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游览德国银矿山古皇都

已有 4854 次阅读 2016-10-5 05:52 |个人分类:欧洲各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参观矿山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6/10/4

今年国庆节是星期六,周末与德国统一日(10月3日)相连,正好凑成三天小长假。节前不久,一位文友告知,朋友们自发组织一次旅游活动,问我要不要参加。这是好事啊!既能增广见闻长知识,又能结交新朋会旧友,当然不容错过。报了名才知道,准备工作早已紧锣密鼓。旅友们已在微信上建了一个群,个个出谋献策,人人分工协作,由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丁恩丽和《华商报》高级编委洪莉牵头抓总,把约20人的住宿旅程安排得妥妥贴贴。


千年蔷薇城——希尔德斯海姆

10月1日早晨我从汉堡乘火车,一个小时到了汉诺威,换车继续前行,10点一刻抵达这次旅游的起点希尔德斯海姆,先期到达的丁恩丽和先生沃尔夫冈,开车到车站接我们。闲谈中知道,他是一位牙医,酷爱东方文化,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关于佛教源流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中国人都自愧不如,为人又这么热心,真让人感激复感动。

希尔德斯海姆(Hildesheim)在汉诺威东南约30公里。地处哈茨山西北麓丘陵地带,因纳斯特河畔,人口刚过十万。工业不算多,而旅游业相当兴盛。

我们下榻在老城中心,市政厅附近的旅馆(Rathausst 8,电话05121 179270),地段好,宿费也合宜,晚上我们还在旅馆的餐厅吃了一顿煎鱼大餐呢!

中午11点,我们到该市的勒默尔—佩利扎尔斯博物馆(Roemer-und Pelizaeus-Museum)集合参观。该馆是19世纪由当地名流勒默尔创建的,后来因佩利扎尔斯捐赠而扩大,因而得名。这里陈列有珍贵的自然史和人种学藏品及丰富的古埃及文物,然而更吸引我们的,则是为数可观的中国瓷器及其他古董。这些中国文物是德国人奥尔莫(Ernst Ohlmer,1847-1927)收集的。他是一个海员,大约1867年,海船在中国海域失事,“他抱住一块破碎的船板,被海浪冲上了岸”。从此留在中国各地工作,德占胶州湾时期,他曾担任青岛海关税务司司长。在华几十年,他搜集到不少古董,如瓷器、漆器、铜器、珐琅,一战爆发后都被日军掠去,1920年代索回一部分,运到德国捐赠给该馆。居住在黑森州的童话作家兼文物鉴赏家朱奎特地前来参观。他对我们说,这里馆藏精品不少,有些在中国也难得一见,值得细细研究。

希尔德斯海姆有早期罗马式建筑宝库之称,以贝恩沃德主教及后人修建的罗马式教堂出名。圣玛利亚大教堂(Dom〉建于11世纪初,有铜制的贝恩沃德之门和雕刻着耶稣生平故事的铜柱,这些都是精湛的艺术文物。教堂东侧墙外生长着一株富有传奇色彩的野蔷薇,根深叶茂,枝条繁盛,竟有好几米高,人皆称奇。据说这是一株千年蔷薇,该城的建立,就与之有关,留下不少传说。其中一个故事宣称,一千多年前这一带还是森林原野,皇帝路德维希虔诚者(Ludwig der Fromme 778-840)常来打猎,夏季有一天,他驱马带犬,追逐一只白鹿,追啊追,迷了路,也不见了随从,只好在树下歇息。他取下胸前的圣像,挂在一株野蔷薇上,祷告后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周围竟白雪纷飞,而野蔷薇则含苞怒放,愈发娇艳。他以为这是上帝显灵,随后就让人在野蔷薇旁边建起一座教堂,结果兴起了一座新的城市。

这当然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事实上,希尔德斯海姆是8世纪以来从一个商路上的小聚落发展起来的,815年成为主教城,中世纪长期为北德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可惜1945年的战火毁掉了这座古城的大部分,二战后只重建与修复了部分重要的历史建筑,完整的古城风貌已不能再现。

尽管如此,希尔德斯海姆还是留下了不少古迹。除了大教堂以外,圣米歇尔教堂也闻名遐迩。它是德国最精美的长方形教堂之一,建于奥托大帝时代,以其中殿里木制顶棚上绘制的耶稣家系图(长27米,宽9米)和地窖里精美的贝恩沃德石棺著称。这两座教堂年代久远,富有历史价值,1985年被联合国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市中心还有晚期哥特式市政厅和1540年的罗兰喷泉。附近的圣安德利亚教堂塔楼,是下萨克森州最高的教堂尖塔,顶尖110米高,在75米处设观景台,足足364个台阶,大家一鼓作气,直攀而上,登高望远,观看了市容全貌。


