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读了本书,是Steven Johnson 写的《好主意从哪里来的》。
我发现在美国,创新不仅普遍,而且研究创新的人也很多,写这方面书的人也很多。
Steven的书主要讨论两点:
(1)好主意,那些有新意的创新想法,多不是媒体描述的那样来源于一个突发的灵感。许多创新都需要有一个孕育的过程,是发明者长久努力的结果。这一点,其它一些书也反复强调了(如
Outliers,
Bounce等)。
(2)好主意的产生需要一个交流的环境。这个环境可能是一个咖啡屋,茶馆,科学会议,实验室的常规组会,或者来源于读书。这一点我最近读的"
borrowing brilliance"一本书里面也有强调。
第一点,需要“灵感”来源于长时间的,有时是潜意识的思考。理解这点,就可以把那些高高在上的科学大家们从神坛上请下来:不是他们比我们更聪明,而是他们在某一个事情上持之以恒,没有放弃。
书里面也谈到“错误”的重要性。有的时候,正是错误才让我们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的。
第二点,好主意需要“碰撞”才能产生。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事实证明,许多好的主意都是都是和不同行的人,同行但是不是同领域的人交流产生的。创意很少“孤立”地产生于某个人的头脑。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看一些有关IT行业发展的书的原因,我们可以从IT哪里学到很多BT的发展策略。
另外,每次出门开学术会议,都能得到很多好的主意,让人回来马上就投入到实验中去。比如这次去参加免疫学年会,我们就有不少好主意。我也非常喜欢和同行聊天,交流。比如和斯坦福大学的王春林博士的聊天,每次都有新的想法,新的发现。
我经常在博客里面谈国内的“会风”很不好。在国内开科学会议,一些“大牛”们很少从头听到尾的,哪怕你是他请来讲课的,他们也好像“故意”不在场。科学会议上如果不能有平等,公开的交流,你就会觉得没有收获。
其实,创新灵感的来源并不神秘:自己有感兴趣的课题每天让我们“头痛”;能有很多机会把自己的思考放到许多类似的想法里面去获得“突变”和升华。
如果你没有长久地“专注”一件事,你就不会有灵感;如果你不读书,不看报,把自己隔离在一个小屋里不出门,不把自己的思维火花和他人去碰撞,你也不会有灵感。
灵感是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想创新,就要先在自己的专业里花满一万小时去磨练,找到创新的需求,然后还需要和“隔行隔山”的人去合作,接触,找到新的起点,新的切入点。
我还发现,在国内,我的同龄人中有读书习惯的不多。中年人读书比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少,因为他们都太“忙”了。忙于去编织“关系网”,维护关系网。可是这些关系并不是创新的温床。封闭的帮派体系不能促进高度自由的学术交流,酒杯的碰撞不能代替思想的碰撞。
当然,餐桌上也会有灵感出现,关键还是看同桌是否是真的同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459877.html
上一篇:
斯坦福基因组技术中心的故事下一篇:
学派早过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