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末和太太去看了一个新电影,The Big Short, 《大空头》:
电影的演员,导演阵容强大,已经有好几项奥斯卡奖提名了。卖座率也很可观。电影讲的是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前,几位有眼光的投资人看到美国房贷市场的泡沫,提前做空,最后获利的故事。很可贵的是电影吧经济危机的原因,经过,用有趣易懂的方式解释给观众,既是娱乐,又涨知识。
空头的定义:交易人预料货价将跌而卖出期货,伺机买进相抵,这种人叫空头,他们先卖后买。常规投资人叫多头,先买后卖。
不过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方面很佩服那些能识破泡沫,预见危机,勇于行都的投资(投机)人,另一方面也在想我们日常科研中是否也有泡沫,也有做空的机会?
科研创新,实际跟做空头很像。创新者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随大流。相反,创新者要在大家都有一拥而上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能认清“泡沫”,反其道而行之。
做空头和多头的人都认为二级房贷市场有赚钱的机会,但是对市场的走向有不同的认识,所以才有不同的行动。科研也是如此:我认为,无论是基因芯片,基因组测序,GWAS, 分子诊断,精准医疗,还是肿瘤免疫治疗等都存在着“泡沫”,需要我们冷静思考,选择事业发展的策略。
做空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要根据你的本钱,眼光,对风险的耐受能力来决定。电影中的主角,对冲基金管理人MichaleBurry医生(对,他有有医生学位!),慧眼(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残废)识泡沫。但是要想赚钱,重要的不是认识到有泡沫,而是预见到泡沫什么时候破!还有,他手头要有足够多的资本,能让他做空,且等到泡沫破灭。
科研也是一样,绝大多数人(学术)资历不够,看不到泡沫。他们的名誉,地位也不够高,也没有资本去做空。所以,大多数人只能跟投,运气好的,入市早些,出逃早些,还能有所收获。
做空者和创新者的另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对“异议”的耐受能力。电影中讲的Burryy医生(现实中确有其人)做空以后,几乎所有投资人都要从基金中撤资,都认为他疯了。
股市有风险,做空者风险就更大。因为风险大,回报也更可观。做空者追求的是超常的回报。Burry的基金做空的结果是赢利489%,他自己攥了一亿美金,给其他投资人攥了七亿美金。
做空头者认定一个领域的未来比现在还糟糕;搞科研创新的人则可能认为一个领域的发展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或者他能够找到更好的道路。做多头的人认为人多风险小,大家都做的事情我也做,不会吃亏;做空头的人则认为人多机会少,大家都做的事情虽然风险小,但是回报却不够吸引人。
如果你喜欢风险又小,赚钱机会又多的事,那也很容易:多睡觉,多做梦吧!
相关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