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欧洲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反思:来自美国的压力
21世纪以来,全世界各个国家日益重视创新驱动发展重要作用。可以说,在信息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上升到了关系国家存亡的高度。有竞争,就有竞争对手。当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不同国家的共同选择时,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创新的水平高低如何衡量?谁是创新的领头羊?创新的预期是达到什么标准?创新预计超过哪一个地区或国家?当近距离观察欧洲创新体系的时候,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欧洲将美国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竟比对手。
欧美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欧美之间的合作很紧密;另一方面,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与美国竞争的色彩日益浓厚,在其创新驱动战略中尤为明显。
笔者在荷兰特文特访学期间,当与学术同行谈到创新问题时,他们会把美国当作成功的样本,并且如此表达对欧洲创新能力的忧虑:欧洲创新能力与过去比有所下降,与美国与日本比,明显下降。这种来自美国的创新压力,不仅流露在学术同行的非正式交谈中,而且写入了欧盟正式的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文本中。在欧盟重要政策文本《欧洲2020战略》中,欧盟指出,和经济发展伙伴相比,欧洲结构性短板暴露无遗,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对研发投入不足,企业缺乏创新,未能充分运用信息通讯技术——这几个方面显然是美国的优势。甚至直接指出,老龄员工(55岁至64岁)的雇佣率只有46%,而美国和日本达到了62%。更有甚者,《欧洲创业教育》 报告以美国为参照系,以美国的经验关照自己的问题,然后制定具体的目标。
二、以美国为参照系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欧洲创业教育》报告指出,要改变欧洲创业乏力的状况,必须大力开展创业教育。进而,该报告对照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状况,对欧洲创业教育进行了评估,并确定了改革方向。具体如下:
1、创业教育氛围的不足与转变
《欧洲创业教育》报告首先指出欧洲创业教育面临极大的观念性与制度性障碍。报告对欧美进行了对照:在美国,创业已被大学与学术机构广为接受。大学的许多工商学院把创业作为重点科目,并且还有越来越多学院把创业作为“重点”或“专业”,许多学院提供大量的创业课程,专门的创业学系也成立了。但在欧洲,把创业作为一个学术性“学科”,尚不能完全得到认可,创业尚在努力寻找落脚之地。鲜有创业学系,教授们习惯教授经济学、商业管理这类传统学科。即使在创业领先的教师们,也不得不努力争取学校的支持,获得开展活动的经费。报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组织文化、实践与政策都阻碍了大学里的创业精神与创业氛围。因此,欧洲大学需要从实际运作到社会角色等各个方面都进行彻底的转型。
2、大学学习方式的不足与转变
检视美国与欧洲的大学教育,《欧洲创业教育》报告认为,美国大学里的创业教育是在多学科交叉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学校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以及跨学科进行项目合作,从而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工程、科学、设计、人文和商业,都能整合专业所长,充分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由于美国大学竭尽全力扫除有碍跨学科学习的制度性障碍,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创造性与创新性的学习过程,因此形成了以灵活的小组或以项目为支撑的学习环境。考夫曼基金会的出现,甚至打破了美国校园的界限,跨学科、跨校园的创业项目极大地激发了所有学科学生的创业性思维。比较美国的创业教育经验,报告指出,跨学科学习方式在欧洲日益得到推广,尤其是剑桥大学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但还有必要在欧洲的各个大学推进。
3、校企合作的不足与转变
《欧洲创业教育》报告还比较了欧美之间创业教育态度与方法方面的差距。在美国,创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紧密联系。教授们多有在新创企业工作的经验,与此同时,企业家大多是大学的校友,因而常常应邀走进大学课堂或者承担课程教学。美国创业课程的设计尽可能立足于经验,课程结构通常由真实案例、项目、实习以及商业计划大赛组成。案例学习也尽可能为学生就如何成为企业家提供可资借鉴的摹本——这一点对于激发学生创业非常重要。因为学生看见大量“像他们自己一样的人”成功创办了公司,那么就能去掉创业过程的神秘感,让学生的创业选择更加容易。相比之下,虽然欧洲大学普遍采用了基于项目的学习,但创业教育课程仍有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案例学习偶有使用,但很少关注欧洲企业家。欧洲迫切需要发现欧洲的企业家并在全欧洲各级各类学校广泛进行宣传,还可以利用媒体进行广泛的报道,从而为青年人创业树立榜样。
参考文献:
Karen Wils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Europe[R].European Foundation for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gjgao@tongji.edu.cn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