881779)所撰,我不禁眼睛一亮,立即将其照录下来,回家后还进行了仔细查证。现分条列出,与博友们共享:

 

(一)时常省问父母;

(二)朔望恭谒圣贤;

(三)气习各矫偏处;

(四)举止整齐严肃;

(五)服食宜从俭素;

(六)外事毫不可干;

(七)行坐必依齿序;

(八)痛戒讦短毁长;

(九)损友必须拒绝;

(十)不可闲谈废时;

(十一)日讲经书三起;

(十二)日看纲目数页;

(十三)通晓时务物理;

(十四)参读古文诗赋;

(十五)读书必须过笔;

(十六)会课按刻蚤完;

(十七)夜读仍戒晏起;

(十八)疑误定要力争。

 

一望而知,《学规》的前半部分涉及修身养性,后半部分则专讲格物致知。今天主要讲其中的最后两条: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说的是,做学问应该以勤为本,有道是,学海无涯勤为径,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是,做学问应该寻根问底,有道是,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如陆游诗所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昨天我在博文里为我校年青学子自发组织晨读活动大声叫好,如果再加上“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意思就更完整,境界就更理想了。

在我的课题组里推广晨读有一定难度。不知何故,近二十年来,我招收的研究生多为“夜猫子”,夜里十一点钟,我们还在彼此通电话、发邮件、讨论学术问题,但是早晨九点前,要在组里找到人却相当困难。各人时间安排不同,倒没有必要一律要求。“夜读仍戒晏起”是一种更严格的告诫,也不一定非如此不可,只要自己不懈怠就行了。一般说来,至少应该做到《学规》规定的:“不可闲谈废时”,“会课按刻蚤完”,亦即,要勤学苦读。

勤学苦读,读什么?《学规》要求:“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而且要求“读书必须过笔”,认真从事。岳麓书院实际上是一所国学院(现为湖南大学国学院),所提出的是国学学者的读书范围;我们理工科学人理会其精神,应努力熟读若干经典著作和大量近代文献。低年级的研究生,在选择阅读书籍时应十分注意著作的经典性和成熟性。我的老师郭永怀先生就特别推崇朗道-栗弗席兹的那套理论物理学著作,尤其是其中的《流体力学》(原译成《连续介质力学》),这套书的确写得非同凡响地好(最近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陆续推出新译本)。如果我能重新开始力学的学习生涯,一定会把这套著作读个通透(当然还有很多可读的同类书籍)。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通晓本行当的现代著述(文献),以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和学科前沿。总而言之,要成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必须夯实基础并用心掌握新知识。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应该专心,亦即“外事毫不可干”、“夜读仍戒晏起”。

为此,更重要的是:“疑误定要力争”,也就是说,要像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读书不应尽信书上所言,要推敲细思。”我国的哲人一向倡导学术争论:不应死读书,而应经常问个“为什么”,想方设法去探个究竟,只有这样,学问才会突飞猛进。个中道理其实不必细讲,但实践起来总会打折扣。我上个学年给三年级本科生讲授流体力学课,深感现时的学生在学习中不够aggressive,上课时不敢积极互动,不敢勇敢地提问和答问,往往只有个别的勇敢分子,敢于跟老师争论。所以,我一再强调,书本上写的内容,都可以置疑,搞不清楚的,定要力争,把心目中的疑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所以,当你读书时,如果出现松懈自流、畏缩不前或者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之类的现象,就不妨想想岳麓书院的《学规》。

 

写于2010322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76337.html

改写于20101014日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3063.html

上一篇:学习漫谈(2):熟读精思 知行统一
下一篇:学习漫谈(4):“一个人知识再多也是沧海一粟”
收藏 IP: .*| 热度|

11 卢芸 刘全慧 唐小卿 袁贤讯 蔣勁松 周华 陈然 黄锦芳 ahsys fqk6166 iStudy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1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