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猎豹是非洲最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地球上还剩下不到7,000多只成年猎豹。猎豹最重要的活动地区是在纳米比亚中部。但在那里,猎豹不是生活在国家公园内,而是游荡在私有的土地上。
有些当地牧民经常抱怨猎豹总来捕食他们的牛,给他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其他牧民表示,他们与猎豹和平共处的还算不错,没有任何严重问题。
柏林莱布尼茨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研究所的生态学家约尔格·梅尔茨海默听说这件事以后,最初也想当然地以为,那个地方所有的牧民的牲畜,应该都有被猎豹捕食的问题。只不过有些人比其他人,抱怨的更大声一些。
但是,在追踪了50头戴无线电项圈的猎豹的行踪数据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初始判断,猎豹的捕食行为好像的确有一种模式。在他的团队进一步研究了过去十年里,106头猎豹的无线电项圈定位数据以后。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了。现在,他不仅明确地知道,猎豹在那些地方更经常做案,而且他也找到了一个与猎豹和平共处的巧妙方法。
梅尔茨海默的团队发现,在整个猎豹活动的地域中,均匀分布着一些猎豹的信息交流中心,那里是猎豹经常光顾的地方。
猎豹是一种独居的,但是有社交需求的动物,它们之间需要经常交换信息。它们通常不见面。但是它们会在醒目的地标上,使用尿液或粪便留下自己的痕迹,以便相互交流。
可以把这些信息交流中心想像为猎豹喜欢光顾的”咖啡馆”,猎豹在那里交易信息。尽管这些信息交流中心面积仅占活动地域的10%,但猎豹们的大部分时间(有的是全部时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这是猎豹们世代相传的一个传统。这些通信中心中的一些基本标记位置是众所周知的。当地牧民从他们的祖父那里,早就知道了这些标记树。养狗遛狗的人都知道,附近的狗们都喜欢在那些树下撒尿。
当地牧民从未意识到,如果他放牧的牛群与猎豹的通讯中心重叠,他的牛群受到的猎豹的光顾就特别多,猎豹捕食的损失就特别大。
梅尔茨海默认为,如果牧民把他们的牛群搬迁到远离猎豹的信息交流中心的地方,猎豹捕食的损失就会大大减少。
经过一番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以后,有35位牧民同意试一试。总体而言,被猎豹捕食的牛犊数量下降了86%以上。这意味着猎豹并不是非吃牛肉不可。他们只是扑食任何容易抓到的食物。如果不是牛,它们会追捕其他有蹄类动物,例如跳羚或羚羊。
这个案例说明,猎豹捕食牧民的牛犊问题是可以妥善解决的。猎豹不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农民不必把猎豹统统斩尽杀绝。事实上,牧民可以与猎豹和平共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可以和谐共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8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