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哥白尼诞生地——托伦 精选

已有 4985 次阅读 2016-9-20 04:12 |个人分类:欧洲各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维斯瓦河滨远眺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6/8/22

古城托伦(Toruń)位于波兰中北部,东去首都华沙,北上港城格但斯克,均约200多公里。波兰第一大河维斯瓦河从它身边流过。与华沙及其他灿若繁星的欧洲名城相比,20来万人口的托伦只是个小城市。然而,因为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托伦名扬世界;因为保存了一座精美的中世纪古城,托伦堪称人类文化的瑰宝。


悠悠千年史

早在11世纪,此地已出现波兰人的定居点。13世纪时,波兰一位大公为了抵御异教徒的进攻,特从德国请条顿骑士团来此驻扎。1233年,骑士团在这里筑起城堡,附近渐成街市。不几年,位于今天托伦古城西部的“老城”雏形已基本形成。从此这里商贾云集,成为“琥珀之路”(Amber Routes)上的重要水陆码头。

在欧洲,琥珀之路就像亚洲的丝绸之路一样闻名。琥珀产于波罗的海沿岸,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受到贵族富豪的青睐,逐渐形成了从南欧到北欧的贸易通道,称为琥珀之路。琥珀之路也像丝绸之路一样,实际上是一个道路网,其中最短最古老的一条经过波兰,把波罗的海和地中海连接起来。这条琥珀之路就从托伦经过,继续北上到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地,造就了托伦的繁荣。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1264年,托伦又获准在紧邻“老城”的东边筑“新城”, 主要是贸易和商业设施。1280年,托伦加入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城市的商业与军事联盟——汉萨同盟,贸易地位得以确保。13世纪末,托伦再次大规模扩建,兴修了不少教堂、宫殿,“老城”与“新城”逐渐融为一体。这也是今天托伦古城的基本格局。其市政建设一向被誉为欧洲中世纪城建的杰出之作。

条顿骑士团势力坐大后,野心勃勃,且凶狠残暴,引起波兰人民强烈不满。1410年波兰王国军队在格隆瓦尔德大败条顿骑士团。次年在托伦签订和约。1454年,波兰国王支持不堪压迫的托伦市民发动起义,并与条顿骑士团进行了长达13年的战争。1466年,第二次签订托伦和约,托伦回到了波兰的怀抱。城市建设在富有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支持下继续发展。1793年,波兰第二次被瓜分,托伦落入普鲁士统治之下。整个19世纪,托伦地处普俄边界,普鲁士军队在城内修筑了大批要塞与军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托伦回归恢复独立的波兰。值得庆幸的是,托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未遭受战火毁坏。二战后,古城受到精心保护,集中发展文化、旅游和相应的服务业;而大量新的工业以及居住设施则远离古城另外择地建设。1997年,托伦古城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古城风貌依旧

   一进托伦古城,你立刻就会觉得时光倒流,恍如回到了中世纪。它最古老、最有价值的建筑都是哥特式建筑。位于“老城”广场的旧市政厅(Old Town Hall,波兰语Ratusz)建于1391-1399年,在17世纪初又进行了扩建,但仍保持着哥特式的风格。几百年来,它一直是托伦市民生活的中心,历代波兰国王巡视托伦,均在市政厅内的国王大厅下榻。如今旧市政厅内部已成为博物馆,展出哥特式艺术品、19世纪名画和地方工艺品。站在42米高的塔楼上往下看,景色绝佳。

   旧市政厅西北是古老的圣母玛利亚教堂(St Mary's Church,波兰语KościótNMP)。它比旧市政厅还要庄严雄伟,其历史悠久,建于14世纪。造型整体上是典型的哥特式。这里最有价值的收藏品是一幅幅哥特式壁画。我们从中可感受到历史的深沉,并惊叹于它的华丽。教堂的彩色玻璃也绚烂多彩。

   “老城”南部的圣约翰教堂(Se John's Church,波兰语Kościótśw. Jana)于13世纪破土动工。堂内有一直径2.27米的大钟,其钟声洪亮,压倒周围的一切。它在波兰数第二大,仅次于古都克拉科夫瓦尔韦宫堡内的大钟。

   位于“新城”东南部的圣詹姆斯教堂(Se James' Church,波兰语Kościótśw Jakuba)建于14世纪下半叶,珍藏着14-15世纪的壁画、15世纪的十字架和18世纪的祭坛。

