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想录--我思故我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zh

博文

从老师的批评权谈起

已有 4540 次阅读 2009-8-30 10:29 |个人分类:社会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教育部的一纸通知引起了关于教师批评学生的讨论,老师批评学生本是极其平常,也很正常的事情,自古就有“教不严,师之惰”的名言。但不知从何时起这却成了问题,现在竟需要教育部明文确认,可见其严重性。
    为什么本很正常的事情成了极其不正常的问题呢?绝非一方面可以负责,细想起来以下几方难逃其责:
   1.学生—学生心理素质差,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动不动就以极端行为回应老师的批评。这是老师不敢批评的直接原因,但不能只责怪这些年少的学生,而应该深究一下什么学生的心理素质差?为什么不能接受善意的批评?为什么会采取极端行为?
   2.家长--家长应该为这件事负主要责任,现在的家庭教育多是表扬式教育,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少批评甚至不敢批评,所以现在的孩子没有挫折经历。试想如果孩子连最亲近人的批评都不能接受,又怎么会接受老师的批评呢?这是其一。其二出现老师批评学生的事件后,家长不是从学生的角度找问题,配合老师做工作,而是到学校状告老师,甚至找人修理老师,如此一来只会助长学生的行为。试想如果孩子第一次对老师批评不满的时候,家长坚决地站在老师的一边,对孩子的过激行为绝不妥协,孩子以后还会再有极端行为吗?
    3.老师--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绝大多数老师是好的,但也不可否认少数老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不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学生比较难接受。同时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老师接受学生家长的礼物和吃请,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自然不能做到公平对待学生,自毁形象。试想一个不能让学生信服的老师的话,学生怎么会欣然接受?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又这么有个性。
   4.学校—学校的表现越来越让老师寒心,作为老师的单位,也是老师唯一的靠山。但出了事以后学校首先想到的是推卸责任,让老师独自承担,甚至于还要处分、开除老师。虽然批评学生出现极端行为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对老师而言就是极其严重的后果—工作不保且还承担民事责任,所以老师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放弃批评权是老师的理性选择。同时学校领导在家长,特别是强势家长面前的软弱也助长了家长的强势。
    5.媒体—媒体在起这件事上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对极端事件的大量报道、电视剧中的范例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效仿,媒体往往只是报道了事情,而没有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件。
    一种可怕的趋势是媒体在不断的丑化老师,使得老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和地位都受到了损害。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对老师队伍中的不法行为大量报道,甚至于不断放大。老师作为人数最多的一个社会群体之一,出现部分不法的人在所难免,但总体上老师群体不法的比例要比其他群体低。由于人们对老师的道德要求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所以这种反差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媒体就利用这一点来提高关注率。有时不法行为与教师身份无关,也要突出其教师身份,前一段媒体报道上海一老教师杀死有外遇的老伴一事,其杀死老伴与其教师身份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已经退休多年,社会上这种事情应该不少,但标题上却突出教师杀人。殊不知媒体的这种行为带来了很坏的影响,教师在社会和孩子心中的形象受损,又怎么形成尊重老师的社会氛围?如果孩子不尊敬老师,又怎么会听老师的教诲?
    批评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不告诉他并责令其改正的话,就会积小错成大错,一失足就会成千古恨。现在的老师不敢批评学生,不去行使批评的权利,还能指望谁来批评孩子呢?指望那些整天忙碌的家长吗?他们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即使有时间也不一定会关心孩子的事,因此必须让老师的批评权回归。
    老师批评权的回归不是单靠教育部的一纸文书就可以解决的,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无论是家长、学校、老师还是媒体社会都要改变上述不正确的行为和认识。
    最为关键的是真正形成一种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如果家长不尊师,又怎么要求孩子尊师呢?虽然现在社会把老师的名挂的很高,美曰灵魂的工程师,但尊师更多的是形式,又有谁真正把老师当回事?请想一下一年里你给自己的老师联系过几次、问候过几次?教过自己的老师尚且如此,更不要谈其他老师了。尊师不应该是一个口号,应该从一声问候开始。每个人的老师会很多,但其中必有一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或是启蒙老师、或是授业恩师,亦或导师,就让我们从他们开始行尊师之实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4287-252267.html

上一篇:浅议做学问与搞学术
下一篇:大学扩招的利与弊----高等教育思考(一)
收藏 IP: .*| 热度|

1 刘晓瑭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