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inh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iminhu

博文

从学术Seminar看中美研究生教育的差别 精选

已有 26750 次阅读 2011-11-15 05:51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 教育

    对于硕博研究生而言,学术Seminar的重要性肯定是不言而喻了!我自己的硕博论文都是在中科院某所做的,那时组内有固定的学术Seminar时间,内容主要是读书报告和个人自己的课题研究进展,基本上是2个月一个循环。这样一年下来,个人主动参与的学术Seminar10次左右(加上参加的国内外学术报告)。因为导师早年留学日本,因而他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日本学者做事的那种严谨、严格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在组内学术报告的频度和要求上都得到了体现。我依然记得那时在我们实验室所在楼层内,只有我们实验室坚持不懈的做组内学术报告,年复一年,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坦诚的讲,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Seminar给了我很好的锻炼机会,在提升和拓展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的同时,个人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变得更加熟悉和了解,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提升。博士毕业后我陆续参加了一些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在这些会议上我频频发现国外的研究生和年轻学者在做报告时明显要比国人更为专业和自信,这不仅仅体现在报告的表述是否清晰,更多的也体现在报告人仪表更加自由大方、报告前的开场白有时充满轻松和诙谐、报告中对所讲的内容把握的松弛有度、报告内容本身的层次感、艺术感、报告后对各种提问的知之为知之与不知为不知的踏实态度。不得不承认语言关对国人来讲是一个难坎,但我相信语言关也不应该成为这一问题的全部借口。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差别,个人仍然是一头雾水。

    后来有机会了解到美国高校研究生的学术Seminar计划,对上述问题的理解算是稍有头绪。向美国同行打听后得知,美国高校的研究生每周都有学术Seminar,而且频度很高。以在美国综合排名在70位的西部某大学为例,该大学的生物系每周4下午4:00-5:00为全系师生的学术报告时间(有人说全美大学每周4下午都是这一安排,不知真假?),通常都是邀请外面的大学或研究所的专家来作报告,报告时间在45-50分钟左右,剩下时间为听众提问。这一报告的水平比较高,专业性也极强,堪比一场国际性的学术报告。每周5中午12:00-13:00为全系师生的另一个学术报告时间,通常是系里一位Faculty先报告自己的研究内容,时间在30分钟左右;随后是一位高年级的博士生(硕博连读的学生一般从2年级开始)汇报自己课题的研究结果和计划,时间在15分钟左右(系里要求所有的研究生每次都要签名。如果一个学期下来缺席2次,那么学术报告这门功课就没有成绩)。全系的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对报告内容进行评价和提问。除此以外,每个课题组一般在每周都有一次组内的学术报告。因此,每周下来一个研究生能参与4次学术报告。一年下来,每位研究生参与的学术报告次数应该在50次以上。

    写到这里,肯定有网友要质疑这种频度的学术报告的效果了!的确,肯定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从这些学术报告中获益,可能有些人还觉得腻、觉得烦,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那些有意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生而言,这样频度的学术报告正好成为了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的阶梯了!

    回到主题,中美研究生在学术Seminar方面的主要差别是什么?首先,学术报告的频度存在显著差别,别人一个学期参加的学术报告次数比我个人整个研究生期间参与的学术报告的次数还要多。其次,学术报告的水平不能相提并论。以我为例,参与的学术报告主要以组内为主,因为学生老师知根知底,我作了几次报告后他们就难以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了,而美国研究生除了组内报告,还有系/单位里的学术报告,这种相近研究领域的专家和研究生提出的意见和评论无疑更有利于个人研究项目的完善和提高。再次,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差别。个人感觉国内的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较为被动(体现在个人自己作报告的次数有限、偶尔能去听报告但不爱提问等),而美国研究生或是出于个人兴趣或是出于被迫,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以报告人的身份站在报告席上或与同行交流。个人认为,最后一点最为突出,也急需在当前的国内研究生教育中得到重视。

    触类旁通的科研天才肯定是有的,但有多少研究生自认属于这一类呢?对有志于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来讲,仅仅满足于国内小圈子内的认可相信不是大多数人的目标。毕竟,只有得到国际同行之间的尊重和认可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追求之路。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咱既没有语言优势(甚至是短板),如果平时再不练好基本功,咱凭什么和那些老美老欧竞争?熟能生巧,勤能补拙,这些古训相信在今天的科研界依然适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140-508099.html

上一篇:美著名科学家如何看待博士生教育与培养
下一篇:一位博士3年级的同学退学了
收藏 IP: 130.160.104.*| 热度|

52 孙学军 崔庆彬 彭思龙 赵纪军 梁建华 崔军 黄晓磊 丁大勇 熊伟 张俊鹏 张欣 武夷山 肖振亚 张波 王涛 寇飞 柳东阳 朱伯靖 马丕波 吴顺凡 唐小卿 金小伟 晏燕华 刘广明 吕琳媛 周金元 曹建军 牛丕业 刘全慧 刘晓松 马建军 南亮亮 黄文城 张愉 蓝劲松 曹宇 王德华 李刚 赵凤光 杨连新 刘桂秋 aichengzhang surveyor Rtqu ssj021224 niubizationl ericLJ arpku blueshell ahsys fycyyhang zhouguangh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