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女性就业是否存在歧视的问题,真的是个好问题,就像这位博友留言说的:“认为当前不存在女性就业歧视者,男为心理扭曲者,女为心理偏邪者。”是呀,如此明显的事实,我们还要回避、回避得了吗?中国妇女报在4月24日的详尽调研中表示:近七成女性遭受不公平职场待遇!这位采访我的记者聊着聊着就在我的办公室里哭起来了:老师,歧视,真的是无处不在啊!三八妇女节那天,两位优秀的创业女性来我办公室谈工作,说起来也是愤愤不平:我就是看不惯我们原单位领导那副歧视女性的嘴脸才出来创业的,现在我小孩三个月,我的公司照样红红火火啊!有什么关系!
可是我们看到更多的人说:
歧视并不存在,只是你自己做的不够好!
人家根本不是歧视你,是你自己不合格!
看看人家颜宁……
说实话,这些话真的很不合适:关于歧视,女性确实需要寻找自身的原因、提高竞争力没有错,可是这就能够回避她们因为要成家要生娃而在求职时“受歧视”的现实吗?那些因为女性可能会结婚生娃而根本看就不看就扔掉的简历就应该理所当然地继续吗?!根本不考察她的业务能力甚至是业务能力还要更出众的女性求职者因为是女性就直接被打入另册合适吗?!......
最不可思议的是还有很多女同胞甚至比男同胞还要坚决地这么说,就像是去安抚长期遭受家暴的受害者家里劝架时说:不是他打你,是你饭菜做得不如餐厅里的味道啊!你把自己练成大厨......他打你不是故意伤害你,那是爱你的表现啊!家丑不可外扬,千万不能说啊......难道她长期挨打就是咎由自取和活该吗?!那个人施暴就不该承担责任吗?!这不正是那些施暴者想要的逻辑和帮手吗?!
更有甚者,像我在《女博士找工作:山穷水尽还是柳暗花明?》说的那两位主管人事的女同志一样:你就一傻白甜,说啥我们都不能让你通过!其实这位女博士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所在单位全体人员的认可!
母亲节那天,一位网友看了我的博文来电话:张老师,你说的太及时了,现在不仅仅是女博士,是每个行业的女性都受到歧视啊,尤其是二胎政策放开以后,我们单位领导早就放话了:坚决不再招女生!尽管她自己也是女性、生的也是个女儿!她夸自己的女儿像朵花一样!说起来求职的女孩子都咬牙切齿的,她怎么就没想到她的女儿也会有找工作、结婚生娃的哪一天呢?!……
我真的想不通:这么说和这么做的人的心理状态到底是什么?!显示自己水平高还是回避现实?借着打击和折磨自己已经遭受伤害的同胞来获得些许的快感?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同流合污来讨好那些歧视的施暴者?……这对于她们来说究竟有什么好处?!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想到:
难道被歧视久了,也会得“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请勿对号入座,更不要传染这样的“病”。欢迎更多男女同胞来讨论如何解决“女性求职所遭遇的歧视”问题,而不是再去不现实地要求她们都去做“学术界的颜宁和演艺界的范冰冰”,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要去要求别人,大家都放平心态,出谋划策!
附录: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病因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
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
专家深入研究: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於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关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分析学的看法,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以最大化周边成人让他至少能生存(或成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综合征可能是由此发展而来。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重要范例。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通常有下列几项特征: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这四个条件下,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
1.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2.害怕:垄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3.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4.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治疗斯德哥尔摩首先要帮助受害者认识自己,发展受害者的个人潜能。帮助受害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不轻易屈服于现实。了解加害人的软肋伺机发起自卫性反击。建立限制加害人作恶的制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