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19554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g195544

博文

二十三语(鉴古篇)

已有 4901 次阅读 2020-11-6 09:12 |个人分类:读后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二十三语(鉴古篇)

岳爱国

【写在前面的话:“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往可以知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为何称二十三语?别无他意,只因汉语拼音有二十三个声母,以此为引子,引出二十三句话而已。】

A“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此语摘自《资治通鉴·周纪》,意谓:对喜爱的人易宠信专任,对敬畏的人易疏远,所以考察选拔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古今不易。

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子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主张。译成白话就是,“广泛地学习且志向专一不变,恳切地提出问题且常常考虑切实的问题,仁就在其中了。”既要博学又要专一,既要提问又要独立思考,看似不统一,个中却大有乾坤。广泛的涉猎使眼界开阔,专一地研究问题才好取得突破,二者相辅相成。提问是为了释疑解惑,独立思考是为了真正理解,二者均为提高能力的必由之路,不可偏废。

C“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是老师曾国藩对学生李鸿章的日常提醒之言(见薛福成《庸庵笔记》卷一《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正是因为有恩师曾国藩的耳提面命地时时敲打,才使得曾经不拘小节的李鸿章后来成为大清翘楚。晚年李鸿章更亲口对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说过这样一段话:正是因为老师的谆谆教诲,“所以我后来自己办事,亦能起早,才知道受益不尽,这都是我老师造就出来的。”

D“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此言出自《庄子·齐物论》。知:智慧;闲闲:强盛、盛气凌人(《广雅》闲闲:勃勃,盛也);间间:狭窄的缝隙,喻计较小事;炎炎:猛烈,喻火焰炽烈;詹詹:言语琐细、繁赘。有些文章将这段话理解为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前褒而后贬。我的理解是,无所谓褒贬,是在评论大智慧的人与小智慧的人在讨论事情的过程中的言语状态,非常形象。今人可对号入座,你在公众场合讲话的时候是闲闲、间间状,还是炎炎、詹詹貌?

E“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这是诗圣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之一。暂且抛开绝句原意,此诗句还是大有寓意的。只要认定了自己的事业的正确性,就应义无反顾地坚持做下去,不要顾忌妒贤嫉能者的挖苦讥讽,只需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只要做到了这些,那些曾经的妒贤嫉能者早晚会身名俱灭,而正义会如一泻千里的江河奔流不息。

F“夫士当其可用,则为龙为蛇,为锋为颖。”(袁宏道《顾升伯太史别叙》)意思是:才俊之士如果自己的才能正好可以发挥作用的话,就可以像龙蛇一样活跃,像锋和颖一样锐利。颖:指器物末端的尖锐部分。俗语讲,布袋里藏不住锥子。与之同理。

G“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曹丕《典论论文》)曹丕的这段话译成白话就是:一般人“重古人轻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无自知之明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远在三国时期的曹丕就已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文人的这一毛病。今天的文人一定要看清自己,尤其是注意发现自身的不足,还要善于发现别人所长,才能不断进步。

H“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此为《五代史伶官传序》当中所语。意思是,“祸患常常是由一些细小的失误累积而成,而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他们所沉迷的事情所葬送。”民间有言,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前后同意。

J.“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身自省也。”意谓,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与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缺点。“见贤思齐”很重要,人们也易做到;但“见不贤内身自省也”虽也同样重要,但人们却不大容易做到。时时能够自省、严于律己的人一定是个好人。

K“揆情度理”,意谓按照一般情理推断揣测。从《淮南子·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引申而来。决策者遇事要三思,决策前要善于揆情度理、审时度势,这些是获得成功的必然要素,不可或缺。

L“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文,是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回望我国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救治之举,完全符合亚圣的殷殷期待,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无几月婴儿,无不积极救治,体现出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大爱情怀。

M“民讫自若,是多盘。”这是摘自《尚书秦誓》当中的一句话,意谓:“人如果自认为他做的事都是正确的,这就会导致他做出很多错事。”古今向来不乏自以为是者,凡自以为是者往往办错事,甚至失地丧命,这是有目共睹的。马谡失街亭,袁绍失败于官渡之战,项羽自刎于乌江,哪个不是因自以为是而然。

