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inh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iminhu

博文

好的导师可以因人施教 精选

已有 6638 次阅读 2011-7-20 06: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一位好友2008年在国内获博士学位后在中科院做了一期博士后,紧接着在美国一所综合排名在70左右的大学找到一个博士后职位。在朋友去美国报道的那天,他的导师亲自开车去机场接他,好友既高兴又感激!在驱车去学校的路上,导师问了一个让我朋友剖感意外的问题?你博士后出站后打算进工业界还是学术界?在美国择业还是回国?朋友暗自寻思,我博士后工作还没正式开始呢,怎么就想起问我这样的问题?考虑到自己的父母、家庭都在国内,朋友思量了一会儿试探着回到说可能会回国作研究吧。他导师说你先不用急着回答我,可以先考虑大半年然后再回答我。

    导师接着说,我招的第一个博士后是一个意大利小伙,叫Fabio,非常热爱研究。他到我的实验室的当天我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呵呵!小伙子和你的回答一样,因为意大利人的家庭观念也很强。Fabio博士后出站去了爱尔兰国立大学做了3年的研究,最近刚刚在意大利国内一所大学找到永久教职。你知道吗?Fabio在意大利找到永久教职前曾给我写信提及想在美国发展,这让我感到措手不及!导师补充说在你明确博士后出站的就业意向后,在接下来的2-3年时间内我就可以适宜的按你的就业意向对你进行指导和培养,包括人际关系、工作关系、职业规划、申请绿卡乃至移民等等。毕竟,在中国和在美国、在工业界和学术界,职业发展的路径、环境和机遇是不一样的。此时此刻,我的朋友才真正明白导师谈话的真谛!

    我真的为我朋友有幸碰到这样一位好导师感到高兴,真正的羡慕嫉妒恨!!

    其实,个人认为国内的导师在招收研究生时何尝不应该关心一下学生未来的就业意向呢!当然,这对研究生本人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他们要明白自己已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要有诚信,特别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承诺过的话就要努力做到,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困难也不应放弃!其次,他们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喜好什么、适合从事什么,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上完研究生第一年的基础课后应该对科研工作、科研生活、科研本质有些基本的认识。

    作为导师,在学生正式进入实验室后有必要和他们进行一次推心置腹、坦诚相对的谈话,真实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未来就业意向。对于那些想靠读研找个好工作、为考公务员创造条件或者仅为一张文凭的学生,导师可以直接告诉他们这样的研究生不上也罢,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现在硕、博士找工作压力太大,你们毕业后藉此找到工作的难度非常大,这是一种对导师、学生双方负责的态度,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节省教育资源;对于那些对科研已有基本认识并展示出一定兴趣但目的方向尚不明确的学生,导师则应该尽力培养,找到学生身上的亮点并细加雕磨,说不定就能发掘一个或几个颇具潜力的千里马,而自己就能成为人人称道的伯乐了。对于那些有意藉研究生学习为一个跳板希望进入更好的机构(包括出国)读博或博士后的学生,导师也不应责备,相反应在指导学生完成课题计划的基础上为其寻找机会、担当推荐人的角色。毕竟学生有这样的追求不是坏事,在能力范围之内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

    实际上,学生就业意向千差万别,远不够上述3种情况所能叙及。但不无论如何,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后有助于师生之间建立互动、互信、互助的关系,特别是导师在学生众多、精力有限、课题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能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而不是西瓜芝麻、胡子眉毛一把抓了!从我身边的情况来看,不是每个学生都热爱、醉心科研且具备相应潜力,但他们都是好学生,都能基本完成导师交代的工作任务。对于他们,导师们还指望把他们培养称有前途的学术新人吗?

    说明:本文只讨论因人施教这一个主题,至于与其相关的及由其衍生的其它问题,因内容繁而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以内。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140-466426.html

上一篇:学术不端的历史(2):诺奖得主因小污辞去世界著名大学校长
下一篇:美国科研的最根本特色
收藏 IP: 130.160.104.*| 热度|

6 吕喆 谢鑫 李学宽 刘全慧 曹贺贺 taro2002js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