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讲道理时,拿动物来打比方,实在是个高招,最著名的“白猫黑猫论”在我国家喻户晓,它是何等地生动!我最近阅读资料,看到王选院士的“兔子论”,颇有共鸣,这里略作发挥。
“北大方正”创始人
言归正传。王选院士曾就科技界的人才分类发表过“兔子论”。大意是:科技人才分三类:第一种是能向猎人指出兔子在何方,发现了兔群后,又能指出该去追逐哪一只兔子?第二种是会打兔子的;第三种是专捡兔子的,捡来后将其做成美味佳肴,以飨大众。
按我们通常的理解,第一种人就是所谓科技帅才,在科研中指明和引领方向的人,按贝弗利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说,就是“浪漫型的科学家”,他们善于发现猎物,带领大家攻关,又善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当人们热心追逐那群或那只已发现的兔子时,他们又在窥测方向,寻找新目标了。第二种人是在科研工作中进行实际攻关的人,他们会用种种武器来追击已露头的兔子,而且穷追猛打,非使兔子就范不可,这就是贝弗利奇所说的“古典型的科学家”。第三种人就是使科研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按现今的说法,就是搞“产学研结合”的人。
王选院士自谦为第二种人,依本人愚见,他应属于第一、二种结合的科学家,亦即浪漫型-古典型结合的科学家。若他没有灵敏的嗅觉,怎能发现中文信息处理和激光照排这一极其重要的科研方向?同时,他又有南洋模范中学和北京大学给他的知识根底,善于实干巧干,终于成就了大事业。使得我们可以坐在书房里舒适地打中文字,更使印刷厂远离了有毒的铅字,出版中文书报有了高效率,王选功莫大焉!
昨天我开夜车为上大学科办评审一些材料,分析着上大的科研局面,突然想起了王选的“兔子论”和贝弗利奇的“浪漫-古典论”,联想起:上大最缺什么?是王选说的第一种人才!推而广之,全国的科研战线无不如此!凡是有第一种“狩猎指导者”,打下来的“兔子”一定很多,而且优质;而猎人众多,群龙无首之处,虽说打来的兔子的数目尚可,却较少有肥硕的。
当然,第二三种人也不可或缺。我读过青霉素的发明史话,发现:其实弗莱明的学问人品并不怎么样,他虽有偶然发现青霉素之功,但若没有弗洛里辈的艰辛努力,人类怎能享受青霉素和其它抗菌素的恩泽?这是后话,以后再说。
总而言之,时代呼唤着大批科技帅才!
写于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84977.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