N“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意思是,能破格起用那些与自己疏远而有才能的人,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业。能够做成大事的人必搞五湖四海,因为他们眼里到处有人才。而一些人之所以不能成事,一方面是眼窝儿浅,有人才也看不到;还因为心眼儿小,他们以为,只要是疏远自己的人就是敌人,有才也不用。古人还讲:“伯乐相马,取之于瘦;圣人相士,取之于疎。”同理。

O“呕心沥血”是因中唐浪漫主义诗人李贺而生成的成语。李贺七岁能辞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最后一句译成白话文就是: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儿子要呕出心肝才停止啊!”做诗人写诗如此,做人亦当如此,对待自己的事业也应保有呕心沥血的精神,如古代的诸葛亮,如现代的焦裕禄,如千千万万个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辞劳苦的人们。

P“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这是清代魏源的名言。他还讲道:“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 ”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真相,实地做了然后才知道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够知道的呢?知行合一才能够出真知,只是坐而论道但不与实践相结合,是无法办成事的。

Q. “前鉴不远,覆车继轨”(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刚刚发生的前车之鉴,紧跟着又有车辆在同一个地方翻车了。不要认为这只是随便讲讲,在当今一些重要单位的同一关键岗位上,为什么会发生前赴后继的落马现象?在对这些落马者依法处置的同时,更应该认真梳理一下个中原因,力求不再出现覆车继轨的现象。

R.“日中必熭(wèi),操刀必割。”是贾谊在《治安策》这一名篇中引用黄帝说过的一句话,译成白话就是,“到了中午一定要抓紧曝晒,拿着刀子一定要赶紧宰割。”意为做事要抓紧时机,否则机会就会丧失。做任何事都要把握好时机,古人老早就明了这一点。时机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判断。因此要想把握好时机首先需要提高自己主观判断能力,判断准确,时机才把握得好。

S.“善不可失,恶不可长。这句载于《左传》中的古语讲得很通俗,不难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人试图与这一古训背道而驰,偏要失善长恶。曾肆虐当今社会一时的黑恶势力便是如此。为净化社会空气,匡扶正义,就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对黑恶势力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T“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有画,读字如景见,很美的意境。观景如是,人生亦如此,不要总是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去往远方的路上,应适当地停下奔忙的脚步,静静地欣赏一下路边红于二月花的枫林晚景,当烦乱的心境得以抚平后,再行不迟。

W“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是战国时期齐国人颜斶(chù)所言。颜斶因隐居不仕而留名于史。正所谓:无欲则刚。颜斶就是这样的无欲之人。今人若不想跌落于人生的路上,需寡欲少求。

X“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见司马迁《报任安书》)译文:“修身是智慧的集中体现;爱人和助人是仁的发端;要得到什么和付出什么是义的标志;有耻辱之心是勇敢的先决条件;树立名誉是行为的最终目标。士人有了这五个方面,然后才可以立身于世,并进入君子的行列。”今人要想做成大事,也需要此五者,不求列君子之列,但求托于世。

Y“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是北宋天衣义怀禅师说过的一段上堂语(类似于开场白)。白话意思是:大雁飞过长空,影子投在清澄的水面上。但大雁并不想留下自己的踪迹,池水也无意留住大雁的影子。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才能行走于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此言有禅的意味,凡人亦可借鉴。也就是说,不要总是自作多情地为任何事分神,要拎得清孰轻孰重。只有这样,才好了无牵挂地行走于天下。

Z“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为《论语》中著名“四毋说”,译成白话就是:“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有些人偏偏就杜绝不了这四种毛病,凭主观揣测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遇事不冷静,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甚至根本不听他人的意见;总是拘泥于书本、教条,不懂得变通,不与时俱进;情商低劣,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甚至明明知道自己的意见是偏颇的,却还要继续坚持己见。为了完成初心大业,大家都要努力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四毋”状况,做一名坦荡的“四绝”之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94970-1257269.html

上一篇:百里山水画廊
下一篇:二十三语(管窥人生篇)
收藏 IP: 120.244.1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