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你的定位正确吗?——寄语青年学子 精选

已有 9301 次阅读 2010-9-8 06:33 |个人分类:寄语学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实事求是, 人生定位, 学术定位, 因人制宜

我这里说的“定位”,大而言之,是对自己人生的定位;小而言之,是一旦确定了人生定位后,即选定了职业目标后,对于自己在其中的位置的进一步选择,可以说,是一种小定位。两者都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如果定位正确,你就会感觉良好,一直乐观向上,多多少少有所建树,没有大成就,也会有小成绩;如果定位不正确,你一路走来就总会觉得别别扭扭的,心境不佳,容易消沉,无所作为,还怨天尤人。

年青人对自己的未来总是充满着幻想和憧憬,应该把人生定位尽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正确定位以后,只要发奋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目标。应该相信,工农商学兵,行行出状元;更应该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天道酬勤建功业。定位取决于社会需要、自身素质、基础条件和志趣爱好,既不能鼠目寸光,也不能脱离实际;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畏缩不前;既不能强己所难,也不能单凭喜好。

著名学者杨振宁从小就想当科学家,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著名数学家杨武之,杨振宁自幼“有异禀”(杨武之语),成长中屡有名师指点,加上他勤奋苦学,34岁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就没有那么幸运,出身于偏僻小村中的普通农家,村子里连完小都没有,但他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刻苦向学,一路考取公费上学,终于成了著名的力学家。

即使像杨振宁那样的大家,也有个小定位问题。他公费赴美留学后,对实验物理学感兴趣,一开始就选择了这一科研方向。但是,他的实验动手能力实在很令人不敢恭维,年青伙伴写打油诗讽刺他:“凡是有杨的地方,就有砰砰的声响(实验失败的爆裂声)!”后来经名师指点,他重新定位,选理论物理学作为主攻方向,终于功成名就。对于科学家如此,对各行各业的人员亦复如此。

现在缩小话题,说说已在高校的年青朋友们。周哲玮教授去年在我所“科学与文化”系列讲座中,做了一个很精彩的报告,其中有一段的大意是,大家到高校工作,是一种选择,一种文化追求。但作为高校教师,注定了一般不能成为一掷千金的大富翁,注定了要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业余时间也不得闲,而独有的是: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中享受追求学问的乐趣,在日常教学中享受培育一代新人的幸福,最终可能进入科研出成果、桃李满天下的欢愉境界。因此,既然来了,就应该兢兢业业地当好老师。所言极是。不能指望人人成为像杨振宁、郭永怀那样的名教授、大科学家,但我们至少能当个称职的、优秀的好老师。当然,年青教师面临的问题多多,工作负担重,生活压力大,领导应着力关怀,予以实际解决,但总不能待问题全解决了再甩手干吧?那样,会坐失人生发展良机。

我还经常与年青朋友谈“小定位”的问题。要做称职的优秀的大学老师,就得搞科研,搞什么类型的科研?就有一个定位问题。就说我熟悉的应用数学和力学学科吧,科研方向和治学方式很多。记得1983林家翘先生在清华讲学时,在黑板上画了四个同心圆,内圆上标为“纯数学”,第一环为“应用数学”,第二环为“力学”,第三环由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社会科学等等“分而治之”,并点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经常拿这张图来让研究生定位,你的点定在哪里?我把自己定在力学与应用数学的交界线附近(在力学环里,因为我主修力学,而复旦的力学学科脱胎于数学学科)。有的年青人工科出身,数学底子薄弱,又偏想做理科类的工作,我通常不大赞成。我表示,你这样未尝不可,但要恶补数学、物理学,彻底改变工科的思维方式,才会有所收获。然而,一般说来,这样做是“扬短避长”、事倍功半,成功率较低。为什么不去尝试做既保持工科特色,又兼通(而非精通)理科知识的科研工作者呢?这些年来,我看到了这样成功的实例(如本所先后获市级科技奖的工科出身的两位教授),也看到了一些不大成功的例子。

总而言之,在具备基本的条件和同样努力奋斗的情况下,定位的正确程度决定了成功的概率。

各位年青朋友,请想一想,你的定位正确吗?

 

写于2009220日晨

改写于201098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767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0680.html

上一篇: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小议科研方向的转换
下一篇:硕士生怎样进行双向选择?
收藏 IP: .*| 热度|

33 陈远川 龙涛 周涛 刘建彬 孙中华 阎建民 朱志敏 王德华 张亮生 唐小卿 吴臣武 金小伟 李泳 唐常杰 罗平 伍松林 曹贺贺 周华 高绪仁 陈健 姜红丙 林涛 陈然 黄锦芳 刘剑 杨华磊 卢东强 雷涛 李静 韦磊 guanzp613 xinqrs micalhe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