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我的良师Jim Hudson 精选

已有 12983 次阅读 2009-8-14 12:41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今天一天接待了三组访问:一个退休的将军,一个风险投资家,然后就是阿拉巴马商界领袖进修班(Leadership Alabama)。以前不知道美国也有这种类型的“进修班”,把四五十位商界领袖(大多是本州公司的CXO)集中起来,参观州内的先进企业,了解经济发展方面的新问题,新方向。哈森研究院的创办人,在当地有传奇色彩的Jim Hudson先生给进修班做了“Grow Biotechnology in Alabama"的演讲。 讲到他创办的Research Genetics公司是如何成为基因组工程的中心。他越战时是飞行员,越战退伍后先是子随父业进入铸铁行业。为了圆他青年时搞基因研究的梦,他三十多岁又回到学校修了一个生物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凭借对生物技术的热爱和经商的敏感,在PCR技术发明后不久就贷款购买了两台核酸合成仪,在自己家的车库里开始了Research Genetics 公司。他在《科学》杂志上登一寸大小的广告,保证72小时交货。这个广告一直打到他把RG公司三亿美金卖给Invitrogen。他的经营模式很简单,也非常成功。他每年仅出门开一个会,就是冷泉港的Biology of Genome会议,会议上他又是学生,又是商人。和一般专门为了赢利的公司不一样,他更感兴趣的是参与基因组计划并为广大科学家提供服务。结果许多科学家都把他当做朋友,许多“产品”都是人家找上门来,比如Eric Lander 的 MapPair, 基因组项目衍生出的许多产品和服务最后都成了Research Genetics 公司的主营业务,不管利润率的大小,只要是方便科学家的东西,他都做。DNA之父James Watson 2000年特地访问了Research Genetics公司并在后来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后称赞 Hudson 先生说: “因为有Research Genetics的贡献,基因组工程才得以提前了完成,并花掉比预算还少的钱。”(照片是当年Watson来访时的合影)
 
是Jim在2000年把我从伯明翰招到Huntsville, 免费给我公司场地和所有的试剂,包括所有我需要的引物,并多次投资Genaco.从他那里,我学到怎样才是真的生物技术,怎样摆脱学院派的教条和呆板从市场上找出路。 作为一个亲身经历了人类基因组工程全过程的人,他今天在给满座的“外行”人讲基因组学时说:“基因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种全新的科学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假设”的思路不同,基因组学是用超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来完成科研,是先去做实验,然后让实验数据来提出假设并找到答案。”我做免疫组库这个项目也得利于和Jim的多次讨论。在加入哈森研究院后不久,他问我希望做什么。当时我还醉心于多重PCR的“成功”,希望借助多重PCR 病原体检测的方法找到早年感染和晚年得的一些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记得当时还特地回国找到我以前的一些合作伙伴,希望能通过大群体随访的方式得到一些结果。也就是说,跟踪随访上万年青人,一旦生病(感染性疾病)就用多重PCR的方法和传统的细菌病毒培养方法做感染源鉴定,然后随访几十年看他们以后得什么慢性病。我把这个实验设计讲给他听,他说“那需要五十年的时间,你我都等不及了。你应该用基因组的方法和思路,用数据量把结果“堆”出来。”于是我才开始想如何才能用新一代测序手段来“阅读”体内的免疫“大事记”。免疫组库技术有赖多学科的长期积累:首先要有免疫学的多年发展,才有单克隆抗体和相关的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免疫细胞进行分类收集;其次要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最新结果来完成多重PCR和高通量测序;还需要IT领域的发展成果用大型电脑进行计算和分析。我还没有完全习惯“用数据堆出假设来”的思维方式,但是已经尝到了这条路带来的好处。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249315.html

上一篇:有关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
下一篇:美国哈森阿尔法生物技术研究院:创新的一个新模式
收藏 IP: .*| 热度|

10 聂焱 韩枫 梁洪泽 张亮生 王晓明 孙学军 刘畅 gw0205 ligang168168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