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4583)中分析说明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战略已难以为继,到了必须调整的地步,新的战略应该为“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稳定规模比较容易实现,在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下通过招生计划就可以实现控制规模,新战略的关键是如何优化结构,结构的调整则会涉及到学校的切身利益。
这里讲的高等教育的结构主要是指培养不同人才的学校的比例结构,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一致。前文指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三类:操作型人才、管理与技术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三种人才的数量呈金字塔结构,其中操作型人才占到60%以上,而真正从事技术开发的研究型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不超过15%,其余则是从事一般技术支持与服务、日常事务与管理的人才。
而现在高等教育的结构显然与这种人才需求结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与普通本科的比例倒置,普通本科的学生数量超过了高职学生,普通本科的数量也超过了社会的需求,适合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工作大约在200万左右,而招生超过了300万,造成了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不如高职毕业生好找的局面。因此在保持整体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必须压缩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规模,适当扩大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经过3-5年的调整普通本科院校招生规模控制在200-250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在400万左右。
二是普通本科内部差异性比较小,没有明确区分管理与技术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虽然普通本科院校分为一本、二本和三本,但其培养人才的定位没有明显差异,各学校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大同小异。有些学校通过基地班的形式培养研究型人才,但基地班的数量较少且覆盖的面较小。这些学校的招生规模都很大,造成了教学资源紧张,形成的校园文化不利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把本科院校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研究型高校,这类学校走中国科技大学的发展思路,本科生的数量与研究生相当,本科教育以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人才为目的,力争成为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校。这类高校的数量和规模都不宜太大,承担起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任。另一类则是培养一般管理与技术人才的高校,这类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为己任,这类学校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主体,数量比较多,规模比较大。
高等教育就构调整的方法比较多,我认为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把现有普通本科院校分成三类分别调整:
1.把以211学校为主体的部属重点院校调整为研究型学校,211高校基本涵盖了我国最优秀的高等学校,这类学校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都很强,具备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能力。国家对这类学校投入很大,他们也理应承担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任。对于这类学校要压缩其本科生的规模,适当扩大研究生的规模。
2.把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科研能力不强的学校,特别是近期升为本科院校的学校调整为职业院校,弥补高职院校中本科院校少的问题。这些学校的名字可以不改,但培养方案和办学思路必须向职业教育转变,在招生的时候就明确是高等职业教育,这样可以让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降低其职业期望。
3.其余本科院校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以培养管理与技术人才为目标,对于这类高校要稳定本科生的规模,适当压缩研究生的规模。
本科院校的划分不应以人为的标准评价和确定,实际上对学校的最好的定位和评价就是招生中学生的认可,因此建议以现有一本和二本的划分为基础,根据第一志愿录取率进行调整,具体做法如下:
每年以10%或20%的比例缩减一本和二本的总体招生数量,提高分数线,统计每个学校每年的第一志愿录取率,如果连续三年低于某个值的话就将其调整到下一批次录取,降为下一级院校;如果学校录取学生中分数超过上一级分数线的人数连续三年超过半数或一定比例,可以申请在上一批次招生。在一本和二本总人数缩减的情况下,必然会有部分高校因为社会认可度不高被调整到下一级,或者主动减少招生规模。经过三到五年的调整使得3个批次本科的招生比例为20:30:50左右,这样形成金字塔形结构。同时给三本院校一个过渡期,如果搞得好的话有机会成为二本院校,如果三年内不能成为二本院校则走职业教育方向。三年后一本和二本院校统一称为大学,三本院校改为学院,那些升二本无望的三本院校可以提前走职业化道路,在职业教育的竞争中领先一步。
为了体现公平,应提前三年把改调整方案和标准公布,并且规范学校的招生行为,避免不正当竞争,确保调整正常进行。同时这也是对过渡期的学生负责任的行为,三本的学生入校时就知道自己走的是职业教育的道路,在就业选择上就不会期望值太高。
三本院校改为职业本科院校有以下优点:
1. 缩减普通本科的招生数量,增加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解决职业教育本科层次院校少的矛盾,我国现在职业教育以专科为主,本科院校较少,如果从现有职业学校中提升质量无法保障,而三本院校本身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要比职业院校好些;
3.改变学生的预期,现在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经过大学四年学习,成本增加对就业的期望也增加,都想成为管理者。通过这种调整后学习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只能走职业化道路;
4.社会也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类型确定招聘类型。
以上方法仅是个人的不成熟思考,难免有偏颇。但愿拿出来供关心高等教育的朋友讨论,抛砖引玉,欢迎指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