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本是昨天想发的,但是写了热点博士生和待遇问题,很长,就将这么重大的两件事放下了。今天是七夕,中国的情人节,年轻人去过节了。
刚才从深圳看望实习的学生回来,上网看看图片,看到了一系列8张这样的图片,很是感慨,就再将过去的事件捡起来说说。
舟曲泥石流灾害已致1200余人遇难,500多人失踪。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
这是我们经历的第三次全国哀悼了,汶川、玉树的灾难还历历在目,舟曲的灾难再次发生。
事实上,今年夏天,洪水淹没的不仅仅是舟曲。疯狂的洪水从南到北肆意发威,甚至是一向干旱的西北也无法逃脱。这个幽灵还在中华大地上游荡,舟曲是牺牲最大的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灾难发生了,很多分析原因的文章涌现,但仿佛多余,我们得面对这恐怖和折磨,能做的就是自救和互救,以及忍受悲伤。
让我们为所有受灾地区遇难的同胞志哀!
在这样的一天,我们还应该为1931年到1945年为中华民族走出日本蹂躏而献出生命的同胞志哀!
可是这一天,我们没有看到国家意志的纪念,只是各地零星地进行一些纪念活动。南京的纪念活动是摆放6380双布鞋,以纪念二战期间在日本遇害的6380名被强掳的中国劳工。这些遇害者当然值得纪念,但为什么不同时纪念南京大屠杀遇害的同胞呢?其他地方也有活动,包括学术讨论、座谈会等,但多半是民间的或者学术机构的主办的,不要说没有国家级的,连政府的都没有,这才是真正的可悲!
倒是发动战争,欺凌亚洲多国的日本从来不承认自己的侵略,从不为战争给各国造成的灾难和痛苦道歉;而是年年高调纪念广岛原子弹的死难者,还要求美国道歉,今年更是神奇,联合国秘书长和美国驻日大使到场,日本人更是用一贯的手法掌握了对战争解释的话语权;8月15日高调纪念战争中的死者,不断地参拜靖国神社,如果哪年不参拜,倒好像给亚洲受侵略国家的恩赐。
这世界怎么就黑白颠倒了?是非不分了?这能怪谁呢?
联想到前几天,好像是8月10日,日本首相高调向韩国道歉,并承诺将在“不久的将来”,向韩国移交包括《朝鲜王室仪轨》等图书在内的源自朝鲜半岛的一些文物。为什么只向韩国道歉呢?
今年是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100周年,为了进一步推进日韩关系,维持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日本政府考虑再三,最终刻意选择这一时机,冀图通过再次发表“首相讲话”,来向外界展示民主党政权对历史问题的基本认识,促进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吊诡的是,日本从1895年统治台湾,何时向台湾人民道歉了,为什么台湾原住民想从靖国神社将自己的同胞迎回家乡都不能呢?
再看看“首相讲话”中“认为日韩两国是拥有民主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等相同价值观的最重要最密切的邻国”,这说明日本仅是因为价值观这种抽象的理由对日本犯下的罪行进行向韩国赔礼道歉,那么就意味着他完全可以用同样的理由来拒绝向中国、朝鲜等谢罪。这就是日本的“价值观外交”。
但是台湾也是拥有相同的价值观的人民啊,为什么不向台湾人民道歉呢?
看来除了日本人的偏执和狂傲外,只能怪我们两岸自己了!
首先,我们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的纪念日,8月15日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日子,9月3日是签订协议的日子,当年国民政府将9月3日定为纪念日,共和国政府似乎也接受过来了,但是至少很少人知道或纪念,更多的人认可8月15日。国家没有标志性的纪念场所,没有名正言顺的宣泄抗战胜利情绪的渠道,缺乏胜利的自豪感。
其次,现在很多论调在说,抗日战争不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不但台湾现在没有胜利日,只有终战日,连大陆的网民也在不断强化这点,每到看到听到这些言论的时候,心头仿佛在滴血;有多少台湾人也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谎言啊!这次台湾行,我感到现在的台湾人认为日治对台湾是有益的,修了哪些路、盖了哪些房、建了哪些厂,却不太说日本人在台湾做这些事的目的是掠夺资源;还说劣质的大陆游客吓跑了优质的日本游客。是啊,谁能想象文质彬彬、点头哈腰的日本人能是杀人魔王呢?
第三,国共两党对抗战历史的描述各执一词,这当然只能让日本人窃笑了,还谈什么道歉?因此在两岸还未实现统一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真诚地面对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不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都是民族的英雄,两岸的统一一定要建立在统一的历史上。
第四,要更好地发展,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只有比日本更强大、更文明,这个奉行实用主义的民族才会低头认错!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后代不会忘记那段血腥的历史,不会忘记那些牺牲的军人和罹难的百姓。
为此,我们不但要知道我们的民族饱经苦难,要永远记住那些为反抗外侮、为国捐躯的无数仁人志士,誓言再也不要战争。
更要提升抗战纪念的级别、规格、规模,而且要每年举行,常年不懈,开放各类相关的纪念馆和博物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人们牢记历史,自觉抵制各种美化侵略的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战争,君不见欧洲和日本的右翼分子日益猖狂,美国的全球战略虎视眈眈,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是很多时候战争会找上门来,我们将如何?
最后,让我们向所有抗日战争中的死难者志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