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潜心研究18年,一朝开辟新天地,与宫崎骏撞脸的科学家的励志人生 精选

已有 12830 次阅读 2016-10-14 23:3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所走的路都是很细很细的

但小小的发现,能造成大漩涡


……


  2016年10月3日晚上6点30分,人们紧张的关注着来自瑞典的消息

  瑞典科学院的终身秘书——Staffan Normark清了清嗓子,拨通了电话

  冷静而优雅的对电话那头说,“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call, very, important. From Stockholm


Staffan Normark


  电话的另一头,是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获得者

  这位和宫崎骏撞脸的科学家

  正是因研究细胞自噬现象而闻名科学界的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大隅良典(左)与宫崎骏(右)


  接到电话,惊讶不已的大隅良典差点没把手上的杯子给摔了

  他急忙将桌面上厚厚一叠的资料放到一旁,打开了电脑

  电脑上,是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直播画面


  

观看诺贝尔奖直播的大隅良典


  大隅教授摘到诺奖桂冠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球

  蜂拥而来的记者将安静的实验室团团围住


  大隅教授笑容满面的接受了世界的祝贺

  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谦虚的说到,“我们的面前还是有许多未解决的难题”



  1945年2月9日,日本福冈,大隅良典出生了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小时候的他体弱多病却总是喜欢往外跑


幼年时代的大隅良典


  在他的眼中,大自然是个比什么都有趣的探险世界

  亮晶晶的萤火虫,蹁跹飞舞的蝴蝶,挥舞着手刀的螳螂


  在小河里捞鱼,挥舞着网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

  身边环绕着各种野物,野芹菜、木通、杨梅、野草莓…


  


  夏日的夜晚,可以躺在草地上听此起彼伏的蛙鸣

  抬头就是漫天的繁星,银河像地上的河流一样奔腾


  童年那些美好的记忆,是一切的起点

  那些触动了他心底最柔软地方的瞬间,开启了他对自然的爱



  在大隅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他在东京读大学的哥哥回家

  给他带回了几本关于宇宙、生物和化学的书


  书中描绘的奇妙世界一下子吸引了他全部的目光

  他突然觉得,每天看昆虫已经不能满足他了,只有了解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探索自然的奥秘


大隅良典与父母


  高中时代的大隅,曾经立志要学习化学

  每天下课以后,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大隅却一个人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做着他的小实验

  还曾经好奇的将医用酒精掺到蒸馏水里,喝得小脸通红通红的才回家


中学时期的大隅良典(中)


  高中毕业以后,大隅优秀的成绩让他足以选择日本境内的任意一所大学

  性格有些孤傲倔强的他没有报考父亲就职的九州大学

  而是执意选择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安田讲堂


  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学府,大隅也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化学了

  可冷静下来的他想到,化学已经是一个发展了数百年的基础学科


  固然科学始终是在不停的进步,可放眼望去,化学的领域的疆土已经基本都被前人开拓过

  他并不想做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啊,他想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慎重的考虑之下,大隅在大二那年分专业的时候

  放弃了曾经心爱的化学,选择了那时还在萌芽阶段的生命科学


  一路读到了博士的大隅并没有像某些天才那样少年成名

  回忆起自己本科到博士的那9年时间,大隅只说了一句话,“表现一般,没做出什么东西来”


  到1972年博士期满毕业的时候,大隅连论文答辩都没通过

  他只好又花了两年时间读了博士,终于拿到了学位


东京大学


  虽然读书的时候没有做出过什么东西

  大隅却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梦想


  童年那些闪闪发光的记忆还在催促着他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

  当时的日本,可以让他选择的研究所的职位实在是太少了


  无奈之下,他带着导师的推荐信告别了故乡

  大隅远渡重洋去了美国,进入了杰拉尔德·埃德尔曼(Gerald Edelman)的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


杰拉尔德·埃德尔曼


  埃德尔曼是197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获奖的时候才34岁,是免疫学研究方面的青年才俊

  当时不少研究生都希望能拜入埃德尔曼门下学习,可对于大隅来说,在美国的三年是他“这辈子最艰难的时光”


杰拉尔德·埃德尔曼


  带着浓重日本口音的英语并不是他遇到的最大障碍

  最大的问题是,他一直以来研究的都是大肠杆菌,可埃德尔曼的实验室主要研究的却是发育学


  对发育学一窍不通的大隅只好从头学起,比如,小白鼠的试管受精

  就在大隅抑郁的学习着发育学研究的时候,实验室里来了一位叫麦克的新同学


  

麦克·贾温斯基


  麦克在实验室里介绍着他的研究方向

  正在做实验的大隅远远的听到了“酵母细胞DNA复制”几个字


  他的眼睛突然一亮,立即决定要加入麦克的研究

  从这一天开始,大隅便与酵母结下了不解之缘


酵母细胞


  三年的博士后研究结束后,大隅回到了日本,在母校东大就职

  回到日本的大隅默默无闻的当了9年的实验室助手,2年的讲师


  到了1988年,43岁的大隅才成为了助理教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

  与那些高大上的实验室比起来,大隅的这间实验室小得可怜


  这间小小的实验室里只有他和他的两个学生

  可是小归小,大隅终于可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


  


  在大隅到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的那一年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了一位研究溶酶体的科学家——克里斯汀·德·迪夫


  也是在那一年,“自噬”这个词伴随着迪夫成为了年度热门词之一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细胞自噬过程中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动物)或液泡(酵母和植物)中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


细胞自噬


  当时的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能够将自身的成分用膜包起来,再运送到溶酶体里降解掉

