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弹子山是他心中的宗教

已有 2477 次阅读 2015-4-1 10:18 |个人分类:学术|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下文是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高嗣照先生之邀,为诗人的弹子山组诗而草就的评论初稿。

一个明显的自我感觉是拖沓,还来不及删改。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弹子山是他心中的宗教

诗歌可分享,但难以言说。我虽然读诗,但从不敢主动言诗。诗歌,尤其是好的诗歌,注定逃不了被他人言说的宿命;我也不时遭遇被要求言说诗歌的尴尬,就如这回被高嗣照先生要求。

当代诗人路也曾歌道:“我万里无云/我独来独往/我对一座山心悦诚服。”高嗣照先生心中也有这样一座让他心悦诚服甚至顶礼膜拜的山:“山上盛情的草木/漫山遍野的山花/珍藏着我幻想斑斓的人之初/弹子山的春天是森林里/我和妹妹采摘蘑菇的早晨/秋天我又跟母亲上山砍茅柴/农家子弟始终自食其力”(《面对弹子山》);繁华凋尽/我依然走不出你的怀抱啊!”(《献给弹子山》)“人之初”和“你的怀抱”赋予了弹子山不同寻常的意义,牵动历史,牵动情感,也留下了饮水思源般的追忆。

诗人一回到那个让他之所系情之所依的弹子山,一想起与弹子山有关的人和事,心里就会涌动着如泉的灵感,情不自禁地为之歌唱:“今天,回到你身边,迎接我的仍然是//漫山翠绿的苍松,安静的日光……”;“弹子山,生我养我的村庄/那终年飞翠流莹泉水叮咚的山谷/那四季鹅鸭成群 槌声不息的白洋河/那一群挖野菜砍茅柴无忧无虑的小伙伴/春天悠扬的牧歌,夏夜晶亮的流萤/秋日甜蜜的野果,冬天温暖的炭火”(《又见弹子山》);“……我日夜在为谁写作,为谁而歌?”(《有个叫弹子山的地方》)诗人关于弹子山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让我觉得弹子山犹如一台隐藏在诗人心中的钢琴,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境,都能弹奏出不同的动人音符。

有人问诗人:“一个光秃秃的山坡,怎么会赋予您那么多的情思啊?

正如作家韩少功所言:“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问者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然景观能不能成为吟咏的对象,更多地与吟咏者的经历、经验、眼光、境界、素养等有关。

诗人在弹子山放牧牛羊,采摘蘑菇,上山砍茅柴,和父兄一起劳作时,其自身的气质、性格和命运也在这些特定的动态关系中被塑造,如“夏日的豪爽 秋天的诚实/和冬季洁白的虔诚/雕塑着你土地的儿子”。不只是早年那些经历深深沉淀在诗人的情感深处;随着花开花落、燕去燕来,弹子山的寒暑早已和诗人的生命紧密相联。对诗人来说,弹子山上簇拥的松涛、盛情的草木、漫山遍野的山花、横飞的雁阵和团坡山的高耸、四股山的宽阔、黑石脑的挺立、高昂的龙坡头让诗人的生命愈益丰富,让诗人的灵魂接受沐浴、吐纳和建构的多重体验,进而融进其精神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心灵的归属和寄托。因此,他觉得弹子山时而像傲视苦难、沉默不语的父亲,时而像“父亲平阔宽广的胸膛”……能体会到它的呼吸、节律,乃至情感,如:“弹子山,我幼年手中的一个山芋……生长在贫脊的泥土 营养丰富/我血管里仍然奔涌着山芋的血液”(《又见弹子山》)。往事同根一样深深扎在记忆里,生生不息着。山芋的经历和象喻注定了他血液里流淌的是大山、泥土、野草、庄稼等自然清新的气息。

人不只生活在现在,还生活在历史的河流里。一个人任何时空中的举手投足、言谈神情和阅读写作都蕴含着他的过去和未来。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即现在,亦即未来;或者说现在即历史,即未来。如果我们能够对那些不同历史瞬间所包含的内容、形式及与世界产生的关联进行思考,我们就汇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洪流。

诗人从弹子山出发,从个人经验出发,诗情找到了凭借;借助丰厚的弹子山,诗人的个人经验也找到了人生漫漫时空中阐释的可能:“弹子山,我童年读书识事的摇篮”,“弹子山,生我养我的村庄”,“团坡山是故乡高耸的乳峰/哺育着大山朴实的子民”(《面对弹子山》)。弹子山丰富的乳汁,“时时免疫着我们原汁原味的生活;母亲平凡而又圣洁的精神,已经是我们的精神共时体。如果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先想一下母亲,就会少犯错误,‘无论你官多大,无论你多富有’”。

尽管现实中的弹子山离他越来越远,而精神上的弹子山却离他越来越近:“我常常仰望弹子山头自由飘动的云”;“一天天远离你,又一天天走近/你!”(《又见弹子山》)弹子山的一次次追忆,一次次思恋,一次次回望,实际上是对俗世繁杂的一次次抗拒,也是对自己心中理想、信念的一次次坚守。在一次次回望、一次次抗拒、一次次坚守中实现自我塑造,自我升华。正是思恋不已的弹子山,让他成为诗书家,而不是一个被奴化的官僚。在这组诗中,诗人借助弹子山实现了“生之苦”与“诗之悦”的象征交换。在这种意义上,弹子山组诗可以看作是诗人个人精神成长传记。弹子山这座常人眼里平常之山的声名,也借助诗人这组诗情感饱满充沛、格调清新真挚、诗节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流畅的诗歌而已经而且仍将远播。

我在多年前的一篇文章说过,弹子山是诗人的精神之乡:“北倚弹子山,日子可靠而安逸”。诗人借助这种具有怀旧、追忆、追求等多重内涵的意象,将自然的弹子山诗化为一种景仰,一种尊崇,一种追求,一种情怀,一种气度,一种生活姿态和人生境界。诗人简明认为:“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了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作中国人的宗教。”在一定意义上,弹子山可以称作高嗣照先生的宗教。我们也可以借诗人心中的“弹子山”更多地认识、了解诗人、书法家高嗣照先生。

同为诗人的柏桦认为:“诗人比诗更复杂、更有魅力、也更重要。诗人的一生是他的诗篇最丰富、最可靠、最有意思的注脚,这个注脚当然要比诗更能让人怀有浓烈的兴味。”他的这种认定用在高嗣照先生身上尤其恰切。


附一首文中提及不多的诗:

弹子山

一天天远离你,又一天天走近

!山岗上的苍松  明月

清晰可见。遥远年代的荒冢

 

又有我的亲人走进了下界!

茂盛的草木  五月漫山的松花

止渴惟有弹子山的茶

 

我的童年赤脚前行

弹子山的云,至今飘浮在一个

穷人家孩子的梦里。夏夜的萤火

 

四月手捏黄秧  九月割荞麦

漫长的饥饿  野菜疯长的荒地

我最早认识山坡上长不高的马尾松

 

春天,牛羊依恋青青的山旁

弹子山头。夏日听泉  秋天望雁

腊月  乡间一队队迎亲的彩车

 

今天走到了哪里?白云萦绕

松枝折断。滴下透明的松脂

晶莹的泪照亮了山下蜿蜒的路

 

树长万丈。一只鹰又从山脚下

飞走,最初的巢筑在山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878949.html

上一篇:诺奖诗歌巨匠特朗斯特罗姆去世:喧嚣时代的隐居炼金术士
下一篇:南京大学92岁院士的美丽人生——为夫人写60年情诗(组图)
收藏 IP: 120.210.174.*| 热度|

1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