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来越多的癌症免疫治疗方法的出现,完全改变了癌症的传统治疗模式,也代表了将来癌症治疗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回到现实的临床免疫治疗来看,大多数癌症免疫治疗,尤其对于中晚期的癌症患者疗效仍然有限。即使使用目前流行的新型免疫疗法,比如PD-1抗体介导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和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也同样面临着疗效的局限性。
癌症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可从整体上诱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许多功能性和组成成分的改变。由于机体中不同组织和不同类型的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调节和改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全面了解癌症状态下机体免疫系统发生了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对癌症的临床进展和治疗有哪些关键性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针对肿瘤微环境(TME)对T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的抑制作用,已有较多的研究和认识。而对于癌症患者肿瘤微环境以外的全身免疫状态,包括外周血循环中的免疫系统,还缺乏整体性认识和深入了解。
外周免疫系统不仅是驱动机体天然固有抗肿瘤免疫的基础,也是通过治疗来诱导有效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许多免疫疗法是启动新的免疫反应,例如,过继性T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T cell immunotherapy), 而不是试图重新激活原已存在的整体免疫系统和功能。此外,在许多肿瘤患者中,即使在肿瘤微环境之外,驱动系统性新的免疫反应往往也是受到损害的反应和作用有限。所以不足以根除体内肿瘤的存在,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通常见到的现象。
那么癌症患者体内是否能重新恢复原始的完整或大部分抗肿瘤免疫功能?越来越多累积的病例报告显示,在没有任何治疗的个别患者中出现的癌症自发性消退(Spontaneous regression)现象,已经是不争的客观事实。而且癌症自发性消退的现象,几乎见于各种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的癌症患者。这种现象表明,这些癌症患者中存在的“自愈”现象,可能与患者体内固有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关。只是目前并不清楚其背后的机理,也不清楚免疫系统究竟怎样发挥了作用。多数专家提出了“自身免疫”触发理论,认为肿瘤刺激了宿主的先天免疫系统,产生了清除肿瘤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然而,确定癌症自发性消退的确切性质仍然是肿瘤免疫研究的主要挑战。
不同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损伤可以很不相同,因此对某种免疫疗法的反应也可能很不相同。这些不同不仅见于组织类型不同的各类肿瘤,也见于同一组织类型肿瘤中的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患者个体。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癌症的临床特点与宿主免疫反应背景之间的关系,对选择适当和有效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会有重要的帮助。对这些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细节的了解,不仅包括肿瘤微环境的个体特征,也需要包括患者外周免疫系统和总体免疫系统大环境(Macro- environment)的具体状态。与此通过建立癌症外周免疫系统损伤所表现的不同类型,可以替每个患者量身定制具体的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精准免疫治疗的最终目的。
Dr. Hiam- Galvez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UCSF)最近总结了癌症患者中外周免疫系统紊乱的主要特点(表1),并介绍了目前对癌症免疫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外周免疫系统的某些生物标志物(表2)(Nature Reviews Cancer 21, April 2021)。这资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癌症患者外周免疫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制定癌症免疫治疗的具体方案能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也希望新的技术发展,特别是高通量单细胞技术在转录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能对肿瘤微环境和癌症患者的系统免疫大环境有更深入的认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