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博庭
近年来,由于造谣记者通过造谣诬蔑中国的水库大坝就可以获得国外某些极端环保组织给予的名利,所以,确有少部分缺乏职业素养记者经常公开的利用各种机会编造谣言诬蔑中国的水库大坝建设和水电开发。例如,第一财经日报的章柯,就是一个经常利用公共媒体诬蔑中国水资源开发的造谣记者。
早在2007年该记者章柯为了反对我国的水电开发,多次公开造谣说中国的水资源开发已经严重过度,并说“我国四川云南等地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达到100%”(参见:《水电开发该降温了》)。然而,目前我国的云南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干旱,前不久,云南水利厅的厅长还在电视上介绍说,云南的水资源并不缺,遭受干旱的根本原因是水资源开发程度太低,目前才只有百分之七。
前几天,章柯的另一篇《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站?专家激变》文章,完全是自己炮制出的一场假“激辩”。记者先是造谣说“张博庭此前撰文称,‘水库触发了地震却有利于地震能量的提前释放,因此,不仅地震高发区可以建设大型水电站,而且,越是地震高度危险的地区,越应该考虑变成水电站的淹没库区,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大地震带来的损失。’”,然后再让不了解情况的专家们对他编造的谣言,进行批判。
这句话的前半句是我说的,但后面的说法则完全是章柯自己编造的。其实,前半句的“水库触发了地震却有利于地震能量的提前释放”说法,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水库地震的能量非常巨大,根本不可能是由水库中的水造成的。例如,汶川地震产生的巨大能量,将远远超过把地震时紫坪铺水库中的水,全都变成最高效汽油。因此,即使是水库地震,其能量一定也是来自自然界中地壳板块运动(即天然的构造地震)。水库本身不会造成地震,只能触发天然的地震。这也是国内外科技界普遍认可的结论。
水库触发地震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水库蓄水后的渗流降低板块之间的摩擦力,导致正在积蓄中地震能量提前爆发造成的。所以,国外还曾经有过专门用高压水井注水的方式,来逐渐促进地震能量释放,减轻地震灾害的尝试。这个事实一方面说明,高压渗流降低板块之间的摩擦力,导致正在积蓄中地震能量提前爆发的科学假设,是成立的。另一方面也能说明,水库触发的地震也具有向地层下高压注水逐渐促进地震能量释放,减轻地震灾害的相同作用。对于这个客观的事实,不管是什么行业的专家,只有相信不相信的选择,而没有什么可激辩的余地。
至于“不仅地震高发区可以建设大型水电站,而且,越是地震高度危险的地区,越应该考虑变成水电站的淹没库区,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大地震带来的损失。”的说法,完全是章柯自己想象或者说是故意编造出来的。看到“越是地震高度危险的地区,越应该考虑变成水电站的淹没库区”这种说法,就能知道谎言的编造者缺乏基本的工程技术常识。
首先,所谓水库的淹没区是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区域(满足相对周围山体位置较低的蓄水条件),并非是人们可以任意确定的范围;其次,我国西南地震高发区的范围非常大,神仙也没有办法把整个四川、云南省都淹没到水库里。然而,无知的章柯竟然先编造出来一个漏洞百出谎言,然后再让一些完全不了解水库和地震情况的专家,对他编造出的谎言进行毫无意义的激辩。对于任何一位稍微懂得些工程和地震的专家来说,这种说法都绝对是毫无常识的谎言,根本就不可能与之激辨。
事实上,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即是地震高发区,也是我国的重要“水塔”的客观现实,我们必须要要解决好地震高发区的水库建设矛盾。因此,我一贯强调的是《地震高发区水坝的抗震安全有保障》而绝不是所谓的“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站”。
章柯的另一个骗术是先编造说“张博庭撰文称,汶川地震没有给当地水电工程造成影响”,然后再进行一番批判。汶川地震到底给没给当地的水电站造成影响?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如果真有某个专家敢这么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不仅相当于当众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而且也没有一个媒体会愚蠢到公开发布这种谎言。如果事实不是这样,我们不妨请章柯把“张博庭撰文称,汶川地震没有给当地水电工程造成影响”的具体出处,交待清楚。否则的话,记者还是用自己编造出一个谣言,然后再利用客观事实进行谣言批判的做法,似乎是在玩一种贼喊捉贼的文字游戏。
