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期街头即景
文/岳爱国
疫情期间虽然多多宅在家里,但毕竟要吃要喝,所以必须隔三差五出趟门,去采购生活的必须。
这天的上午我又出门了,目标是小区附近的超市。
雪后初霁,空气本是那么的新鲜。我真想摘下口罩、张开喉咙,尽情地吸入带有些许凉意的,但却是清新可人的空气。但是不敢。此刻的我虽置身于空旷的大街上,但须臾不敢摘下蒙住口鼻的口罩,有谁知道,哪一片空气里正漂浮着罪恶的新冠病毒毒株,张大着狰狞的冠状触角,时刻觊觎着你的放松便潜进你的身体内部,去侵蚀你的身体?想到这里,我下意识地捏了捏口罩上端用于紧固的金属片。
虽有疫情,但公交车却还在照常行驶着,一辆接着一辆,与正常时日似乎无二。注意观察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公交车内呈现出同样的现象:工作人员往往多于或等于乘客人数。北京的公交车每辆车上要安排两到三名工作人员:一名司机、一名保安,三门公交车往往还要安排一名售票员。而此时的公交车上大多只是一两名乘客。我随即心生感动,为公交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此时绝大多数的人们都响应国家的号召,尽量宅在家里,不出门或少出门。而公交系统的司乘人员却为了人们的出行方便,冒着有被感染的风险而奔走在京城公交车必行的街道上。除了公交系统,还有多少行业的工作人员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太多太多!我默默地在心底道了一声:祝所有奋战在各自岗位的工作人员安好!
正行走间,我的前方出现了一个吸烟者,因为在他的头顶处有一簇淡淡的烟雾正向他的左侧弥漫开来。我有意放缓了脚步。在街头遇到吸烟者我往往根据风势采取两种方式。如若是风势向我,我必须快走几步,超过吸烟者;如若是无风,或是风势向它,我就放慢脚步,尽量距吸烟者远一些。此时的风向是北风,而我是西行,故采取了放缓脚步的做法。吸烟者因为烟雾每每刺激咽部、喉管,导致痰多。前边的这位吸烟者即是如此,他在咳嗽。接下来的举动该是要吐痰了。我兀自猜想着。果不其然,前方的吸烟者在一阵咳之后自然酝酿成了一口痰,正准备歪头吐出的当口,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没有随口吐出,而是回头张望了一下。看到后面的不远处有我及两三个行人,于是紧走了几步,试图找到一处适宜的吐痰处,最终将那口痰吐在了马路边下水道的鉄篦子上,连同烟蒂也扔在了那里。随后,他提起褪到下巴上的口罩,不管不顾地走了。走在我侧前方的一位上了些年纪的女同志愤愤地说:真是不讲公德,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满大街吐痰,简直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他们家的痰盂与烟缸了!我亦有同感,只是没有讲出来。
在超市里,采购的人们并不少于平日,毕竟大家都要延续正常的生活。只见一些精明的购物者(多是上了些年纪的老同志),正在一堆扁豆里一根一根地、在一堆新疆大枣里一颗一颗地、在一塑料筐的鸡蛋里一枚一枚地精心挑选着,并不时地将认为不满意的物品随手扒拉到不碍自己事的地方。这些人中,有些人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而戴了手套,或用超市提供的塑料口袋套在手上隔离与食品的直接接触;但更多的人们是裸着双手在挑选食物。设若其中有一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的隐形患者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来挑选食物,会不会感染到其他顾客?有这种可能。看来,虽然疫情紧张,但一些人们并未从思想上、行为上做好必要的防患于未然的准备。不要忘了,武汉地区之所以疫情大面积扩散,正是由于人们疏于防范而导致了不良后果的发生。而新冠病毒正在时刻觊觎着疏于防范的人们而随时侵入人们的身体。
出超市,迎面遇到一位骑着小三轮车、穿着邋遢的大叔级人物,他戴着一顶耷拉着双耳的棉帽子,油渍麻花的羽绒服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一个无法分辨出颜色的口罩置于下巴颏上,破旧的小三轮车的车斗里装载着满满的废旧纸箱、空着的瓶瓶罐罐等可回收物品。他是一个拾荒大叔。看来他今天的收获不错,因为满意,嘴里哼唱着一支他人无法分辨出曲目的歌子。到了一个街头设置的垃圾箱处,他停下车,走到垃圾箱的边上,直接用手在垃圾箱里翻找着,并从中捡出几个空着的饮料瓶、罐……非常时期,拾荒的人必然少一些,收获多多是正常现象。关键是,他这样的拾荒者竟毫无防范新冠病毒侵袭的心理,一旦感染(以他的所作所为,感觉极易被无孔不入的新冠病毒所感染)难免成为一个潜在的传播者。不知政府相关部门对此类人员该如何管理?前几日看北京新闻,政府部门正在安排人员于晚间四处搜寻流浪者,并给安排食宿。对此类的拾荒者是不是亦应做统一管理,不给疫情传播以可乘之机?
当前正是全国上下共同战“疫”的关键时期,全国人民都在盼望着疫情的早日完结。在这种情形下,对疫情的过分紧张不足取,但疏于防范则更不可取。虽然北京并不是疫情的高发区,但必要的防范是绝对需要加强的。作为全国首善之区的北京市,更要坚定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精神,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同志的坚定话语不仅为取得战“疫”全面胜利提供了根本遵循,极大地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疫情的必胜信心,也为全国人民共同战胜疫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写于2020年2月13日午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