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贸易战硝烟下的生物技术

已有 5706 次阅读 2018-4-13 06:15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生物技术, 创新创业, 贸易战, 技术转让

 中美两国的贸易战正打得欢,钢铁来,大豆去,搞得人心惶惶。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读的一本书,基辛格写的《论中国》:

91iR8SvmyFL.jpg

不愧是外交大家,对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都摸透了,尤其是近代史,知道中国人的围棋策略和对孙子兵法的灵活应用,更了解李鸿章的“以夷制夷”背后的不得已,也知道毛主席对《三国演义》等古典里面的计谋能运用自如,多次提到“空城计”。想想看,百年前各国列强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通关,开放市场,贸易自由。现在可好,通商过头了,产生出贸易赤字了,川普吃不消了。

我读基辛格的大作实际上另外有所图,目的是偷学一下国际战略,看看是否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关。比如上面提到的“以夷制夷”其实就是抗菌素。不过这不是我这篇博文想讨论的,我这里想说的是贸易战对我们这些高科技公司的影响。

美国人抱怨的主要有两条:(1)中国强迫西方公司以转让技术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提;(2)山寨横行。

其实,作为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我对这两条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教训。我觉得,这中间有很多误解。

首先,贸易赤字不是掠夺。毕竟,美国人是把买到的东西都留下了,赤字不是中国人把钱拿走了,而是合理的买卖。很多美国人不了解,听到巨额贸易赤字,以为是“丢”了那么多钱呢。

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是双方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美国人喜欢中国制造的各种廉价物品,沃尔玛,Costco到处都是中国货;可是中国想要的高科技产品美国却出口有限。为什么?

产生了贸易赤字,说明中国人很会东西,因为中国的东西物美价廉;从另一个角度看,产生了赤字,也说明外国人不会卖技术,或者中国人不那么善于技术,价格很难谈拢。

我觉得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国外公司对“薄利多销”这个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这也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因为我们的产品在美国卖得很好,价格很高,所以我去中国的时候最反感的就是谈合作的对方一上来就砍价,好像价格不下去就没法做一样。如果双方没有很好的交流,这个砍价的动作就会让很多西方公司退缩不前,因为在没有看到任何“多销”的结果以前,要求对方“薄利”就会传递一个“你的东西不值钱”的信息,容易被对方理解成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甚至是对对方人格的不尊重。

我们公司最近和国内几家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转让iCubate技术在几个领域的使用权,换取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权利和分享红利。可是谈判并不都是很顺利,这个过程也教会了我很多。比如说,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方砍价不是针对你,不是对你的不尊重,只是对方没能很好地表达好真正的用意。他们也是恨铁不成钢,心理一定在想“薄利多销”这么简单的概念怎么就不懂呢?除了有心理准备以外,也可以在合作协议上多做文章,在认可薄利多销的前提下,让对方给出能“多销”的各种保障。从中国公司的角度,如果真想达成协议,在能力(钱)容许的情况下,不妨先给出一些“多销”的好处,让对方尝到甜头。美方公司怕就怕“赔了夫人又折兵”,技术给出去了,什么都没有得到。

在贸易战的氛围下,机会实际上更多,有心计的公司可以找到很好的商业机会。成功的关键是要“知己知彼”。基辛格帮助尼克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原因之一就是他更了解中国。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打交道也要多做功课,了解对方的历史,心理,需求,优缺点。

不要轻易动用“雄性激素”,不要轻易喊“打”,贸易战不是用手脚来打的,是用心来赢的。贸易战其实对我们这些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很有利,因为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上了,对技术的需求更强了,技术的市场变得更好了。国内的生物技术公司也有很多机会,只要肯花精力,借机吸收更多的技术,给自己增加商机的同时还帮助国家减少了贸易摩擦,是多赢的好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1108798.html

上一篇:肿瘤免疫治疗是肌体内的一场“革新”?还是“革命”?
下一篇:肿瘤免疫:打运动战?还是攻坚战?
收藏 IP: 52.119.15.*| 热度|

7 武夷山 吴炬 尤明庆 刘东坡 赵凤光 李毅伟 刘俊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