这几座建筑也是古城较高的标志性建筑。其他堪称珍贵的古迹还有:条顿骑士团古堡遗址(Castle of the Teutonic Knights)、中世纪城墙和城门(medievalwalls and gates)等。“老城”广场周围老建筑特别集中,全是鳞次栉比、排列整齐的雅致楼房,约350座。这些古楼房多是十六七世纪所建。当时,一些富豪商贾、达官贵人都想在市场周围修建房宅,鉴于地皮有限、政府便规定每家只能占三间房的宽度,于是这里就形成了目前的建房格局:统一规范,整齐划一,均为四层。楼主们为显示自己的富裕和权势,一个比一个更讲究地在楼房的装饰上下工夫,每座楼房的大厅几乎都刻有精美的浮雕或者画有绝伦的彩绘,使这里又形成了另一种建筑格局:争奇斗妍,竞相媲美。


天文学家哥白尼

   托伦古城的精美建筑确是令人自豪的,然而更令托伦人骄傲的是,他们还有一个伟大的儿子尼古拉·哥白尼。他酷爱真理,潜心研究天文学,用了20年的时间,写成《天体运行论》这部不朽的著作,创立了太阳中心说,推翻了统治人类思想的1000多年的地球中心说。这是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沉重地打击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恩格斯曾给以高度的评价:“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因此他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诞生于现今托伦“老城”的哥白尼街17号(ul. Kopernika 17)。他在此度过了童年,并接受了早期教育。哥白尼街17号连同隔壁15号这两幢红砖四层楼房现已辟为哥白尼故居纪念馆(birthplace of astronomer N. Copernicus,波兰语MuzeumN. Kopernika)。馆内陈列着哥白尼巨著《天体运行论》的各种版本,以及哥白尼观察天象用过的一些仪器的复制品。这里每天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客人。

   托伦人把哥白尼视为他们的骄傲,故托伦又被称为“哥白尼城”。除故居外,市内还有以哥白尼命名的大学(1945年成立)、天象馆,广场和街道。到处可见以哥白尼为题材的绘画及雕塑艺术品。旧市政厅的东南角就巍然耸立着一座约两人高的哥白尼青铜塑像。他右手捧天体运行仪,左手指着天空,似乎正在阐述太阳中心说。从这里经过的人们无不肃然起敬。

哥白尼18岁到克拉科夫读大学,后来又到意大利博洛尼亚等地留学,研究天文,回到波兰已经30多岁了。他于1512年来到弗龙堡(Frombork)担任教士。弗龙堡是个两三千居民的城镇,位于波罗的海维斯瓦湾南岸,距离托伦约二百公里。哥白尼的后半生一直在弗龙堡教堂作僧正,职务是轻松的,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天文学的研究上。他从护卫大教堂的城墙上选一座前楼做宿舍,并选择顶上一层有门通向城上的平台作为天文台。这地方后来被称为“哥白尼塔”,自17世纪以来被人们作为天文学的圣地保存了下来。哥白尼在那里坚持观察天体数十年,终于撰写成《天体运行论》,在宇宙认识论上掀起了一场革命。当时,在天文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拉丁文Claudius Ptolemaeus,约90—168)的地球中心说(简称地心说)。而哥白尼在科学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宇宙结构体系——太阳中心说(简称日心说)。日心说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除了月亮是围绕地球运转外,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是绕着以太阳为中心的圆形轨道而运动的。而且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这一理论与教会所坚持的地心说相左,因此为教会所不容。那时坚持真理的科学家往往被教会看作“异端”,而遭到迫害(如科学家伽利略曾被逼忏悔,宣传日心说的科学家布鲁诺被烧死)。有鉴于此,哥白尼起初不敢发表自己的著作,经过30多年的犹豫后,才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将作品付印。就这样,由于顾忌反动教会的迫害,这本划时代的名著出版且送到年届70岁的哥白尼手中时,他已到了弥留之际。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辞世,并安葬在弗龙堡大教堂里。那里,直到现在仍是人们凭吊这位先哲的地方。

更多图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x8hc.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03880.html

上一篇:韩国两国际研讨会见闻
下一篇:游览德国银矿山古皇都
收藏 IP: 85.177.137.*| 热度|

7 马志超 史晓雷 徐令予 鲍海飞 王桂颖 杨正瓴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