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报道,说现在国内钢铁企业炼亿吨钢的纯利润只有1.68元!怎么会呢?卖一吨废钢铁也不止这点钱哪?
这可能还没有算上“环境成本”,仅仅包括一般的商业成本。
我小时候在鞍山长大,知道鞍钢是全国重工业的老大哥,鞍钢可是响当当的企业。当年为了帮助钢铁打翻身仗,整天上街去检废钢铁。如今,钢铁行业真的成了“夕阳行业”,变的仅值分文了吗?
前些年看过一篇美国的文章,分析美国的民航业有多困难,从纽约飞到洛杉矶的一个航班把各种费用去掉后的纯利润也不过一千多美金!
看着这些昔日的风头行业现在挣扎在生存线上,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庆幸自己没有在那些行业求生存的同时,也让我想多问几个为什么?
不能说我们已经不需要这些行业了,相反,我们已经离不开这些行业了。可是,为什么盈利情形这么差?是行业竞争的原因?相关的能源,材料短缺?市场需求变化太快?前期投入太大?新技术的引进?技术人员流失?国际市场竞争?管理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如何避免把生物技术做成利薄如纸的行业?
不过,生物技术已经看到这个苗头了。多年前,ELISA肝炎诊断试剂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是三四千元一板(九十六人份),现在只有几十块了。一些做诊断的大企业看上去营业额很高,可实际上纯收入很有限。人们把这个归罪于同行竞争,技术含量低,没有创新成分等。
降价看来是大趋势。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唯一能让我们逃脱靠微利生存状态的就是不断创新。
可是,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谈何容易?各有个的头痛事罢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605755.html
上一篇:
美国人为什么不爱乒乓球?下一篇:
世纪专利大战:苹果胜诉意味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