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罗伯特保尔森(Robert Paulson Sr) 在密执根州的底特律市东部拥有一家小型模具厂。由于工作关系,我去过他那里几次。在技术交流讨论的时候,感觉他很聪明,很有实际经验,很乐意接受新技术,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比较靠谱,是那种一点就通的明白人。因为认识他好几年了,工作之余也唠一些家常的事情,对他的故事了解一些。
美国有成千上万小型家族企业,他的模具厂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老罗的父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拥有一个小作坊,为底特律及其周边的汽车工业做一些冲压模具。早在他五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到厂里帮助干一些很简单的活。比如用耙子把冲模里面冲下来的废料扒出来,防止废料堆积。他念小学和中学的时候, 下课和周末时间,也经常到厂里干活,学习模具制造所需要的所有技术,包括车间里各种机床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以及相关各工种的实际手艺和各种做模具的实用知识。这样的童子功,使得他的动手能力极强。中学毕业以后他到亨利福特的技术学校学习了两年,然后就正式到自己父亲的厂里工作了。十八岁的时候,他就能从头到尾完整地设计制造出一套让顾客满意的模具。后来他一边在厂里工作, 一边帮助父亲管理企业,学习市场,财务,销售,管理等等企业经营方面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参与和上下游的单位打交道,建立自己在江湖上三教九流的人脉网络。再后来,他就从父亲手里接下了这个工厂。
今年他已经69岁了,还每天到厂里工作,不愿意退休。说是不知道真的退休以后,一天到晚干什么,有点怕寂寞。他说他虽然在佛罗里达的海边有房子,有游艇,但是一年也去那里住不了几天。我看,他这种人不缺钱,工作是为了兴趣,也是一生的惯性决定的,改不了。恐怕要做到生命的最后一天。美国做学术,做技术,做实业的人里面,我认识的像他这样的人不少。
早在十几年前,他就把厂子交给他的儿子小罗打理。他的儿子和他一样,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到他的厂里工作,学技术,学管理,跟他当年的经历一样。
如果按这个套路培养,家族企业的后代当然不会被娇生惯养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纨绔子弟。
我问他,你的孙子是不是也要如法炮制,沿着这个套路培养成接班人,十几岁的时候到厂里从底层开始工作,然后接管你们这个家族企业。
他说不会了。他有一个十七岁的孙女,一个14岁的孙子。他们都对继承这样的制造业家族企业没有兴趣。他们的兴趣是上大学,学习计算机有关的专业,毕业后也许比较好找工作。
这让老罗很无奈。目睹三十年来的全球化对美国制造业的冲击,眼见得许多与他们相似的大大小小的模具厂陆陆续续地关闭了,模具订单越来越难找,模具的价格越压越低,来自国外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老罗也不知道他的企业还能开多久。还是让孙子辈的后代们面对现实,另找活路为妙。
因为是一个小型家族企业,所以这个公司并不是很大。员工最多的时候也就是50名左右。平时我去的时候,在车间里也就看到有十几个人在工作。每一名员工好像都是一专多能,什么活都能干。很多员工跟着他们父子俩干的时间也相当长,也有员工父子都在这里工作的。这样的企业像个由许多关系密切的家庭构成的部落一样,大家的关系长期而稳定,雇主对员工比较好,员工对雇主的忠诚度比较高,不像大公司里的人际关系那么冷漠。这里的员工们普遍很勤劳, 工作很努力,眼睛里有活儿,不像大企业里的很多员工那样懒惰,有空就休息。
这类公司规模不大,技术很专一,在行业里他们的技术水平比较高,口碑和信誉都挺好,靠自己精湛的手艺吃饭,与上下游的关系长期而稳定。
在罗家父子这样的美国家族企业里,可以看到典型美国人的工作态度,肯干,认真,务实,好学,敬业,愿意用自己的汗水和手艺,为自己家人挣一口饭吃。可惜全球化剥夺了美国制造业的很多工作机会,他们的订单日渐稀少,空有一身本事,恐怕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