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出门了解市场;闭门申请专利。

已有 5243 次阅读 2010-5-24 02:16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物技术, 创新, 创业

今天出门到新泽西州,因为明天要去拜会 Friedman 博士。Friedman博士和她的同事在免疫年会上知道我们免疫组库扩增技术以后热情地邀请我访问她们。她们每天都做Spectratyping来协助判断移植的干细胞是否产生Graft-versus-host diseases (GVHD)。 这个病就是移植到病人身上的免疫细胞反客为主开始攻击病人本身的器官。她们是这方面研究的先驱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发表了许多论文。

Spectratyping 是一个了解免疫细胞多样性的一个方法,可以分析B细胞,也可以分析T细胞。可是这个方法非常繁复,需要用每个V 片断引物和每个 J片断引物的组合做扩增,然后分别跑电泳来看那个V-J组合有异常增生。用我们的技术可以把上百个PCR反应放在一个体系里面做,全自动地,快速地得到结果。

我想向 Friedman 博士她们请教的问题有:

(1)Spectratyping技术可以用在那些疾病上帮组诊断和治疗?
(2)这个技术离临床正式使用还有多远?是基础科研阶段的相关性研究?还是临床价值已经得到认可?
(3)都是什么医生开单?是外科医生?免疫科医生?还是检验科?
(4)都是谁付费?是保险公司?医院?还是病人?
(5)对技术的分辨率要求有多高?是要测序水平?V-J 水平?还是 V 或 J 水平?这跟速度和价格都有关系。
(6)现有技术需要多少时间,多少钱?收费多少?
(7)病人量有多大?平均每个星期多少标本?全美国每年有多少病人?全世界每年多少病人?

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才能决定开发出一个什么样的配套技术最适合她们的需求。如果市场很大,(GVHD)问题很严重,现有方法太慢,太贵,太粗,而且免疫多样性(或免疫寡样性)和病人的诊治直接相关,那这个项目就值得赶快去做。

发现新需求是创新的第一步。

满足这个需求还要更详细地分析:她们最需要的是信息的精确性?还是速度?还是自动化?还是价格更合理?那个需求最突出?最迫切?综合评估她们的需求,也很重要。比如,从科学的角度讲,测序一定是能提供最佳的信息质和量,但是测序需要时间长,价格贵,手工操作,这些可能都需要更长时间的研发才能把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搞出来。那如果退一步,不测序,就用杂交的方法来知道免疫细胞多样性的情形,问题就简单了许多,一个解决方案也可以快速研发出来。

另外一个科研人员通常不注意的问题就是市场进入环节。上面的问题中有几个都是和市场和销售有关的。比如说谁开单?谁付费?现在的价格如何?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如果不了解,技术开发就可能有偏差。开发出来的技术到市场上就碰到这样那样的阻力。

上个月,我们又申请进去一个有关免疫组库的专利,是用iCubate仪器做全自动免疫细胞多样性分析的。这样,我们在免疫组库这个新领域就已经有四个专利了:arm-PCR核心技术;arm-PCR用于免疫组库扩增和相关数据分析;改进的arm-PCR方法扩增B细胞以避免hypermutation带来的假阴性;和用iCubate 做全自动免疫组库多样性分析。

在iCubate技术平台上,我们也申请了一系列专利保护扩增的核心技术;卡盒的设计,卡盒处理仪的原理专利,扫描仪的专利,标本处理方面的两个专利等。

过去两年里,我们一共申请了八个专利。这些专利就是iCubateiRepertoire两个公司的价值所在。根据这些技术开发出市场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解决病人和医生急需解决的难题。

当一个创新型科学家,就要把所有感官都开到最大限度来接收市场信息。让临床的需要成为创新的原动力。对市场敏感不等于对钱的追求,对市场敏感的目的是让自己研发的技术能迅速派上用场。钱也重要,没有从市场上赚钱的勇气和决心就不是在做生物技术。不把眼光盯住市场,就可能养成从投资者那里拿钱,或者从政府那里套钱的习惯,那样的生物技术公司干得在红火也有淡出的一天。

创业,只有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才是真的;满足自己,满足当权者的意志都不能长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327921.html

上一篇:美国做基因组研究的都赚多少钱?
下一篇:新技术传播速度为什么有快慢?
收藏 IP: .*| 热度|

6 杨秀海 金小伟 孔晓飞 郭桅 唐常杰 高绪仁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