哈尔茨山麓古皇都——戈斯拉

2号上午,我们出发前去游览古城戈斯拉(Goslar)。它位于森林茂密的哈尔茨山北麓,距希尔德斯海姆40多公里。

这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人口不到5万,却有着辉煌的历史。中世纪时,这里曾是皇帝的都城,并以产银著称于世。据传说,公元10世纪时,奥托一世皇帝到哈尔茨山巡游。到了这里,他下马休息,把马拴在树上。他的坐骑闲着无聊,就用蹄子刨个不停,没想到,居然刨出了亮闪闪的白银。于是,这里出现了一座银矿城,戈斯拉就这样诞生了。中世纪时,戈斯拉是个富甲一方的城市,备受皇帝们的青睐。他们在这里盖起行宫,常来逗留,还在这里大会诸侯。戈斯拉俨然成为一座帝都(那时皇帝们没有固定的都城)。

我们首先参观了石砌的皇帝行宫(Kaiserpfalz),宏伟高大,耸立于高坡之上。它始建于1005年,19世纪经整修保存至今,成为该市第一名胜。宫前矗立着两座骑马铜像,一为巴巴罗萨(1122-1190,1152年即位),他是中世纪声威最隆的皇帝;一为威廉大帝(Wilhelm der Grosse),即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他在俾斯麦的辅佐下,统一了德国,被尊称为大帝,是他下诏,整修重建了这座皇帝行宫。

皇帝大厅以及里面的油画绝对值得观赏。那镶嵌在大厅墙壁的一幅幅油画,讲述着德国中世纪以来直到德意志帝国成立的千年史,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美术上看,都价值不菲。旁边的小礼拜堂里,安葬着皇帝海因里希三世。石棺盖上的石雕像栩栩如生。

下午我们参观了戈斯拉财富的源泉——拉莫斯贝格矿山。据导游介绍,这座矿山开采近千年,挖出了2700万吨矿砂。这是多种金属综合矿。每挖出30万吨矿砂,可以提炼出35000吨锌,10000吨铅,2000吨铜,15吨银和100公斤黄金。矿砂开挖殆尽后,此矿于1988年关闭,改造为矿业博物馆,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随导游下到90多米的深处,看到了100多年前的水力驱动设备,巨大的木轮直径9米有余,重达24吨,一次可将地下装满500多公斤矿物的矿车拉上来。

今天的戈斯拉主要是一座旅游城市。这里除皇帝行宫外,还有古城墙,城门,塔楼,市政厅和集市喷泉等众多的古迹。城里有上千栋半木结构的古老民房,修缮保护得十分完好。大部分街巷还和几百年前一样铺着鹅卵石,古城风貌依旧。在这里我们还见到了德国发明家兼企业家西门子祖上的17世纪老屋。

在戈斯拉的一家中餐馆吃过晚饭,我们驱车进山,沿途山路蜿蜒,处处松涛林海。南行90多公里,夜宿白磨坊旅馆,位于Breitenworbis,这里已是图林根州地界

美丽的小城——杜德施塔特

清晨起来一看,周围一片田园风光。木栏围起的草场上养着驴和矮种马,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大人们也童心未泯,与可爱的动物逗乐。这家旅馆还经营一座磨坊,难怪叫白磨坊旅馆(Weiße Mühle,电话036074 94400)。住一天30多欧元,真的很不错。

早饭后,驱车前往杜德施塔特(Duderstadt)。这是哈尔茨山南面的一座小城,只有两万多居民,却是德国最美丽的城镇之一。美得令人窒息。古城范围内的街巷,全部都是半木结构的古老房屋,不下五百余栋。来到这里,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返回中世纪。市集广场上屹立着半木结构的市政厅,其钟塔高耸,每到整点就发出悠扬的乐曲,高处的窗口上同时出现古装的木偶。市政厅里面有展览,登高参观,在顶上极目四望,周围美景尽收眼底,特别是那红色瓦顶的半木结构老房,就像一片红云,一望无际,难忘的景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洪莉的先生,也叫沃尔夫冈,担负起导游的职责,带我们参观了老城墙和老街巷。他说,旧日城门太少,一次大火,人们逃不出去,不少人被烧死,为此后来新开了一座城门,就叫新城门。

城里一东一西,耸立着两座大教堂。距西面的教堂不远,立着一座颇有现代风格的雕塑,是中间断开,隔着两人,他们却扑向对方的造型。原来杜德施塔特在冷战时期,地处东西德交界处,距边境只有几公里,两边的亲人难以见面,饱受分裂之苦,因此在90年代竖起这座群雕,纪念德国的重新统一。今天正好是德国统一日,我们争相在此留下纪念照。

转眼半天就过去了。我们在小城郊外一座近两百年历史的餐馆(Landgasthaus Rhode)里,品尝了德国的传统佳肴,觥筹交错,互相告别,路经大学城哥廷根踏上了归途。

25张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xbes.html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06767.html

上一篇:哥白尼诞生地——托伦
下一篇:“画圣”拉斐尔的足迹
收藏 IP: 85.176.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