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博文 求助:怎么写position paper讨论遥感尺度效应 中,除了建设性的帮助以外,博友们也提出不少疑问。试答复如下(按时间倒序):
1. 甘国靖 博主问:“不同分辨率、不同遥感数据所生成出来的定量遥感产品,相互之间不一致”,我感觉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不完全是尺度问题。
简答:同意。我讲了,“本文仅涉及遥感科学基础研究目前面临的尺度问题。” “遥感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不是不重要,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遥感与综合自然地地理学的交叉在我国科学界长期以来未受足够的重视”。回想遥感在我国发展的历程,我们重视过波谱、重视过图像处理、大气校正,重视过SAR、高光谱、高分辨率,。。。但遥感界除了一些零星的研究,有谁(高层)重视过尺度效应吗?在这点上,遥感界甚至不如GIS界重视。所以需要呼吁。好的迹象是基金委地学部开始比较重视了。但还需要大家的响应和支持。
“传感器的波谱响应,大气状况等的不同都会导致产品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也许比尺度造成的差异还大?或者是一个数量级的?如何将这些因素区分开来呢?”
简答:严格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统计结果的多因素分析。谁有把尺度效应作为因素之一的统计结果?我们现在的“框架”首先就是要搞一些统计结果。在此之前,谁要想说明哪一个因数最重要,都能找到特例。那么,试试混合像元对分类的影响?
2. 刘焕军 博主问:“I think it's hard to delineate absolutely uniform zones, because the uniform zone we defined is just relatively uniform, it can be divided even smaller units.
简答:当然。但是目的是什么?
“Could we study on some specific scales relating to representative spatial resolution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for example 1m, 30m and 1km?”
简答:当高技术领域的弟兄们遥感卫星已经上天,那么,传下来的空间分辨率是怎样就是怎样;地学口的弟兄们只好根据可用的分辨率卫图作能作的事。但是自然现象自有其法度,不太管咱们传感器设计的。所以这个specific scale首先是来自卫星用户(业主),其次是高技术的可行性(包括成本),如此反复,称为预研。国外的预研期很长,经费也充足,所以基本上能作到卫星上天,马上就能应用。很少有卫星在天上空转的事。
3. 刘良云 博友问:李老师,各学科背景的人对遥感尺度效应理解很不一致,是否先需要定义遥感尺度效应?
简答:道理是对的。但不同学科,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定义。比如,“科学”,大概有10种定义,“信息”大概有近百种。我们“3S”兄弟GIS,对尺度有四种定义。在这篇短文中我不敢定义遥感尺度效应,但按您的意见,我加上了两句:“这里也许也有必要介绍一下自然地理的“尺度综合”和我们遥感科学的尺度转换的差别。简言之,多尺度(分辨率等)的遥感图像能够提供从“点观测”尺度(代表区间)到地理现象尺度之间多级差的尺度。但是,遥感图像各有自己的分辨率、幅面、重访周期和波段选择。必须有可靠、便捷、自洽的尺度转换,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是不是能避免“定义”之争,也便于读者更清楚我在说什么?【1】楼镜子大师也有类似的问题,请二位进一步指教。
(未完,待有空再继续答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