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开张有几天了,除了第一篇开张大吉文,其他几篇都是向大家介绍最近发表的一些研究。好的研究当然是值得介绍的,只是我开办这个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初衷之一呢,是想和广大奋战在科研一线、研究成果需要发表的各位研究生、博士后和教授研究员们唠唠闲嗑,权当供列位消愁解闷,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提高一下我们杂志编辑工作的透明度,特别是在关于论文发表这件事上呢,增进了解,消除隔阂,一扫各位对期刊编辑或多或少存在的一些“新仇旧恨”。
所以打今儿起呢,我打算以一个“青椒”科学编辑的身份,正儿八经地跟大家系统而懒散的聊一聊发表论文这件事——等一下,此处应该有声明: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非所在杂志和出版社官方通稿,本人对所说内容负全部应有之道德和法律责任——此据。
声明已毕,顾虑已除,下面闲话休提,言归正传,如今且说发表论文这事儿。
话说论文发表是关于科学传播的一门学问,晚生也还在慢慢学习当中,如有所得,有机会十分乐意与大家分享——当然了,它不但是一门学问,还是一个产业,好多人怕要指着这个养家糊口混饭吃。既然如此,当中就不免有光明正大走正道的,也有剑走偏锋走邪道的。今天初聊,咱先只谈“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嘛,以后倘若大家彼此更加相熟,再谈其他,方不失分寸。
今儿我主要想说在论文发表这件事上呢,作者、审稿人和编辑虽然看起来三权分立,互相掣肘,且又都来自五湖四海,但我们却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这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就是论文的最终发表。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至少从我一个科学编辑的角度来讲,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这只革命队伍里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伟人的一些话还是要听的。
且慢——有些看官大概快按捺不住要摔手机了:我投稿的时候咋就没感觉到审稿人和编辑的浓浓关爱呢?先别急,手机摔坏了再买个新的也不便宜——你看到长长的审稿意见后深深的受伤、对审稿人和编辑无比的气愤,我也感受到了——been there before myself!可巧审稿人匿名,恨之如入“无物之阵”,无处解气,但负责稿件的编辑可是有名有姓有联系方式有办公室地址,打个电话发个email或者开会的时候见到当面质问一下,编辑也得接着不是?
但接着归接着,也且容我说道说道这其中窦娥一样的冤情:如前所说,在希望论文顺利发表这件事情上,作者、审稿人和编辑的目标是一致的,是辩证统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原因且容我慢慢道来。
首先呢,论文作者不用提,肯定希望论文发表顺风顺水立马接收上线付印,无需啰嗦。而审稿人呢?一个靠谱的、有职业操守的、走正道的科学期刊的编辑,是不会去找明显与你有厉害冲突的人当审稿人的,而是尽量找相关领域内那些至少看起来与你在科学上秋毫无犯、旁观者清的专家做审稿人。当然在某些小众的研究领域里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但这是一个总的原则。而从这样一个审稿人的角度来看,Ta在读了一篇逻辑比较清晰数据比较详实论证比较有理有据的稿件之后,内心一定像是欣赏了一幅有潜力的风景照片一样,恨不得作者马上按自己的意见好好改进一下,好让Ta赶紧发个朋友圈,哪有什么理由故意刁难,阻止论文发表?相反,我认识的一位某领域里的科学大佬对论文审稿还有一番别致的见解:杂志就发那么多论文,你的领域里的论文发不出来,他们就会发表其他乱七八糟领域的垃圾论文,no good!所以做审稿人,一定不要故意刁难自己领域的投稿而使文章最终不能发表。
最后,从期刊编辑的角度来讲,那就更有希望论文发表的理由了,因为不论你是传统模式下的订阅杂志,还是新模式下的开源期刊 (Open Access) ,只有论文最后发表了,你才能赚到钱不是?所以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么?一个靠论文的发表来养家糊口混饭吃的科学编辑怎么会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而无缘无故阻止Ta所收到的论文稿件发表呢?
各位就拿我来说吧,作为开源期刊EBioMedicine的青椒编辑,我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冒着每天电脑面前久坐6小时早死风险增加25%的风险吭哧吭哧读完所有的投稿,然后忍痛割爱拒掉其中的70%多,余下送去审稿;审稿意见回来之后,又得冒着每天电脑面前久坐6小时早死风险增加25%的风险吭哧吭哧分析完审稿意见,中间还得跟其他编辑互相讨论一番,最后再拒掉一部分。倘若单从赚钱的角度来讲,我冒着每天电脑面前久坐6小时早死风险增加25%的风险所处理的差不多80%的投稿就这么打水漂了,各位说说我这是得在家里遭受了多少“苏大强式”的委屈和“苏明玉”式的不公正待遇,才会这么任性地给出版社和杂志推掉这80%多收钱的机会?
所以啊,期刊编辑——至少我本人——希望各位投过来的稿件最终都能够顺利发表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不亚于诸位。此情此心,可对日月!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这里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向各位表明我与大家在论文发表这件事情上休戚与共、祸福同享的心迹。若有看官不以为然,想当面好好驳斥一番;或更有看官深以为然,想当面好好切磋一番;或你对EBioMedicine的论文受理程序有任何疑问,都可通过电子邮件zli@lancet.com或者微信EBioZLi与我直接联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最后也还是不得不忍痛割爱拒掉大约80%的投稿,正所谓:
人在江湖不由己,心向高峰身子低,
世事无常来左右,南北偏要向东西。
至于为何拒?而又如何拒?且听下回分解——总而言之
来自博主个人公众号:Bi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