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刚才读了林老师的博文,结合长期的思考与实践,遂成此文。]
以我校为例,考核有三个“分量”:教学、科研、教研,分别对应于教分、科分、教研分(按3:1:1兑现);其中教研考核是今年开始的。其实我校现在的考核实质上是一种激励或兑现机制,就是看个人的“有形劳动输出”在考核标准上的“投影大小”:投影大的兑现多一些,投影小的兑现就少一些。暂时没有投影,自然是零兑现,但不等于没有做,也不等于将来没有投影。换句话说,考核只是影响收入,并不会夺饭碗,也没有惩罚。当然了,长时期没有投影,面子上是有些窘迫的,现实中也会出现一些困难。那么,人们为何会“怕”考核、“反感”考核或因为考核而产生“不安”呢?以下略作分析。
一、考核会催生急功近利和投机。
以我校为例,就科研分量而言,“高区”SCI文章3万/篇;其它SCI文章1万/篇。本来“绩效奖励”就是为了奖励科研工作,给你设置一种兑现机制,提高你投入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从辩证法上来看应该是:科研决定奖励,奖励对科研有反作用。而问题就出在这个反作用上。相当一部分人把这一关系搞反了,成了为了奖励而科研,走样了。这样就加剧了本来就存在的急功近利,或催生了新的急功近利,甚至投机,从而对另一部分正经做科研的人造成冲击或压力,进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及不安。还有一部分人三板斧也没学到,连急功近利也做不到,于是就有些怕了。
二、考核可能导致逆淘汰。
当一种做法长期、广泛地流通时,它就成了事实上的标准。既然是标准,你就不得不遵循,否则早晚会被淘汰、抛弃。现在各校的考核方式大概类似,可以说考核已经成了一种标准。一旦制造出一大堆符合标准的人,他们就会反过来维护标准。但这一大堆人中,占比重大的一定不是顶尖者。潜在的顶尖者就可能会被排斥、淹没,甚至淘汰出局。当然,符合考核标准的也不见得都很差,但大多数只能停留在一般的水平。
以上所提“考核”是特指现在流通的“简单量化”考核。“简单量化”会在人群中引起“负博弈”。比如,你要SCI,我就能有SCI,烂的;你看引用,一伙人就大肆互引。等等。那么完全没有考核好吗?可能也不行。没有考核就没法兑现。所以,最终还得设计一种不容易引起“负博弈”的考核方式。但就目前而言,要想做大学问,应该如何对待考核呢?答案是:忽视考核,孤注一掷。以下就此做点分析。
一、孤注一掷优于平衡策略。
通俗地讲,就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大为”。假如你把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解决一个难题上,假设最后没有解决,那么你用更少的精力是否能解决呢?显然,后一种方式更不能解决。这样看来,要想解决很大的难题,只有孤注一掷才可能成功。这一策略适合于那些不甘平庸的人。陈景润明白这个道理,张益唐也明白这个道理。平庸的人多了去了,孤注一掷失败而平庸,也值了。
二、孤注一掷的条件(环境、时机、境遇、素质)。
三年没文章,扫地出门,这样的环境里很难孤注一掷。但一般而言国内大学还不至于这样。所以,时间是有的。那么,什么时机比较恰当呢?最好是已经有十年以上的江湖经历,否则容易淹死。研究生肯定不适合搞孤注一掷。从没发表过SCI文章的也就算了。40岁左右的副教授比较合适搞孤注一掷,有一定的功力和江湖经验。此时,孩子房子基本解决,老人尚不算老,一般学校也不会踢走你,后勤也有保障。境遇上嘛,自然是要失意的,已经吃了很多亏,再吃一些也就那样了。必须要有较强的洞察力和好的眼光、品味。题目基本上已经看准了,只是需要长期坚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