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硕士生怎样进行双向选择? 精选

已有 8751 次阅读 2010-9-8 13:01 |个人分类:寄语学子|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导师, 硕士生, 研究方向, 双向选择

【按】开学了,成群的新生涌进校园,带着各种不同的心态。他们之中谁最为惴惴不安?博士生?他们在寒窗中已度过15年左右,研究方向和导师已定,就差制订培养计划了,因此最为淡定;本科生?他们刚摆脱老师-家长“双重保姆”的管教,正瞪着眼睛看大学,对未来充满着好奇和憧憬;高中生?刚过了“中考关”,而“高考关”还远着呢!乐得逍遥一阵;初中生?还朦胧着呢!

最为焦躁不安的是硕士生,他们中的大部分正面临着“双向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没选定之前,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去年的今天我给硕士生写了如下博文,看了看,还有参考价值,就在这里重发,供大家讨论之用。

 

硕士生怎样进行双向选择?

 

按目前我国的硕士生招生制度,考生报名时只选定二级学科,不选导师,因此,新生一入学,马上面临着选择导师的问题,导师也会紧锣密鼓地选择学生,这个阶段称为“双向选择阶段”,其时间长短和进行方式各院系不尽相同。我所在这方面一向做得比较到位,用九月份整整一月来做此事,通常通过召开师生见面会和个别交谈,让新生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信息、选定研究方向和导师。

研究方向和导师的选定极其重要,事关学生后几年(有时是一生)的发展,必须慎之又慎。尽管因为年龄关系,两年前我已停招硕士生,还是愿意与青年朋友谈谈:硕士生怎样进行双向选择?

总的原则是:全面审慎,深入调研,冷静分析,客观选定。切忌“瞎子摸鱼”,心血来潮,草率决定。

 

硕士生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主要应考虑如下各点:

1.        该研究方向本人是否喜欢?

2.        该研究方向是否适合自己的基础和特长?(工科类-理科类?实验类-理论类?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3.        自己是否有能力适应未来的研究?

 

硕士生选择导师主要应留意以下各个方面:

1.        该导师在师德和学问方面的口碑如何?

2.        该导师是否真有学问(不仅仅留意他们头上的“光环”,当然“光环”是一种参考点)?

3.        该导师以何种方式指导研究生?(引领型-手把手型?粗放型-密切关注型?

4.        自己能否适应该导师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

5.        自己的性格与该导师是否合得来?

 

自然,必须在预先调研上狠下功夫,可以阅读相关的资料(例如,查所关注的导师最近是否发表论文?是第几作者?手里是否有科研项目?)、与自己可能选择的老师交谈、考察相关导师的已有的培养研究生的历史记录等等,看来最有效的方式是与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交谈,了解你想要知道的情况,这样的信息最为鲜活、实在。当然,有时间最好浏览一下已毕业的历届生的学位论文,了解一下他们的现状(如答辩、分配情况)。

在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时,未来的就业问题应该是一个因素,但不必对此太看重,因为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很少有永远的“热门”方向或“冷门”方向。比方说,有谁事先知道,当初炙手可热的IT专业会渐渐冷下来呢?再比方说,我乐观地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维模式会再度盛行于华夏大地,数理化专业方向会重新吃香,你信吗?

 

以上看法不一定正确,仅供年青学子参考。

 

写于200998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13423.html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0819.html

上一篇:你的定位正确吗?——寄语青年学子
下一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收藏 IP: .*| 热度|

10 罗帆 唐小卿 金小伟 许培扬 唐常杰 周华 陈然 卢东强 shuishousong baisejiyi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