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面对癌症,人类应该“宣战”?还是“讲和”? 精选

已有 14659 次阅读 2018-6-11 01:02 |个人分类:免疫组库新领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物技术, 创新创业

这是一篇给癌症“正名”的小文,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癌症的发病都有一个过程,通常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像感染性疾病那么来得突然。可是因为很多人“死于”癌症,所以我们都觉得它是一个不可挽回的绝症,因此也就有了惧怕心理,同时也带来了“奋起一战”的冲动。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错觉,死于什么病是偶然的,正如我在这篇博客写的:“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说‘病人死于XX病’,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致死的XX病是病人免疫系统最后失守的阵地’。因为死亡是我们一生疾病相叠加的结果,也是我们免疫系统多次应战消耗的最终结果。不能因为用三个饼填饱了肚子就把功劳都归给第三张饼。如果免疫系统透支过度,再小的疾病也能致命。”

我为什么觉得有给癌症正名的必要?因为如果不把癌症当做“死敌”,我们就有“讲和”的机会。与其倾全身之(免疫)力,倾全家之(财)力,全国之力去和癌症宣战,不如探讨一下和癌症“和谈”的可能性。

正确看待癌症很有必要,而正确看待癌症就要纠正几种偏见:(1)癌症是急性病;(2)癌症是单一病;(3)癌症是不可逆转的。更客观的“癌症观”应该是:癌症是一个被突然发现的慢性病,是以免疫系统多年征战(许多病叠加)透支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免疫系统的过度消耗,癌症本来是可以预防的,可以治愈的,至少是可以被控制的。

树立正确的“癌症观”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多,更好的抗癌方法,也有更多的创新机遇。

比如,认清癌症是因为“免疫力下降+体细胞突变”的结果,而不单纯是因为肿瘤细胞突变,那么无论是早期诊断还是后期治疗就都多了一个层考虑。

在诊断方面,在体内找到癌症细胞不应该是唯一的目的。因为严格的说,我们每个健康的人身上都有无数多的癌变细胞,如果我们的免疫系统没有失职,这些癌变细胞不是得到清除就是被管制了起来。找到癌症细胞不是大功告成了,过早地查到癌变细胞很可能是假阳性,而找到癌症细胞马上就进行治疗,就会有过渡治疗,穷兵黩武之嫌,有的时候,保守的治疗方案可能才是最佳的选择。

我一直把免疫checkpoint当做免疫系统和肿瘤之间的“停战协议”,而anti-PD1类的治疗就是撕毁肌体商谈好的停战协议。可是真正打起来,也不过只有20%的人有效,可能还有同样多的人因为“圣战”而加速了死亡。如果我们端正了“癌症观”,不是求战,而是求和,说不定一部分病人还能多活一些日子。

癌症是可以逆转的,不是靠什么“精准”治疗,而是靠我们自身的免疫力。这样的“奇迹”,在我们的体内每天都在上演。既然癌症能被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治愈”,他就不是那么可怕,也就没必要把它当成“死敌”。

不把癌症看为绝症和死敌,也就增加了一份和平的希望。做为政治家的尼克松可以对癌症宣战,可是做为科学家的我们不一定要“热血沸腾”。我们不妨冷静地思考一下,“战争”与“和平”到底哪个对病人有利?


相关博文:

用整体健康代替精准医疗

肿瘤免疫:肌体是求胜还是求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1118359.html

上一篇:肿瘤免疫:打运动战?还是攻坚战?
下一篇:略有所思世界杯
收藏 IP: 104.129.196.*| 热度|

25 武伟伟 周健 姚远程 武夷山 周浙昆 刘光银 刘东坡 杜培鑫 费樱平 曹立创 吴嗣泽 汪育才 黄仁勇 孙志鸿 罗祥存 赵凤光 李红雨 郭景涛 李竞 郑永军 杨兵 江克柱 李毅伟 鲍永利 fmjz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