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老师们
教师节虽然是在昨天,但昨天晚上因和舍友聊其他事情,清醒不能入眠,想起了我的老师们。就从大学说起吧。
大学刚刚入学,晕晕乎乎地第一年就过去了。成绩在班里中间位置,要评奖学金了,我颗粒无收。怎么会考这么差?大学怎么会有这么多奖学金?国奖8000元,好多!于是乎,我开始认真起来。好好上课,课后复习,认真备考。第二年成绩出来,我自己都震惊到了,我是班里第一名!这一学年有一门课,一位老师,让我印象深刻。她是博士刚刚毕业到我们学校工作,我们班这门课是她带的大学第一门课。她上课特别认真、卖力,好几次讲课,讲着讲着嗓子都沙哑了。我也很认真的学,常常课后还温习下这门课的内容(刚刚学完,马上温习,确实是温故而知新。这要比临考前再去看书好多了)。还有一点,她不管学生怎么哀求,考前她坚持不划重点(她刚刚工作,我们是她第一个班第一门课,确实不宜划重点)。我准备的很充分,考试开始了,内容都是讲过或者书上有的,难度刚好。有两道题需要作图,我没带尺子,不知她怎么发现了我的问题(还是我向她这个监考老师求助了?有点记不清楚了),帮我向其他同学借了尺子。成绩出来,40个人,大概有十几个是挂科的,而我得了99分的全班最高分。要特别感谢这位老师,她很认真的教,我很认真的学,非常合拍、默契。也许没什么很特别的,但我永远记住了这门课,记住了她。
我之后的成绩一直都不错。大三暑假,要考虑是选择本校保研,还是选择更好的平台,但要自己去考(本科学校是省属重点高校,不是211)。现在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卯足了劲,开设各种暑期班,争抢优秀生源……其中一点是有些老师都希望本校优秀的本科生能留下读自己的研究生。比如这边有个学生很优秀,系里至少三位老师向他抛出橄榄枝,并承诺他可以硕博连读、直博、甚至出国等等。我那个时候做出的选择是放弃保研,自己去争取更好的平台。能做出这个选择,要特别感谢我大学的另外两位老师,他们当时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博士毕业、工作没几年的青椒。两位老师不仅没有劝我本校保研,反而给我很大的鼓励,让我考到外面去,甚至给我推荐了很多我当时都不知道的研究院所。可以说,没有他们我是不可能到中科院地理所读研究生的。真的是要感谢他们,是他们的鼓励和帮忙,让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宽广的道路。
来到中科院地理所,遇到了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导师,我是多么的幸运!跟着导师学到了很多,他带我走向科研这条路。第一篇文章,从整体架构、方法是否可行、结果验证、以及文章的语言文字,老师都给了全面详细的修改和解说。可以说是“把着手教”。他说第一篇文章把学生带出来、带好了,慢慢地后面学生自己就可以写个差不多了。等到硕士论文选题、开题的时候,老师把我的开题报告又痛批了一顿。当时很痛,现在想想有助我快点成长。后面几个师妹对老师的评价也都很高,相较周边同学的“老板”,我们的老师确实是传道受业解惑。此外,也要提到课题组一位年轻老师,跟他学了很多技术,更是让我和导师的沟通更加顺畅。谢谢,谢谢导师们!
两年多的时光转瞬即逝,硕士就要毕业的我,依然年轻迷茫。第三年我又找工作,又考博士,甚至还报名考GRE。硕士专业是基础研究,太冷门,农村娃单纯地想学个好找工作的专业,硕士没能如愿,继续读博士不是我的首选。结果证明,多手抓的后果就是都抓不好,博士作为备胎转正了,但遗憾的是没能继续在我硕导课题组。
我的博导非常忙,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也因此,他给了我较为充分的自由。当然了,我还记得我的博士选题我们没能达成一致,整整一个上午,“吵”的面红耳赤,互相都不让步。我两次开题,现在想想挺不容易的。最后我们都做出让步。博导给予了自由和宽容,逼迫我自己要管好自己,独立自主。毕业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外审、答辩,小论文能否发表以达到毕业要求,能否三年毕业,必须都要自己未雨绸缪,早作安排。有了硕士基础,知道在中科院毕业的大致要求和流程,我比较顺利地用三年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更重要的是,与硕士比,科研上我确实变的更为独立自信。基本没啥野外经验的我,博导让我带领两个西南大学的硕士生到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开展野外考察和入户问卷调查。带着所里给开的介绍信,去政府、去农牧局一次次的协调、要数据,让村干部帮忙、带领到农户/牧户家里去调研。在高海拔地区,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1个月时间跑了好多个县,几十个村,完成了近200份问卷,还有一些野外踏勘的数据。硬生生的给逼出来的!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也成长了许多。这一点要归功于我博导的抓大放小和对年轻人的宽容,感谢!。
去年毕业,工作一年了,又遇到了好些个良师益友。比如,我们系书记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有理不能取闹”,做人做事都能够借鉴和用来自省。“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感谢你们出现在我的人生路上,因为你们,我的人生少走了好多弯路,拥有了更美丽的风景。未来我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也会努力将你们的“人梯”精神传承下去。
谢谢,谢谢你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