其实,张博庭的原话是“要说到建筑物的抗震的设防,我国的水电建设到有很多经验可以汲取。与我国的工民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完全不同,由于我国的水电开发建设普遍比国外发达国家要晚几十年,所以,我国水电建设的后发优势极为明显。在抗震能力的方面也是一样。正因为此,才会有在汶川8级大地震的主震区内的2000多座水库大坝和水电站,无一垮坝的结果。”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也曾经这样说过“好在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基本上已经能够保障所建设的水库大坝经受着各种地震的考验了。特别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相当于对震区内的两千多座水库大坝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抗震试验。震后的结果让全世界的水库大坝建设者,都对水坝科学抗震充满了信心。”
当然,让记者章柯产生误解和反感的是我经常会强调水库大坝和水电站在地震中的减灾作用。不过,这的确是一个社会舆论经常忽视,并特别需要专业人员予以披露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不仅没有一个人是死于紫坪铺水库的修建,而且,如果没有紫坪铺水库的话,汶川地震的死亡人数,肯定还要大幅度的上升。首先。紫坪铺电站所在的区域就是强震的震中区域,如果不是因为修建水库让紫坪铺的村民全都搬迁出去的话,我们不知道紫坪铺村能有多少人能躲过这场劫难。因此,才有地震后水库的一些移民敲锣打鼓的到紫坪铺电站表示感激。其次,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通往重灾区所有的道路几乎都被山体掩埋。而只有水库的宽阔水面,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救生通道。如果没有这条生命通道,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要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挖掘和救援而死去。
再有,不仅紫坪铺水电站在地震中发挥了重要的减灾作用,震区内的其它很多水电站也不例外。事实上,任何水电站修建之后,一定会提高该地区的整体抗震能力。因为,我们不仅要保障水库大坝电站具有抵御地震的能力,而且还必须要对周围的山体边坡进行抗震处理。
例如上图是紫坪铺水电站大坝坝肩周围的山体,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你说它还能不安全吗?实际上,通过我们的汶川大地震后的真损调查发现,汶川震区内所有的水电站周围,凡是经过工程处理的边坡,没有一处发生滑坡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在哪里建电站,不仅要保障大坝、电站的安全,同时也还要保证周围山体的安全。所以,当大地震发生时,修建了水电站的地方,通常要比没建电站的地方更安全。
不仅如此,大地震之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已经建成十年之久的沙牌水电站的水库库岸,居然没有出现一点点滑坡,而紧连着大坝下游的河道则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这说明水库的修建和反复的水位波动,已经让水库周围的不稳定的地质滑坡体都释放出来了,所以即使发生了大地震,水库库岸也没有什么可滑下来的东西了。
震后的沙牌水电站上游 震后的沙牌水电站下游
汶川大地震的震损调查结果充分证明了,水库水电站的修建一定会从客观上大大的减少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其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人们把奔腾的江河水用来发电,势必会大大降低水能对岸坡的冲蚀能力,减少江水对河谷的急速深切,使河流发育趋于缓慢、稳定,最终会从根本上大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二是,在工程修建过程中,为了减少滑坡通常都要对主要的滑坡体进行人工排除,或者护坡(包括混凝土喷涂、打入抗剪滑桩和预应力锚索固定等)处理。大大减少了滑坡体的数量。三是,在水库蓄水的初期,对前面工程处理之后还不能完全消除的滑坡体或者说是潜在的滑坡体,提供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经过几次蓄水、泄水,这些滑坡体都被释放之后,新的库岸肯定会变得更加稳定安全。
总之,有关水电开发建设的地质减灾作用,我们已经根据清华大学的三次现场试验结果,拍摄成了科普专题片(水电开发与地质减灾),保存储在中国科协的科普资源库中和我们学会的网站。有兴趣的同志可以随时观看。最后,我们还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对于地震还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尽管不科学的水电建设确实会增加地质灾害,但是,科学的水电建设不仅能够抵御大地震,而且也能产生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
记者造谣的原文《地震高发区宜建水电站?专家激变》参见:http://news.bjx.com.cn/html/20130502/432134.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