  可整个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还处在重重的迷雾当中

  正因为关于细胞自噬作用研究领域的空白,才激发了大隅研究细胞自噬的兴趣


  向来不喜欢研究热门课题的大隅毫不犹豫的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细胞自噬

  纵然这样的冷门课题难以申请实验经费,他也完全不在乎


  


  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他开始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细胞自噬的研究上

  合适的实验材料是研究的基础,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可是人体细胞又复杂又脆弱,基本不可能拿来做实验材料

  回想着自己之前的研究,大隅突然想到了酵母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还和高等植物细胞很相似

  而酵母细胞里面的囊泡和溶酶体十分的相似


酵母的出芽生殖


  相较于人体细胞,酵母更容易进行研究

  “用酵母,你可以回答关于生命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问题”


  大隅决定,就使用酵母细胞来进行细胞自噬的研究

  可当大隅将酵母细胞放在显微镜下面的时候


  他意识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酵母细胞很小,在显微镜下面它的内部结构模糊不清

  都看不清内部结构,那怎么能用酵母来研究自噬现象呢

  说不定酵母根本就没有自噬现象


细胞自噬


  万事开头难,如果不能证明酵母细胞有自噬现象,后面的实验也没办法做了

  大隅想,既然酵母的囊泡太小,看不清,那就想个办法让它变大吧


  显微镜是没办法了,最大也只能放大那么多倍

  那就只能在酵母身上下功夫


光学显微镜下的酵母细胞


  没有文献可以阅读,没有前人的实验可以参考

  大隅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先做一些推论与猜想


  自噬嘛,过程观察不到,能看到结果也是好的

  假设酵母细胞有自噬的作用,那么在阻断了液泡中蛋白质分解过程以后,自噬体应该能在液泡中积累,就应该能在显微镜下看到


自噬体在酵母细胞内积累


  但是又要如何阻断酵母液泡中蛋白质的分解呢

  那时候还没有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想要得到某种“特立独行”的细胞,就只能诱导突变


  5000多次的实验后,大隅培育出了缺乏液泡降解酶的酵母细胞

  再通过使细胞饥饿,大隅试图激发酵母细胞的自噬过程


细胞自噬


  他紧张的盯着显微镜,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变化

  几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大隅的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显微镜下的景象终于开始变化,大大的液泡里,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些囊泡

  随着时间的推移,酵母细胞的液泡中充满了细小的、没有被降解的囊泡


  大隅兴奋的告诉周围的人,说他发现了有趣的东西

  他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拉着自己的学生让他们看显微镜下的酵母细胞


酵母细胞自噬实验(左图为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


  这是一个开始,不仅证明了酵母细胞中存在自噬现象,更无意中揭示了一种方法,一种能够识别和鉴定涉及自噬过程中关键基因的方法

  当酵母细胞挨饿的时候,它们的自噬体会积累起来


  而如果对自噬过程重要的基因失去了活性或者发生了突变

  那么自噬体积累就理应不会发生


  


  大隅将酵母细胞暴露在一种能引起基因突变的药物中

  接着,诱导酵母细胞发生细胞自噬过程


  他的策略奏效了

  在筛选了上千种不同的酵母细胞后

  大隅找到了15种和自噬过程有关的基因


上千种酵母细胞的突变型


  1992年和1993年,大隅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和《FEBS Letters》上公开了他的研究结果

  尽管到今天,这两本杂志的印象因子都不算高

  可正是1993年的这篇论文,奠定了大隅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之父的地位


  大隅的研究,让全世界的科研人员豁然开朗

  隐藏在迷雾中的“细胞自噬”终于现出了真身


  从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现象摇身一变成为了研究出了其调控基因的现象

  人们更是发现,细胞自噬与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了解细胞自噬的机制,可以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极大的帮助


与细胞自噬研究有关的疾病与生理过程


  在大隅研究细胞自噬之前,每年关于细胞自噬的文章不超过20篇

  而到了现在,每年关于细胞自噬的文章平均涌现出近5000篇


关于细胞自噬的文章数量变化


  大隅也接二连三的拿到了各种各样的奖项

  日本学士院奖、日本植物学会学术奖、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盖尔德纳国际奖、国际生物学奖、贝时璋国际奖…


  而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获得

  更是将大隅良典这个名字推到了全世界面前


  


  当接到了诺贝尔奖颁奖委员会的电话

  71岁的他还在实验室里忙碌着


  谈及自己的成功,大隅经常用“幸运”来形容

  他说自己正好赶上了分子生物学的黄金时代,见证了从无到有的历史

  可日本学士院却是这样评价他的,“一贯坚持研究细胞自噬,从不跟风”


诺贝尔奖委员会放出的用于形容细胞自噬的图片


  他的兴趣从来都在于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当发现了一个无人问津的课题,他会非常的开心


  就像他说的那句傲气十足的话

  “我讨厌与人竞争,没人做的领域,我身为先锋,开疆辟土,这样比较快乐。”


  


  每个人只要尽自己所能,盯住一件事,持之以恒

  一生做出一点点实实在在的事儿,就足够了

_____________

  

我们同样热爱科技

对科技未知充满孩子般的好奇

为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一切改变感到热血沸腾

我们将科技的感性给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08762.html

上一篇:战斗在前线的“流感侦探”,带领中国突破禽流感病毒大军
下一篇:这个伟大的疯子用尽一生去和命运博弈,诺奖因他更增光辉!
收藏 IP: 116.21.129.*| 热度|

29 田云川 梁洪泽 徐令予 强涛 李品 白龙亮 张培昆 刘学武 柳林涛 韩庆帅 张家峰 李毅伟 毛秀光 李土荣 马志超 sulailai123 xchen liuhaoa1234 shenlu neilchau xlianggg zhanghongyan bridgeneer zjzhaokeqin 笑傲江湖 qzw jollyking ddsers guhanx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